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390篇
农学   163篇
基础科学   187篇
  235篇
综合类   1283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668篇
园艺   289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41.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5-ALA-PDT)与高频电灼治疗跖疣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确诊为跖疣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5-ALA-PDT组32例采用5-ALA-PDT治疗,高频电灼组28例采用高频电灼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副作用。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5-ALA-PDT组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高频电灼组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0805,P<0.05);5-ALA-PDT组副作用的发生率为53.1%,明显低于高频电灼组的87.5%(P<0.05);随访3个月,5-ALA-PDT组的复发率为6.3%(2/32例),明显低于高频电灼组的28.6%(8/28例)(P<0.05)。结论5-ALA-PDT治疗跖疣的疗效明显优于高频电灼法,是一种疗效好、无明显痛苦、无瘢痕形成、复发率低的治疗跖疣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42.
研究了高温煅烧前后纤维素纳米晶体(CNC)添加量对水性涂膜硬度、附着力、抗冲击强度、色差及对水性涂膜耐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NC与高温煅烧后CNC的水性涂膜硬度均能提高,加入CNC的水性涂膜比加入高温煅烧后CNC的水性涂膜硬度高;CNC与高温煅烧后CNC对水性涂膜的附着力和抗冲击力影响不大;CNC对水性涂膜的色差影响最大值为8.4,高温煅烧后CNC对水性涂膜的色差影响最大值为5.7,比高温煅烧前的涂膜色差最大值小2.7,颜色更加均匀;水性木器涂膜中加入高浓度CNC比加入低浓度CNC有更好的耐霉效果,加入高温煅烧后的CNC对木霉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3.
运用系统聚类将戴云山黄山松群落29个调查样地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采用Levins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anka指数和Petraitis普遍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多种群生态位重叠,分析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在总群落中,黄山松生态位最宽,在群落中地位高,分布范围广;亮叶水青冈生态位最窄,与黄山松形成共建群落;总群落物种生态位宽度比各群丛大。各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值普遍偏低,91.78%种对生态位重叠值在0-0.5之间波动。群丛Ⅶ的普遍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群丛Ⅷ与群丛Ⅶ相似,说明该2群丛各物种在资源利用上共性较强;而群丛Ⅱ普遍生态位重叠值最小,群落中各物种资源利用共性最差,优势种的优势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4.
大叶白蜡幼苗生长对不同光强遮荫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光照梯度(55.44%自然全光照(natural sunlight,NS)、21.12%NS、3.47%NS和0.86%NS)的人工遮荫条件下,研究了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幼苗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幼苗株高、基径、主根长、单株叶面积、总干重、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生长参数均在55.44%NS最大,分别为70.0 cm、6.84 mm、31.95 cm、798.80 cm2、10.28 g、31.13×10-3g.d-1和3.25×10-5g.cm-2.d-1,而且随光照的减弱而减小。幼苗比叶面积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先增大后减小,在3.47%NS处理最大(597.43 cm2.g-1)。  相似文献   
145.
采用田间调查研究和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江津主要花椒土壤和不同生长期花椒叶片养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个花椒土壤均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以夹滩、仁沱最为缺乏.大量元素有效氮、磷、钾含量均缺乏,4个地点磷素的缺乏最为明显;中量元素中钙含量远高于临界值,镁、硫含量较适宜;微量元素养分多数缺乏,土壤铁、硼和锰含量严重缺乏.两个采样时期4个地点花椒叶片全氮和全钾含量均为开花期高于盛果期,且都在一般含量范围之间,中量元素钙、铗含量在盛果期均高于开花期,花椒叶片微量元素锰含量缺乏,铁、铜、锌含量比较适宜.表明需增施有机肥和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以供花椒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6.
杜茜  马琨  闫兴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582-9583,9586
综述宁夏多种生态环境中AM真菌种群落多样性。通过对多种土壤因子、土壤类型、植被类型与AM真菌多样性、孢子密度以及菌根侵染率的关系比较,探讨环境因子对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宁夏不同土壤类型区域中AM真菌种类及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特征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147.
为探明艾纳香光合作用日进程特征及其净光合速率的关键影响因子,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艾纳香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艾纳香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大致呈“V”字型曲线.艾纳香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典型的双峰曲线,第1峰[峰值20.39 μmol/(m2·s)]出现在10:00左右,第2峰[峰值19.44 μmol/(m2·s)]出现在15:00左右,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程度较浅.艾纳香Pn与除大气CO2浓度(Ca)以外的生理生态因子均极显著相关;其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因素;Gs、Ci及PAR是艾纳香Pn的关键影响因子,Gs影响最大,Ci与PAR次之.  相似文献   
148.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对小蓬竹光合生理的影响,对小蓬竹抗旱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而为其保育措施、科学栽培和水分管理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小蓬竹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轻度干旱(LD)、中度干旱(MD)和重度干旱(SD)3个胁迫水平及对照(CK),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小蓬竹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光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蓬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在所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气体交换性指标显示,小蓬竹叶片光合速率(Pn)在LD处理下略高于对照CK,其他参数变化极不显著;MD及SD处理下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Ci)逐渐升高.光响应特征参数显示,与CK相比,LD时各参数变化轻微,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初始量子效率(α)、表观量子效率(AQE)、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以及光饱和点(LSP)逐渐下降,光补偿点(LCP)逐渐升高,暗呼吸速率(Rd)与CK差异不明显.说明,小蓬竹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并且对轻度干旱(LD)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9.
鸡粪中含有机物25.5%,氮1.63%,磷1.54%,钾0.85%。在干鸡粪中含粗蛋白28.0%~32.0%,粗纤维12.7%~16.8%,此外还含有钙、磷、镁、钠、钾、铁、铜、锌、锰等多种丰富的矿物质。  相似文献   
150.
7种盆栽观赏植物室内滞尘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7种常见室内观叶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叶片滞尘能力,并利用数码相机对叶片拍照,研究叶片分形维数同滞尘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滞尘量大小依次为小天使〉燕子掌〉绿萝〉发财树〉吊兰〉小叶榕〉虎尾兰。分行维数大小依次为虎尾兰〉小天使〉燕子掌〉绿萝〉发财树〉吊兰〉小叶榕。对于一般的叶片而言,分形维数越大,叶面越粗糙,单位滞尘量越大;但不适用于叶片上有亮斑纹的虎尾兰,算法的局限性造成分形维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