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林业   452篇
农学   269篇
基础科学   229篇
  236篇
综合类   2004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49篇
畜牧兽医   987篇
园艺   452篇
植物保护   15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正> 一、引言 关于生根量对于针叶树容器苗早期生长的影响问题,安迪(Endean)和卡尔松(Carlson)先生早在1975年曾经论述过。在容器苗生产的培育阶段,生根量很少严重地阻碍到针叶树苗的生长。但随着育苗容器容积的增大,象美国黑松(Pinus Contorta Dougl)、白云杉(Picea glauca Voss)、加拿大短叶松(Pinus banksiana Lamb.)等苗木的干  相似文献   
212.
以慈溪野生杨梅为砧木,由上一年从山上挖掘,培植1a后实行劈接法高接换种,砧木直径3~11cm不等.结果表明,不同粗度砧木平均嫁接成活率(嫁接后15d调查)为84.2%,嫁接保存率(嫁接后1a调查)75.2%.以砧木直径3~5 cm和5~7 cm的嫁接成活率与保存率为最高,分别达到87.5%、81.3%和84.4%、78.1%;东魁杨梅与野生砧的亲和力最强,荸荠种次之,白杨梅最弱;砧木粗度越大则愈合速度越慢;不同品种接穗高接亲和力越大,则生长势越强.高接后一般第3年开始少量结果,第4年有一些产量.  相似文献   
213.
元数据在森林资源信息共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资源信息共享是林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介绍元数据的概念和标准的基础上,分析森林资源信息的特性及存贮管理方式以及森林资源信息共享的元数据层次结构与管理方式,最后对实现森林资源信息共享需妥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14.
公园生态完善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立足于黄花岗公园,提出该公园生态完善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对黄花岗公园的生态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借鉴新加坡公园建设经验,提出黄花岗公园的号观、植物配置规划构想,并对未来公园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15.
樟树幼树光合特性及其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用Li COR 6 4 0 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樟树幼树的光合特性及其对CO2 升高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樟树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最高峰出现在 10 :0 0 ,次高峰出现在 14 :0 0 ,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中午光照强度大 ,叶片与空气之间的水汽压差达到最大值 ,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达到最小值 ,诱导叶片光合午休。正常大气条件下 ,樟树叶片光饱和点为 12 5 0 μmol·m- 2 s- 1 ,光补偿点 4 0 6 μmol·m- 2 s- 1 ,在 10 0 0 μmol·m- 2 s- 1 光强下CO2 饱和点为 12 0 0 μmol·mol- 1 ,CO2 补偿点为 5 0 μmol·mol- 1 。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不同的CO2 浓度梯度下 ,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在 2 4~ 35℃时 ,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 ,温度升高导致樟树光合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16.
湖南湘潭矿业废弃地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湖南湘潭锰矿废弃地的土壤基质特殊性和少量自然定居植物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废弃地土壤以砂粉土为主,通气透水性能差,渗透系数小,易造成地面积水;矿渣废弃地渗透系数大,蓄水量少而蒸发失水强,抗旱力弱.2类废弃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低,重金属元素锰、铜的含量高,毒害大.在自然定居的少量植物中,商陆和荩草为超积累植物.采用植物生物原位修复法改善极端生境条件,既经济又高效.  相似文献   
217.
杉木采伐对集水区土壤热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文星  闫文德 《林业科学》2003,39(5):156-160
土壤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子体系 ,是林木扎根并赖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土壤微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场所。因此 ,有关土壤养分、水分及其土壤物理结构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报告颇多 (王政权等 ,2 0 0 0 ;张合平等 ,1 997)。但是有关森林土壤的热状况 ,以及林木采伐后对土壤热状况影响的研究报导很少 (康文星等 ,1 989;刘煊景等 ,1 993)。本文在获得采伐前连续 3年和采伐后连续 3年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 ,就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的热状况各因子之间 ,土壤各组成成分对热状况的单一或组合效应 ,以及皆伐这种人为强烈干扰对土壤热状况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18.
对杆材阶段不同密度的马尾松林在低强度间伐后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间伐后平均木的单株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减少;随林分年龄的增加,单株生物量与树干、皮、根的生物量因积累而增大,但枝、叶的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在林分年龄为20a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又接近间伐前的数值;林分生物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密度为3000株  相似文献   
219.
肥城果园大多建在山丘地 ,土层坚硬 ,土质瘠薄 ,果树生长发育缓慢 ,虽经连年深翻 ,效果不明显。为此 ,我们于 2 0 0 0年、2 0 0 1年在早春和晚秋在山丘果园内进行了爆破松土 ,效果显著 ,现总结如下 :爆破松土方法 :连续 2年分别在早春和晚秋进行 ,每公顷 90 0~ 12 0 0炮 ,每炮用硝铵炸药 0 .5 kg,单行树的窄梯田 ,炮位在株间近坡处 ,宽梯田多行树时行间加炮 ,呈品字形排列。供试果园为 5年生幼龄苹果园。爆破后清除大块母岩 ,用熟土、有机肥、柴草混合掺入坑内 ,及时灌水沉实。调查结果是 :从地表 2 1~ 60 cm土层内土壤容重、孔隙重和含水…  相似文献   
220.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的提高,尤其是大型桥梁柱根部的延性性能直接影响到桥梁及其它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该文关于预留压应变的设想与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难点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