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试验旨在通过间接测热法结合套算法评价2种米糠粕原料在不同日龄阶段AA肉鸡饲粮中有效能及其能量利用效率差异。试验采取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种试验饲粮,即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2种米糠粕试验饲粮(米糠粕原料按20%比例替代基础饲粮能量部分)。14~17日龄,选取72只AA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28~31日龄,选取36只AA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试验周期为7 d(预试期3 d,转入呼吸测热室适应1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AA肉鸡14~17日龄,2种米糠粕原料的表观代谢能值分别为8.73、8.23 MJ/kg DM,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分别为8.52、8.10 MJ/kg DM,净能值分别为6.37、5.98 MJ/kg DM,净能/表观代谢能分别为72.85%、72.58%;AA肉鸡28~31日龄,2种米糠粕原料的表观代谢能值分别为8.53、9.90 MJ/kg DM,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分别为7.85、9.18 MJ/kg DM,净能值分别为6.21、7.28 MJ/kg DM,净能/表观代谢能分别为72.76%和7...  相似文献   
32.
陈龙  魏炳栋  郑琳  张莹  闫晓刚  于维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0):3103-3113
试验旨在筛选长白山原始森林土壤中耐胁迫生长能力强、产酸能力强、体外抑菌特性好的耐低温乳酸菌,并对其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为东北地区寒冬季节低温青贮提供优良乳酸菌菌种资源。采用低温(10℃)进行耐低温乳酸菌初筛,经不同pH、温度及盐度等条件下进行乳酸菌生长特性测定后,进行候选菌株的种属鉴定,并对候选菌株进行生长曲线、产酸曲线、耐酸和耐胆盐性能、抑菌性能测定及小鼠饲喂试验。结果显示,通过10℃低温条件培养,初筛获得11株能够良好生长的耐低温乳酸菌,其中C37、C34和C4212经16S rRNA测序分析后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在培养7 d时,pH均可下降至4.25以下,均能够在4℃、45℃、pH 3.0、6.5% NaCl等条件下良好生长。生长曲线分析发现,3株乳酸菌均在4 h达到对数生长期,10~12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在培养24 h时,C37、C34和C4212可将pH分别降至4.04以下,在pH 3.0条件下,C37和C4212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且对0.5%胆盐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其存活率均在80%以上。对常见病原菌体外抑菌表明,3株乳酸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炎沙门氏菌均有抑制作用,小鼠饲喂试验表明生物安全性好。本试验结果表明,从长白山原始森林土壤中筛选和鉴定出的乳杆菌C37、C34、C4212可作为东北地区寒冬季节低温青贮优良乳酸菌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33.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通过产生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并产生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来竞争性的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作为生防菌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在农业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系统收集了最新的相关文献,对B. velezensis的分类、次级代谢产物以及主要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该菌株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4.
酵母培养物对犊牛消化率和体尺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犊牛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日粮营养成分消化率和体尺指标的影响,并对犊牛新型饲喂模式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和饲喂颗粒精料日粮,可以提高试验犊牛的消化率,促进其生长发育,缩短青年牛的培育周期,降低饲养成本,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试验旨在对一株杜仲树皮内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的内切纤维素酶(CMCase)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分析,为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CMCase的相关特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优化pH、接种量、温度、时间、碳源和氮源等发酵条件,并探讨温度、pH、底物专一性、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CMCase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为碳源(30 g/L)、豆粕为氮源(30 g/L)、3%接菌量、pH 7.0的条件下37℃培养48 h,贝莱斯芽孢杆菌157的CMCase最高可达(5.14±0.18) U/mL。经CMC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157的最适酶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5.0;温度稳定性试验发现,在40和50℃时,相对剩余酶活力均高于8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力逐渐降低,当温度高于55℃,相对剩余酶活力约为50%;pH稳定性试验发现,在pH 5.0~10.0之间耐受性良好,相对剩余酶活力均高于9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相对剩余酶活力变化不大。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属于典型内切型纤维素酶。Na^+、Mg2+、Ca2+可促进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酶活力,而Co2+、Hg2+、Fe2+、Cu2+和SDS抑制CMCase酶活力;表面活性剂Tween-80、Tween-20、Triton X-100对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无影响。本试验通过对贝莱斯芽孢杆菌157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CMC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具有产酶量高,耐受pH范围广的特点,在饲料添加剂、洗涤剂和造纸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堆肥技术是鸡粪无害化处理的重要途径,但堆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堆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鸡粪堆肥时产生的废气的控制技术是堆肥技术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这些废气通常组分复杂,气味较重,其中含有氮和硫两种元素的废气是重点研究对象,包括有氨、氮氧化物、硫化氢,以及含氮和含硫的醇类、酮类、醚类等气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文章介绍了这些废气中主要成分的产生机理,简述了其排放强度的规律与鸡粪性质、堆肥环境及工艺条件相关参数的关系,从优化堆肥工艺条件(温度、含氧量、pH、碳氮比和含水量),采用生物法(添加微生物菌剂、生物过滤法和生物联合堆肥)、调节剂法(添加生物炭和其他添加剂)和末端技术等方面降低或去除堆肥过程中废气的排放,回顾了国内外学者们近年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方法对不同废气的去除效果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探讨了其未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前景,以期为鸡粪及其他废物堆肥过程中的废气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吉林芦花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利用非线性模型(Logistic、Gompertz、Bertalanffy)对吉林芦花鸡0~18周龄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3种生长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0.99,其中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度最高,能更好地拟合吉林芦花鸡的生长曲线。[结论]研究为吉林芦花鸡的保种、选育、饲养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
39.
为了研究人参加工副产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蛋鸡蛋品质的改善效果,试验利用人参茎叶和投料参分别按0.6%、1.2%、2.4%和0.2%、0.4%、0.8%的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的小麦麸,比较了其对吉林芦花鸡鸡蛋蛋品质及鸡蛋中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4%的人参茎叶组在蛋重、蛋白高度、蛋黄色泽上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添加0.6%和2.4%人参茎叶的试验组氨基酸含量要高于其他试验组;添加2.4%人参茎叶的试验组脂肪酸水平要高于其他试验组;添加0.2%投料参的试验组在蛋重、蛋壳重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4%、8%投料参的试验组的蛋壳强度、蛋壳色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鸡日粮中添加人参茎叶和投料参有利于提高鸡蛋的蛋品质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40.
共轭亚油酸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本试验以植物乳杆菌为出发菌株,探讨了温度、时间、初始pH、接种量以及油脂添加量等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代谢产物中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获得了生成CLA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温度37%,发酵时间96h,pH6.5,接种量5mL/100g,葵花籽油添加量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