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海洋橙品系( O)和珍珠白品系( W)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自交组OO、 WW和杂交组OW、 WO,研究了子一代蛤仔在不同发育时期生长、存活、变态的杂种优势及壳色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杂交组WO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单亲生长优势,杂交组OW在浮游期和变态期表现出生长优势,在稚贝期却表现出生长劣势,但正反交组总体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中亲生长优势;在存活率方面,正反交组的中亲存活优势和杂交组WO的单亲存活优势均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杂交组OW除了在3、6日龄时表现出一定的单亲存活劣势外,在其他日龄时均表现出存活优势;在变态期,正反交组的变态率表现出一定的中亲及单亲杂种优势;综合生长、存活率和变态率三方面来看,正反交组的杂种优势大小顺序均为WO>OW。研究表明,杂交组蛤仔生长和存活的杂种优势主要受到卵源(母本)效应的影响,且卵源(母本)效应不仅存在于幼虫期,还贯穿于变态期和稚贝期。橙色品系自交组后代壳色分离比(橙色.白色)符合3.1,与壳面颜色为隐性纯合子的珍珠白品系杂交的后代壳色分离比(橙色.白色)符合1.1,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说明橙色对白色为显性,壳色是由简单的遗传基因控制,且与控制壳面花纹或条带的遗传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彼此之间无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22.
中国帘蛤目16种经济贝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帘蛤目主要经济贝类的分子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应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了6种中国近海帘蛤目经济贝类共计60个个体的COI基因片段,与GenBank收录的10种帘蛤目贝类50条同源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帘蛤目贝类COI基因存在碱基插入和缺失现象,在16个物种中有6个物种存在103个插入和缺失位点,其中杂色蛤仔Ruditapes variegata、裂纹哥特蛤Katelysia hiantina插入和缺失位点均为30个,大竹蛏Solen grandis为27个;碱基的组成出现偏倚现象,A+T含量(64.2%)明显高于G+C含量(35.8%);基于K2P模型的计算,16个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 6,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88 4,后者是前者的21.34倍;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表明,COI基因在科、属、种水平上的鉴定及其系统进化关系重构方面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一致性较高。研究表明,线粒体COI基因作为帘蛤目贝类DNA条形码在物种鉴定的适用性上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为形态分类系统提供了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23.
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8年4—10月在庄河海洋贝类养殖场对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zis的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至10月份成功培育出壳长为(9.124-1.13)mm的稚贝共计64030粒。结果表明:在海区采集的中国蛤蜊亲贝的雌雄比例为1.02:1,产卵量为74.1万粒/个;在温度为23~24℃、盐度为24—26、pH为8.02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23.5h发育为D形幼虫;中国蛤蜊的卵径、D形幼虫、足面盘幼虫的大小分别为(54.4±1.64)、(70.91±3.75)、(216.5±12.48)μm,变态规格、出现单水管、双水管的稚贝大小分别为(240.42±6.56)、(248.22±14.14)、(1175±72.31) μm。浮游期间(0~10日龄),水温为22.7~23.4℃,幼虫生长速度为(11.16±0.45)μm/d,存活率为(92.80±2.34)%;变态期间(10~1513龄),水温为22.4—24.2℃,幼虫生长速度为(10.91±0.54)μm/d,变态率为(73.16±8.32)%,变态过程持续5~6d。稚贝期间(15—40日龄),水温为24.2~27.0℃,双水管稚贝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单水管稚贝,但存活率明显下降。单水管稚贝的生长速度为(73.98±9.05)μm/d,存活率为(73.6±6.58)%;双水管稚贝的生长速度为(87.95.±8.34)μm/d,由于水温过高(〉30.0℃),存活率仅为(13.78±3.65)%。幼贝期间(40—100日龄),其生长速度为(111.24±13.08)μm/d,存活率为(62.75±5.35)%。 相似文献
24.
用叶绿素法测定虾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1年5月~9月,在辽宁庄河青堆水产公司虾池,用叶绿素法测定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并与黑白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调查虾池浮游植物的碳同化数(以每克叶绿素计)平均为11.96(0.83~29.30)Cg/g.h,以叶绿素计算的光合作用相对速率为17.73(4.65~38.67)Cg/g.h;叶绿素法与黑白瓶法获得的结果相关显著(r=0.498,P〈0.01,n=33),成对数据t检验表明,两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早期发育阶段对总氨态氮(TAN)和非离子氨(UIA)的耐受性,在水温为21~24℃、pH为7.9~8.3、盐度为27~30条件下,开展了TAN对菲律宾蛤仔受精卵、D形幼虫(壳长为103.2μm±3.0μm)和稚贝(壳长为318.1μm±27.3μm)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TAN对菲律宾蛤仔受精卵孵化率的24 h EC_(50)为7.29 mg/L(UIA浓度为0.502 mg/L);对D形幼虫死亡率的96 h LC_(50)为7.94 mg/L(UIA浓度为0.212 mg/L);对稚贝死亡率的96 h LC_(50)为49.0 mg/L(UIA浓度为2.10 mg/L),对稚贝壳长相对生长的96 h EC_(50)为4.9 mg/L(UIA浓度为0.21 mg/L);对稚贝壳高相对生长的96 h EC_(50)为10.5 mg/L(UIA浓度为0.448 mg/L);菲律宾蛤仔对TAN的耐受能力为稚贝D形幼虫。研究表明,菲律宾蛤仔育苗期间非离子氨浓度控制在0.020 mg/L以内较好。 相似文献
26.
