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4篇
  32篇
综合类   28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不同接种量下生物沥滤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污泥的硫细菌混合菌液以2%、5%、10%和20%的接种量,序批试验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沥滤.结果表明,沥滤初期污泥pH的下降幅度和速率随混合菌液接种量增大而增大,而第4日后,4种接种量的污泥样品pH相差不大,最终稳定在1.4左右;污泥中硫细菌对硫的利用,使SO42-浓度迅速上升,同时也有少量的重金属硫化物被硫细菌利用.硫细菌接种液可明显促进污泥中Cu、Pb和Zn的沥滤,缩短沥滤周期;接种量越大,沥滤启动越快,Zn的沥滤启动快于Cu和Pb.达到最高沥滤效率后,Cu和Zn的沥滤效果均较为稳定,而Pb则有明显的持续降低趋势.选用2%硫细菌混合菌液接种量,沥滤时间控制在5~6 d,Cu、Pb和Zn的沥滤效果可达到最佳,沥出率分别为96.5%、41.4%和82.9%.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53例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固定术的患者手术进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并发症,术后12周X线观察显示植骨块达良好愈合。结论医务人员默契配合并科学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3.
[目的]为了有效合理地开发桑枝叶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方法]试验以新鲜的桑枝叶为原料,对不同微生物组合青贮桑枝叶的发酵品质进行研究,试验分3个组,自然发酵组(对照组)、自备菌剂微贮组(试验组Ⅰ)、商品菌剂微贮组(试验组Ⅱ),每组设3个重复。30 d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Ⅱ的CP含量差异显著(P0.05);NDF和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pH相比,试验组Ⅰ、Ⅱ均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丙酸、丁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中氨态氮含量均有所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最终得出,添加米曲霉(XMS01)、植物乳杆菌(XMS02)、植物乳杆菌(XMS03)、枯草芽孢杆菌等可提高桑枝叶青贮CP、乳酸和丁酸的含量,显著降低NDF和ADF含量,改善桑枝叶青贮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4.
用17个“Pallas”近等基因品系和3个已知抗性基因的品系作为鉴别寄主,对中国东南沿海4个地区(浙江海盐、杭州,江苏盐城和福建莆田)的220个大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f.sp.hordei)单孢菌落的致病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可划分为13个致病型,0023042(42.3%)和0023052(20.0%)为优势致病型;所有的致病型含有4-7个毒性基因,均含有毒性基因Va22,Vra和VRu2;该群体对10个分别含有Mla1,Mla3,Mla6,Mla7,Mla9,Mla12,Mla13,Mla23,Mlat和Mlg抗性基因的品系表现为低毒性,它们是抗大麦白粉病育种中可利用的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195.
研究了一种管状曲马多药物电极 ;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 (FIA)系统 ,实现了对曲马多溶液的动态测定 .电极的线形范围 4 0× 10 -5~ 1 0× 10 -1mol·L-1,斜率为 5 8 9mV·pC-1,检测下限为 2 5× 10 -5mol·L-1,在pH为 3 0~ 7 0之间对曲马多的回收率为 10 5 1% .  相似文献   
196.
不同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对小冠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要妹  李新平 《种子》1997,(4):53-55
本文研究了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对小冠花种子发芽的影响,主要考查了发芽势、发芽率两个重要指标。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表明:浸种温度对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达极显著,但对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其中,最优组合为浸种温度45℃,浸种时间24小时。  相似文献   
197.
[目的]比较大×长二元杂与桂科猪的肥育、屠宰性能及其肉品特性,为养殖户选择饲养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体重约55.0kg的大×长二元杂、桂科猪仔猪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9头,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条件下饲养2个月后,比较两者的肥育、屠宰性能及肉品特性.[结果]桂科猪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7.67±3.06和0.68±0.10kg,比大×长二元杂显著降低7.8%和2.5%(P<0.05,下同).两品种猪的屠宰率无明显差异,大×长二元杂的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为91.66±1.15 cm、56.61±4.73 cm2和(68.01±2.63)%,分别比桂科猪显著提高了9.68%、89.39%和41.42%.桂科猪背膘厚和脂肪率为4.02±.0.53 cm和(30.28±1.09)%,分别比大×长二元杂显著提高了42.53%和52.04%.两个品种的pH、肉色、剪切力、系水力等主要肉品性状及肉中主要风味前体物如肌苷酸、风味氨基酸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大×长二元杂的眼肌粗蛋白比桂科猪显著提高10.80%,但桂科猪的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较大×长二元杂显著提高了56.79%和8.86%.[结论]虽然桂科猪的肥育和产肉性能不及大×长二元杂,但其肉品风味优于大×长二元杂.  相似文献   
198.
畜禽养殖污水中含有大量对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其肆意排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在茶树种植中,沼肥是替代茶园化肥和提升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介绍目前国内畜禽污水处理方法及制约因素,总结畜禽污水资源化处理产物沼肥对茶树生长、茶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并针对沼肥应用于茶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199.
环北京首都生态圈的建设已经引起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关注,其能够促进京津区域协同发展.而要完成预期目标,下列各项工作是关键,一是建立联合领导协调机构,并推动各省市区也建立相应的下属机构来进行统一规划,二是完善自然保护领域的立法体系,三是充分发挥保护区的活力,四是大力利用本地优良树种绿化造林,五是加强生态城镇的建设,六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七是确定相关的生态旅游路线,以及加强生态教育培训,大力造就人才.  相似文献   
200.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在花的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该基因家族在金花茶开花过程中的调控作用,通过对金花茶的花瓣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PEBP基因,并对其蛋白质性质、功能结构域、进化关系及开花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花茶花瓣转录组中共含有9个PEBP基因家族成员,可以分为FT-like、TFL1-like、MFT-like、PEBP-like 4个亚基因家族;该蛋白家族主要由酸性、亲水的稳定蛋白构成,定位于细胞核中;该基因家族Motif具有一定的保守型,且所包含的保守基序数目及种类存在一定差异.在金花茶开花过程中,CnPEBP 4基因的表达量不断增高,该基因可能对金花茶花瓣形态建成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其他基因家族成员在金花茶花瓣组织中表达量较低或不表达.鉴定获得了金花茶PEBP基因家族成员的序列和部分功能信息,为研究金花茶开花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为金花茶开花调控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