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在我国自古被誉为“海产八珍”之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刺参的特殊功能不断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消费人群在不断增加。虽然目前国内刺参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并形成了适应不同海域环境条件的池塘养殖、潮间带围堰养殖、深水井大棚工厂化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但仍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92.
刺参(Apstichopus japonieus)俗称海参,属棘皮动物门,具有滋阴壮阳和药物疗效等功能,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近几年,刺参养殖业得到飞速发展,仅山东地区2007年刺参增养殖产值已突破100亿元。然而,2004年以来,养殖刺参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现象,引起刺参单产下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其中养殖中缺乏良种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利用选育种技术开展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的选育是解决当前刺参养殖业面临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分别使用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42%肟菌.戊唑醇SC(拿稳敌)、22.5%啶氧菌酯SC(阿砣)、35%氟菌·戊唑醇SC(露娜润)、25%吡唑醚菌酯EC(凯润)、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45%咪鲜胺EC(施保克)等7种药剂在百色市和南宁市对杧果炭疽病进行试验。第三次施药后7 d调查结果,百色试验区上述药剂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别为70.67%、50.85%、49.66%、51.82%、47.43%、70.21%和69.85%,南宁实验区的防治效果别为73.19%、53.78%、51.40%、51.84%、48.91%、70.86%和70.21%。第三次施药15 d后,百色试验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89%、44.60%、35.44%、42.70%、41.14%、68.70%和68.61%,南宁试验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7%、44.47%、36.81%、41.57%、41.22%、70.79%和70.37%。生产上使用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 0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1 500倍液和45%咪鲜胺EC(施保克)1 000倍液喷施果实3次,间隔10 d一次,均能较好的防治杧果炭疽病。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80例。结果:引流5~14d,临床治愈76例,死亡4例。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氨氮胁迫对刺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为探明刺参新品种对环境中氨氮变动的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探究0(氨氮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的自然海水),2,4,6,8和10 mg/L氨氮胁迫下体质量分别为(30.2±0.2) g/头(A 组)、(59.2±0.8) g/头(B组)刺参“鲁海1号”存活、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结果】氨氮胁迫对刺参的存活与生长影响显著,当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时,2组刺参均出现排脏、化皮和死亡个体,A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7.2%。刺参体质量与特定生长率(SGR)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氨氮质量浓度为4,6,8和10 mg/L时A、B组刺参S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下刺参SOD、CAT、ACP和AKP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氨氮胁迫第5天,氨氮质量浓度为2,4 mg/L时部分试验组SOD、CAT活性达到峰值。氨氮胁迫第15天,氨氮质量浓度为8,10 mg/L的试验组SOD、CAT、ACP和AKP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多数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刺参养殖过程中的水环境氨氮质量浓度应控制在6 mg/L以下,以降低其对刺参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制剂对刺参生长、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在商品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025%、0.050%、0.100%、0.200%和0.400%的活性酵母制剂,配制6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4.0±0.1)g的刺参6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头刺参。6周的养殖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10头刺参,每头刺参通过体壁注射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菌悬液0.1 m L(菌悬液浓度为1.5×109CFU/m L),观察记录灿烂弧菌攻毒14 d内的累计死亡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制剂能显著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P0.05),刺参特定生长率在添加量为0.200%时最高。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制剂后,刺参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活性酵母制剂添加量为0.050%~0.400%时,刺参体腔液中溶菌酶(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性酵母制剂添加量为0.200%~0.400%时,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性酵母制剂添加量为0.400%时,刺参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制剂可降低攻毒14 d后刺参的累计死亡率,活性酵母制剂添加量为0.200%时,累计死亡率最低。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制剂可促进刺参生长,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综合分析刺参的生长、免疫力和抗病力以及实际生产情况,刺参饲料中活性酵母制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200%~0.400%。  相似文献   
97.
98.
本文从羊炭疽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封锁发病场所、疫苗接种等防治措施。对于病程稍缓的病羊,在严格隔离条件下采用特异血清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及时淘汰病死羊只。  相似文献   
99.
喷油泵是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被称为柴油机的"心脏"。喷油泵的基本作用是定时定量地产生高压柴油。以A型喷油泵(带两级调速器)为例,说明喷油泵的调整步骤。  相似文献   
100.
<正>茶尺蠖是皖南丘陵茶区常发性重要害虫之一。由于茶尺蠖年发生代数多、发生期长,三代以后即出现世代重叠现象,所以每年都有部分茶园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为此我们对其在茶园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与观察。在初步掌握该虫在本茶区发生危害特点基础上,制定了系统的防治办法,有效地控制了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