研究不同底质组成及厚度对大竹蛏潜沙行为及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酶的活性总体上随底质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在含沙量为75%时活性最高,琥珀酸脱氢酶则是在含沙量50%~75%时酶活力上升趋势最明显。琥珀酸脱氢酶在底质厚度16 cm组,含沙量75%组,其酶活分别最高。当底质厚度8~16 cm时,乳酸脱氢酶酶活力增长最快,含沙量则是75%时酶的活性最高,之后随之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底质厚度的升高而增大,含沙量在25%~75%时显著增加,在含沙量为75%时达到最高值;含沙量为50%~100%大竹蛏潜沙率为100%,底质厚度为12~l6 cm时其潜沙率为100%,3 min左右便可完全潜入沙中。 相似文献
27.
环境污染能够影响养殖贝类的免疫能力,是导致贝类大规模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探讨了大连周边4个海区污染物对采集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免疫毒性影响。结果发现:污染物浓度和种类对蛤仔的免疫和生理指标具有重要影响,在重金属和石油污染物浓度较低的皮口海区,血细胞总数、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和血淋巴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它3个海区(P<0.05),而蛤仔的脂质氧化水平则较低;在重金属和石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黑石礁海区,蛤仔血淋巴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个海区(P<0.05);在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庄河海区,蛤仔表现出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 相似文献
28.
应用PCR—DGGE技术对盘锦某滩涂四角蛤蜊Mactra venerformis体内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使用SDS裂解法提取样品的总DNA,采用大多数细菌通用引物F338GC/RS18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16SrDNA片段,然后对PCR产物进行DGGE分析,并将DGGE图谱上部分条带回收、再扩增、克隆和测序: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用BLASTN分析DNA序列获得相似性最近的细菌。DGGE图谱显示,四角蛤蜊体内的细菌种类比较丰富,且不同时间样品细菌的优势菌群结构有一定的差异。将所测条带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细菌种群中包括支原体属Mycoplasm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红球菌属Rhodococc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及不可培养的细菌。 相似文献
29.
菲律宾蛤仔育苗用水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庄河海洋村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育苗用水系统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62种(属),优势种类为新月拟菱形藻、洛氏角毛藻、菱形藻、三角褐指藻、舟形藻、尖尾蓝隐藻、普通小球藻、绿裸藻等;浮游动物45种(属),优势种类为诺氏麻铃虫、咽拟斜管虫、旋回侠盗虫、刚毛幼虫、褶皱臂尾轮虫、椎尾水轮虫、小拟哲水蚤、近缘大眼水蚤和半球腺介形虫等。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2.90~30.91mg/L,沉淀池出口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最高,为16.78mg/L,沉淀池人口的次之,砂滤池出口的最低;浮游动物的密度为5.5~118个/L,生物量为0.01—5.97mg/L,外海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最高(2.48mg/L),砂滤池出口的最少。浮游植物硅藻门的种类占优势,而浮游动物生物量较大的主要是桡足类及其幼体。 相似文献
30.
中国蛤蜊的家系建立及早期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要:于2008年7月,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建立了中国蛤蜊家系(7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21个全同胞家系:A1、A2、A3……G1、G2、G3),并对各家系的卵径、受精率、孵化率及生长、存活和变态等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蛤蜊的卵径、受精率、孵化率及D形幼虫大小均无显著差异(P>0.05)。
就其生长而言,不同发育阶段各家系的个体大小不同,生长速度不同,受父本效应、母本效应及雄内雌间作用的影响。幼虫浮游期,G1壳长最大,生长速度为10.04±1.67 μm•d-1;A2壳长最小,生长速度为6.07±1.32 μm•d-1。幼虫匍匐期,B3生长最快,其生长速度为29.93±3.67 μm•d-1;D1生长最慢,其生长速度为16.72±2.73 μm•d-1。稚贝期,G3壳长最大,生长速度为83.14±5.85μm•d-1;A2、A3的壳长较小,其生长速度分别为57.78±5.44μm•d-1,55.86±4.48μm•d-1。就其存活而言,幼虫浮游期,A2、C1、E3、F2、G1、G2的存活率较高(>85%),B2、D1存活率最小(<35%);稚贝培育期,G1存活率(70.40%)最高;A1(23.40%)、C2(20.90%)、F1(19.30%)的存活率较低。变态期间,各家系的生长速度不同,G1、G3生长速度分别为7.94±1.53 μm•d-1、7.96±1.52 μm•d-1;D1生长速度最小,仅为5.23±0.75μm•d-1。各家系的变态率不同,B1、E1、G2变态率均在80%以上,E2(41.24%)、F1(43.25%)变态率较低。各家系的变态规格存在差异,随着变态时间的延长变态规格小型化;G1、G2、G3变态规格最大(240μm),变态时间最短(13d);D1变态规格最小,仅为226.65±5.65μm,变态时间最长(17d)。综合各家系生长、存活等早期表型性状,G3生长最快,F2存活率最高,G1产量最高,可进一步作为中国蛤蜊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