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50篇
基础科学   205篇
  145篇
综合类   1150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692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 RFID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潜在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现,消费者对农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发关注,实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基于 RFID 技术的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介绍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内涵和国内外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基于RFID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2.
依据田间实测资料,在分析丘陵赤红壤水分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有效含水量与土壤物理粘粒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数学模型,土壤月的贮水量与月降雨总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和径流率与土壤表层初始含水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数学模型及各分量与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3.
本文用归纳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论述了水土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作者认为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体现和保障;而社会效益则是随前两者的产生而产生。三者之中,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74.
有机肥非水溶性分解产物对 铜 、镉吸附及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稻草、紫云英和猪粪淹水培养的非水溶性分解产物、两种土壤( 红壤、潮土) 与这 3 种有机肥共同淹水培养后的非水溶性产物( 水溶性物质被除去) 对铜、镉的沉淀、吸附及解吸作 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铜初始浓度为 10-4mol/ L, pH <6 时有机残渣促进铜的沉淀;当 pH >6 时则抑制了铜的沉淀。 当铜初始浓度降为 10-5mol/ L 时, 有机残渣对铜沉淀的促进作用加强。 3 种有机残渣均促进镉的沉淀, 但促进程度比铜低。 与有机肥共同培养的红壤, 在相同的 pH 条 件下, 提高对铜、镉的吸附;在不调节 pH 条件下, 由于有机肥料有提高 pH 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 对铜 、镉的吸附。 与有机肥共同培养的潮土, 在相同的 pH 条件下, 对铜、镉吸附的影响很小;在 不调节 pH 时, 提高了潮土对铜的吸附, 但对镉吸附的影响则较复杂。 上述结果表明, 有机肥的 非水溶性分解产物主要通过提高体系的 pH 值、与铜、镉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而影响铜、镉的吸 附。 与有机物料共同培养的红壤所吸附的铜、镉的解吸率均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75.
在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卫星影像、电子地图及有关研究成果,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分析研究了窟野河、皇甫川、清水川等9条支流的特性。经过分析认为,支流内上中下游、左右岸差异较大,从支流上游向下游坡度增大,治理措施密度减小,土壤抗蚀性增大;区域内以自然侵蚀为主,侵蚀类型总体表现以水蚀为主,有部分区域为水蚀和风蚀复合侵蚀,侵蚀等级从南向北递增,治理难度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76.
液相色谱法分析烟草中吡虫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测定烟草中吡虫啉的简单、有效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以丙酮在超声波辅助下提取样品,保证了吡虫啉的提取效率;使用C18处理柱净化样品,有效地消除了干扰物的影响;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进行分离与测定,改善了色谱峰形。  相似文献   
77.
<正>我国是养猪大国,更是猪肉消费大国,每年几乎要消费掉7亿头猪,毫无疑问我国的养猪体量是世界最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养猪实力也是最强的,究其原因受疫病、品种、饲料、猪舍、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猪的“繁殖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环。做好猪的“繁殖管理”,深挖猪的繁殖潜力,对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介绍了江西赣中地区棉花与荷兰豆套作模式及轻简栽培模式,并介绍该模式下棉花、荷兰豆的轻简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配套栽培的优质良种、田块选择、科学肥水管理、棉花化学调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内容.棉花荷兰豆套种经济效益比棉花单作提高59.5%、比荷兰豆单作提高2.84%,棉花荷兰豆套种模式投入减少,提高棉农的经济效益.以...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模式下初产长大母猪妊娠期不同阶段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522头体质量相近的长大后备母猪,在第2次发情时进行配种,跟踪测定其配种当天、妊娠30、60、90、110 d时的背膘厚度,并对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初生窝质量、初生个体平均质量等繁殖性能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长大初产母猪妊娠60 d之前保持16~18 mm中等膘情,妊娠60 d之后维持18~20 mm适度膘情对当胎繁殖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大初产母猪全妊娠期背膘增长厚度6 mm时总产仔数、健仔数均显著低于背膘增长厚度2 mm、2~4 mm和4~6 mm的妊娠母猪,背膘增长厚度在2~4 mm时提供的健仔数最多,为(10.96±2.02)头,且初生窝质量最大;妊娠110 d背膘厚度和全妊娠期背膘增长厚度与当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表明,在实际生产中按照膘情制定差异化饲养方案,使初产母猪在妊娠60 d之前背膘厚度保持在16~18 mm,妊娠60 d之后背膘厚度达到18~20 mm,同时控制好整个妊娠期的饲喂量,避免全妊娠期背膘厚度增长过多(6 mm),可使初产母猪获得最大生产力。  相似文献   
80.
家畜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是动物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中一门专业理论和实践综合程度较高的临床基础课。针对家畜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LBL、PBL、CBL、雨课堂等多元教学模式整合到家畜内科学教学中并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课堂,从根本上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