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62篇 |
免费 | 118篇 |
国内免费 | 14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15篇 |
农学 | 240篇 |
基础科学 | 162篇 |
214篇 | |
综合类 | 1564篇 |
农作物 | 207篇 |
水产渔业 | 178篇 |
畜牧兽医 | 826篇 |
园艺 | 209篇 |
植物保护 | 1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20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205篇 |
2013年 | 141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170篇 |
2010年 | 158篇 |
2009年 | 173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81篇 |
2006年 | 160篇 |
2005年 | 147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1篇 |
1964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黄土区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分配格局和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陕北黄土区3块油松人工林样地中,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中N,P,K,Ca,Mg等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皮>干材;在油松人工林现存量中N,P,K,Ca,Mg总量分别为319.52, 32.53, 250.02, 219.11,43.54 kg/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养分贮量分别为668.75,0.67,0.24,195.06 kg/hm2;油松人工林N,P,K,Ca,Mg的富集系数分别为3.81,5.19,18.78,1.07,4.81;每生产1t有机物质需要这5种元素约9.41~12.19kg/(hm2*a);乔木层中营养元素积累量为471.27~668.75?kg/hm2,其中干材营养元素积累量约占乔木层的14.9%~16.7%. 相似文献
82.
农业大棚数量、面积和空间位置信息的及时和准确采集,对于农业结构调整、污染防治有着重要意义。遥感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大棚提取,但是在遥感影像上大棚所占的面积往往远少于背景地物,属于少数类,而传统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分类器对非平衡数据集中少数类样本分类效果较差。为了使RF更适用于对大棚的提取,优化了RF的样本选择方式,首先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不同类别样本构建初始训练样本集进行RF建模,然后基于投票熵和样本间的广义欧几里得距离循环迭代的测试集中优选样本,并将所选样本添加到训练集。结果表明,优化的RF模型用于基于遥感数据的农业大棚信息获取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代换系山农0095的选育及其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小麦品种烟农15与中间偃麦草直接杂交,以烟农15为回交亲本对其杂种F1回交2次,再经自交3次,从BC2F4中选出种质系山农0095。利用形态学、细胞学、种子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RAPD和GISH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山农0095平均株高78 cm,穗长17.3 cm,穗粒数74个,旗叶长36.3 cm,旗叶宽3.03 cm,茎秆粗壮,多花多实,繁茂性好;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它与烟农15的杂种F1 在减数分裂中期Ⅰ的大多数花粉母细胞能观察到2个单价体,平均染色体构型为2n=20.08Ⅱ+1.84Ⅰ。A-PAGE鉴定结果表明,山农0095在β区出现一条中间偃麦草的特异带;从180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一个特异引物S186(5?-GAT ACC TCGG-3?),能够在山农0095中扩增出一条约900 bp中间偃麦草的特异带,标记为S186900;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为标记探针、中国春基因组DNA为封阻的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山农0095的42条染色体中含有2条完整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是小麦-中间偃麦草的二体异代换系。 相似文献
84.
【目的】针对转染试剂脂质体2000和转染方法进行研究,用以优化外源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sox2、klf4、c-myc的mRNA转入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oat embryonic fibroblast,GEF)的条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从山羊胎儿腿部肌肉组织中分离并获得了纯化的GEF细胞。根据mMESSAGE mMACHINE® T7 Ultra Kit试剂盒说明书,体外转录步骤主要有:①前期的质粒准备:首先用质粒小提试剂盒对摇菌获得的各体外转录载体质粒进行提取,随后对各体外转录载体目的基因下游进行单酶切,获得线性化质粒,最后用DNA纯化试剂盒对线性化的质粒进行纯化;②mRNA的“加帽”:以线性化DNA为模板,合成带有5′端帽子结构的mRNA,添加TURBO DNase以除去模板DNA;③mRNA的“加尾”:以ATP为原料,利用试剂盒自带的Poly(A)聚合酶,对已经“加帽”的mRNA进行“加尾”,以合成结构完整的mRNA;④完整mRNA的纯化:按照MEGAclearTM Kit试剂盒对mRNA进行纯化。随后,将体外转录获得各转录因子的mRNA进行浓度和OD值测定。分别比较总mRNA(EGFP和4种多能性转录因子的mRNA的质量分别为0.2μg)和脂质体2000 的比例为1:0.5、1:1.0、1:1.5、1:2.0以及在最佳总mRNA与脂质体2000比例体系下第2、4、6代GEF细胞的mRNA转染效率。对最佳转染体系下转染多能性转录因子mRNA的GEF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并对转染多能性转录因子mRNA后GEF细胞的形态和数目进行观察。【结果】mRNA和脂质体2000 的比例为1:1.0以及在最佳总mRNA与脂质体2000比例体系下第2代GEF细胞的mRNA转染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本组细胞在形态和生长方面相对较好;免疫荧光检测表明,4种多能性转录因子的mRNA在GEF细胞中定位于细胞核,并获得稳定表达,在细胞质中不见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sox2、klf4、c-myc的表达;GEF细胞在转染4种mRNA 24h后,细胞形态由梭状慢慢向圆形靠拢;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山羊成纤维细胞正常生长组)。【结论】GEF细胞在总mRNA和脂质体2000 的比例为1:1.0以及在最佳总mRNA与脂质体2000比例体系下第2代GEF的条件下更适合mRNA的转染。研究工作为mRNA转染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研究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的获得提供参考资料,并对mRNA在成纤维细胞中的去向提供间接证据,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sox2、klf4、c-myc的mRNA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89.
90.
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和标准地调查材料,运用数量化理论、聚类分析等数学手段,结合林业生产现状,将该区刺槐用材林划分为3个经营类型:甲类型,轮伐期20年,培育目标为胸径大于12cm、树高大于10m的坑木林,初植密度1995株/hm2,最终密度900株/hm2;乙类型,轮伐期15年,培育目标为胸径8—12cm、树高8—10m的椽材、脚手架材,初植密度3990株/hm2,最终密度1350株/hm2;丙类型,萌生林,轮伐期12年,培育目标为胸径大于8cm、树高8—10m的椽材、脚手架材,更新后密度2700株/hm2,最终密度1350株/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