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揭示尾叶桉类林土壤理化性质随树龄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尾叶桉类林引种区澜沧县为例,对第一轮伐期内两个林龄阶段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在土壤物理性质方面,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容重呈上升趋势,土壤结构变差;土壤自然含水量上升,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下降,毛管孔隙度上升。对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 pH 值略降低,土壤酸性增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下降;由于种植前期施肥的影响及尾叶桉类林对钙镁的消耗小,土壤交换性镁和交换性钙含量呈上升趋势。上述结果显示随着种植林龄的增加,尾叶桉人工林可以增强土壤吸水持水能力,促进植被的生长,但土壤通气透水能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酸性增强。[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尾叶桉引种与管理中,要尽可能地保存林地枯枝落叶,维持桉树人工林养分的正常循环,使枯落物养分返还土壤。这为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减少环境负面效应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为降低杨树烂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总结了杨树烂皮病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介绍了杨树烂皮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影响因素、防治和预报预测等方面的研究。综合气象条件、树势及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进行杨树烂皮病预测预报是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3.
60~80年代,我国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及养猪生产单位,曾对哈白猪杂交肥育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优势率进行了测定,哈白猪与民猪正反杂交日增重与饲料利用率的优势率分别为13.8%~23.4%和6.8%~7.2%;与黑花猪分别为12%~13%和6.3%...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基于1974—2016年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以及大豆产量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和大豆产量时序变化特征。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数理模型,引入受灾范围和灾害强度构建受灾比率,以1998年为节点,将研究期划分为1982—1998年和1999—2016年2个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大豆生产存在负面影响;无论是受灾范围还是受灾强度,干旱都是第1阶段(1982—1998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关键农业气象灾害;第2阶段(1999—2016年)洪涝灾害对灾害范围影响大,风雹对受灾强度影响大。第1阶段(1982—1998年)是大豆受灾严重的时期,4类灾害对大豆的总产和单产的影响都很大。在第2阶段(1999—2016年),4类灾害对大豆单产的影响大于对总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兴安落叶松林3个类型生物及土壤碳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运用森林生态学典型样地法设立标准地并获取野外数据,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湿烧法测定了生物、土壤中的碳。通过对兴安落叶松林3个类型生物及土壤碳储量的比较研究表明:兴安落叶松不同器官中碳素密度变化范围为0.4946~0.5352g/g;杜香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分别为173.21t/hm2、207.81t/hm2、118.95t/hm2,其中生物碳储量分别为53.41t/hm2、86.23t/hm2、33.76t/hm2,土壤碳储量分别为119.80t/hm2、121.58t/hm2、85.19t/hm2;兴安落叶松林有机碳年净固定量为3.51t/(hm2.a)。  相似文献   
26.
森林固碳能力估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全球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的2种主要方法,即测定表面通量的微气象学方法(涡旋相关法)和生物量清单统计方法。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应用上述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今后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品种纯度鉴定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分析比较了作物品种纯度鉴定的生理生化技术和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过程、限制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
优质超级稻松粳9号籽粒灌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水稻品种籽粒灌浆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两个对照品种相比,优质超级稻松粳9号籽粒灌浆具有启动早、灌浆速率高而且平稳的特点.上部籽粒和下部籽粒灌浆速率平稳,抽穗后25 d灌浆速率达到最大值,与两个对照品种一致;中部籽粒在抽穗后30 d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晚于两个对照品种.不同部位的籽粒灌浆差异明显,灌浆速率和粒重由大到小依次是上部籽粒、中部籽粒、下部籽粒.  相似文献   
29.
松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所以松93-8为母本,通3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等特点.一般单产8 500 kg/hm2,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30.
基于1971,2017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40站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及马铃薯发育期观测数据,计算松嫩平原温度、降水、日照及综合气候适宜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其变化规律,以期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71,2017年松嫩平原马铃薯各生育阶段温度适宜度分布规律不同,从播种至可收期各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适宜度在0.93以上,且年际间变化微小;降水适宜度地区差异较大、年际间变化剧烈,47年间播种-出苗期、花序形成-开花期为微弱上升趋势,出苗-分枝期、分枝-花序形成期、开花-可收期为略下降趋势;日照适宜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下降,年际间差异较小,且均呈现略下降的趋势;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大部分时期气候适宜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松嫩平原西部气候适宜度较低,基本在0.80以下,而松嫩平原东部气候适宜度相对较高,在0.8以上.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相对于西部来说更适宜马铃薯的生长,且影响气候适宜度的主要因子为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