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7篇
  20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以1 a生朝仓花椒组织培养苗的休眠枝为试材,就不同基质、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对插穗生根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对促进朝仓花椒生根有明显的效果,以600mg/LGGR处理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70.3%,蛭石是较好的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52.
为评价氟铃脲在韭菜中使用的安全性,开展氟铃脲在韭菜中的残留量及残留降解研究。进行1年4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按氟铃脲11250 g/ha(562.5 g a.i/ha,推荐最高剂量的1.5倍)施药;最终残留试验按氟铃脲11250 g/ha(562.5 g a.i/ha,推荐最高剂量的1.5倍)和7500 g/ha(375 g a.i/ha,推荐最高剂量)施药,施药1~2次,施药间隔7d,1次施药按照药后间隔10、14、21d采集韭菜样品;2次施药按照末次药后间隔7、10、14d采集韭菜样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氟铃脲进行定量分析。田间消解动态试验表明:氟铃脲在韭菜中消解较快,在山东保护地和安徽露地半衰期分别为7.7和11.5d。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氟铃脲在韭菜中的残留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建议使用5%氟铃脲乳油防治韭蛆,用药量7500~11250 g/ha,韭菜收割后2~3d,根部喷淋,最多施药2次,施药间隔7d,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蒲公英对肉仔鸡盲肠菌群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试验选取12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含500、1 000 mg/kg蒲公英粉末的基础日粮,试验期42 d。通过测定分析肉仔鸡盲肠食糜中的肠道菌群和SCFAs含量以对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盲肠菌群结构存在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肉鸡盲肠菌群绿弯菌门和黏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肉仔鸡盲肠中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在肉鸡盲肠中乙酸含量与厚壁菌门、CHKCI001、Subdoligranulum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丁酸含量与厚壁菌门、粪栖杆菌属、CHKCI001、Subdoligranulum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异丁酸以及异戊酸含量与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乙酸、丁酸以及戊酸含量与拟...  相似文献   
54.
为在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挖掘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作为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提取活性菌株的DNA,对其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试验从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702株细菌,筛选出35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M27抑菌效果最好,对4种指示菌均具有抑菌作用,且抑菌圈直径均在13 mm以上。在属水平上,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属7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占有抑菌活性菌株的54.3%。试验初步揭示了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具抑菌活性细菌的多样性,为开发新型抗菌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是引起番木瓜病毒病的最主要病毒,是马铃薯Y病毒组(Potyviruses)的成员之一,为单分体正链RNA病毒,由多种蚜虫以非持久方式传播,属PRSV株系,寄主范围可划分为P型和W型两种。P型株系(PRSV-P)是制约生产的主要病原,给番木瓜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关于番木瓜环斑病毒病,国内外研究颇多,肖火根、蔡建和等在抗病性、转基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筛选优良的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抗病育种的关键技术。本文对18个番木瓜品种在苗期对PRSV的抗性进行了初步鉴定,以期为抗病材料的早期鉴定提供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56.
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上肥力的地块进行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172.8kg/hm^2,P20s108.0kg/hm^2.K20178.5kg/h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纯N195.0kg/hm^2.P205109.1kg/hm^2、K20181.7kg/hm^2。试验还证明.充足的氮素供应对促进马铃薯前期茎叶的健壮生长有重要作用;适当的钾素养分对块茎膨大有促进作用,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57.
基于PPC模型的农机选型与优序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付强  杨广林  金菊良 《农业机械学报》2003,34(1):101-103,107
将投影寻踪(PP)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RAGA)相结合,应用到农业机械的选型与优序关系研究中,通过寻求各种机型评价指标的最佳投影方向,将高维数据转换成一维投影指标值,实现对机器样本的分类与排序,从而克服 以往二阶模糊综合评判法及灰色系统评价法中权重取值的人为因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旱坡地宿根甘蔗生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对生物炭的响应,揭示生物炭改良宿根甘蔗土壤的微生态机制,为缓解甘蔗连作障碍、宿根蔗病害及生物炭在甘蔗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旱坡地宿根甘蔗(种植第4年,1年新植3年宿根)为试验材料,设2个处理:不施用生物炭对照(CK)和施用生物炭处理(3 t/ha),分析生物炭对宿根甘蔗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可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P<0.05,下同),显著提高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施用生物炭还可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分类单元(OTUs)总数,对土壤中各优势细菌门、细菌属相对丰度影响不大,但降低了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淀粉藻(Amyloflagellul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增加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及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在甘蔗生长方面,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甘蔗梢腐病发病率,使甘蔗产量显著提高5.2%。【结论】施用生物炭可改良甘蔗土壤,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宿根甘蔗抗梢腐病能力,提高旱坡地宿根甘蔗第4年产量。  相似文献   
59.
60.
蚤蝇侵害人工养殖蜗牛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蜗牛作为特种动物令工养殖已在部分地区开展,但危害蜗牛的蚤蝇一旦被感染,则导致蜗牛生长缓慢.甚至会引起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经济亏损,笔者对广东某白玉蜗牛养殖场受蚤蝇的侵害作了诊断与防治试验.应用蜗牛灵稀释液喷洒和浸泡取得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