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8篇 |
免费 | 97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13篇 |
农学 | 192篇 |
基础科学 | 136篇 |
176篇 | |
综合类 | 1266篇 |
农作物 | 171篇 |
水产渔业 | 146篇 |
畜牧兽医 | 670篇 |
园艺 | 168篇 |
植物保护 | 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77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69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119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90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0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盆栽试验,每盆装土15kg,分别加入硫酸锰0(CK)、25、50、75g,株平均新梢总长为140.9cm、155.7cm、128.8cm、93.1cm,锰处理疱发生株率均为100%,新梢枯端死亡率分别为23.8%、100%、100%,主枝回枯率为0、52.6%、74.4%,主干死亡株率为0、22.9%、62.5%;田间调查:重病树新生根干重为轻病树的31.1%,达5%显著水平;树体锰按叶片含量 相似文献
52.
根据土壤及地形(SOTER)数据库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1:25万SOTER数据库,重点研究和修正大中比例尺SOTER主地形体划分指标体系,提出海拔高度分组指标、坡度分组指标和地势起伏强度分组指标,并利用上述3个指标组合计算出样区SOTER主地形体组分(中坡度丘陵、低坡度山体台地、山谷、中坡度山体、山前倾斜平原和冲洪积平原),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SOTER数据库理论方法体系。同时,SOTER数据库的建立使原有的历次土壤普查、国土资源详查的资料信息化,使之服务于土地资源的评价、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53.
硼在蔬菜上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蔬菜作物对硼的吸收特点
1.1 蔬菜作物需硼量高据测定,不同作物干物质中的含硼量不同,甜菜最高,萝卜、胡萝卜次之,比麦类高 8~ 20倍,比玉米高 5~ 10倍,番茄、马铃薯和豆类蔬菜含硼量也很高;叶菜类的含硼量比禾本科作物高 2~ 4倍。含硼量高的作物需硼量就高,因此,易发生缺硼症。
1.2 蔬菜作物硼的再利用率低一般来说,单子叶植物如禾本科作物中可溶性硼含量高,再利用率也高;而双子叶植物如大部分的蔬菜作物其体内不溶性硼含量高,其再利用率也低。因此,蔬菜作物生长过程中必须及时补充硼肥。
1.3 蔬菜土壤硼消耗量大蔬菜复种指数高,产出量大,土壤中硼等营养元素消耗量大。据土壤样本化验,有 70%~ 80%的土壤有效硼含量在 0.5 mg/kg的临界值以下,特别是最近几年温室、大棚面积逐渐增加,又长年连作使土壤中有效硼缺乏的频率加快,更易发生缺硼症。
1.4 栽培措施不当造成硼的有效性降低石灰性土壤 pH值大于 7,不加改良就种植蔬菜,酸性土壤一次性施用石灰肥料过多,瘠薄的砂质土壤有效硼含量太低而用于种菜,都易发生缺硼。另外,氮肥施用量过多,出现氮硼不平衡,土壤缺水或灌溉工业废水等,也影响硼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54.
小麦条锈菌吸器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小麦条锈菌侵染的叶片中分离纯度较高且结构较完整的吸器.[方法]根据锈菌吸器表面含有可以与伴刀豆球蛋白凝集素(Concanavalin A)结合的糖类物质的特性,参照蚕豆锈菌吸器的分离方法对小麦条锈菌吸器进行了分离.[结果]从被条锈菌侵染小麦叶片中成功分离出条锈菌吸器,提取吸器的纯度为83.3%,提取率为5.0×105个/g小麦叶片鲜重.[结论]根据蚕豆锈菌吸器的分离方法,稍作改进,成功分离得到小麦条锈茵吸器,为小麦条锈菌功能基因组学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从中间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后代(BC3F6)中选育的双体异附加系山农Line15的形态学、白粉病抗性、细胞学、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及RAPD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它的主要形态性状介于双亲之间;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山农Line15对白粉病高抗近免疫;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22Ⅱ;以中间偃麦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山农Line15是在小麦的遗传背景中附加了2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为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遗传分析表明山农Line15的抗白粉病基因基本上可以确定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RAPD分析表明:在供试的120个随机引物中有1个引物S170(-5'-ACA ACG CGA G-3'-)能在山农Line15中稳定地扩增出特异带型,可以作为山农Line15所附加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6.
氨和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凡纳滨对虾(Penaeusvannamei),俗称南美白对虾,因其生长迅速、抗病力强、肉味鲜美和出肉率高而成为目前国内外广泛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在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范围较广。本文研究了养殖水体中氨、亚硝酸盐对南美白对虾幼虾的毒性作用,同时探讨了较高浓度硝酸盐对南美白对虾生长 相似文献
57.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及追肥时期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0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达极显著水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密度与追肥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追肥时期、密度、钾肥。同时得到,在川西麦区绵阳30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156.6~183.0万/hm^2基本苗,纯氮量159.3~166.95kg/hm^2,P2O5用量137.625~144.375kg/hm^2,K2O用量216.75~244.5kg/hm^2,追肥时期以拔节期或孕穗期为宜。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0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1日。 相似文献
58.
浙东白鹅是我国著名的中型肉鹅地方良种,其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抗病力强,为充分挖掘浙东白鹅的遗传潜力,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我们进行了浙东白鹅种质测定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鹅来自象山县种鹅场的浙东白鹅选育种群的种苗鹅。1.2试验方法浙东白鹅种苗鹅出壳 相似文献
59.
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护岸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带,其生态状况对河流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生态护岸评价对生态护岸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结合北京市永定河的实际情况,从防洪安全效果、生态效果、社会经济性效果3个方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专家-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确立了生态护岸的健康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指数法作为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并用这套评价体系对永定河生态护岸11种护岸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0.
退耕还林是我国正在实施的一项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关系到部分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本文从垣曲县的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了目前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对于政府部门完善有关政策和其他地方进一步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