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2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在集约化养殖业中,影响奶牛生理活动的应激原日趋增多,在目前无法完全消灭应激原的情况下,养殖者可针对应激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将应激危害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这对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奶牛生产中常见的应激如热应激、冷应激、断奶应激、运输应激、生殖应激以及这些应激产生的原因、机制及对奶牛生产的影响予以介绍,并提出合理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2.
氨基酸螯合锌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90头体重为6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根据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分为添加无机锌组(ZnSO4)和有机锌组(Zinc A-mino Acid Chelate,Zn-AAC),每组3个重复,研究氨基酸螯合锌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锌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含量;显著提高血清中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  相似文献   
23.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动物疾病日益增多,且大多不是单一的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是多种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加之一些养殖场用药不合理、临床治疗用药与饲料促生长用药的配伍不当,而造成细菌对西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导致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天然中草药具有多能性(营养作用、增强免疫作用、抗应激和双向调节作用、抗微生物作用等)、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天然性等特点,尤其是其独特的抗菌和寄生虫的作用机理,不致产生抗药性,并可长期添加使用,  相似文献   
24.
笔者自拟复方中药(党参120 g、熟地80 g、玄参80 g、菟丝子60 g、刀豆50 g、川芎50 g、连翘30 g、丹参30 g、炙甘草50 g、人参50 g),以小白鼠为试验动物,研究其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免疫器官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血清中抗体水平、E玫瑰花环形成率4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5.
正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鱼病的发病率极高,因此鱼病防治决定网箱养鱼在成败。我们经过几年养殖实践,认为只要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及时治疗,就可杜绝病原体的侵袭,提高网箱养鱼的成活率,实现高产高效。总结网箱养鱼鱼病防治以下几点,以供网箱养鱼者参考。1鱼病的预防措施:1.1选择苗种:网箱养鱼苗种选购苗种健康,无病原携带,最好是黑龙江省内越冬鱼类,在购买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去  相似文献   
26.
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NGF及其受体的结构NGF是一种由三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分子量为1 4 0 0 0 0左右。其三种蛋白质分别为一个β亚单位和两个α亚单位以及两个γ亚单位以非共价键结合。其组合比例为α2 βγ2 。此外,该分子还包括了2个锌指,增加了复合物的稳定性。α亚单位的分子量为2 6 50 0 ,作用不明。γ亚单位分子量为2 6 0 0 0 ,有脂酶活性,能将无活性的γ亚单位转化为有活性的γ亚单位。先前的研究显示,β-NGF是一种二聚体分子,其单链含有1 1 8个氨基酸残基。近年的研究发现β-NGF的三维空间结构,其单位是由三对反向平行的β股构成…  相似文献   
27.
在透光率为100%、60%、20%三种光照条件下,对两年生刺五加的生长和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移栽苗当年的茎粗、冠幅和叶面积的生长均表现为透光率60%>100%>20%,株高生长随透光率的增加而增加。刺五加的净光合速率在100%光照条件下为双峰曲线,上午10:00达到最高峰,之后即急剧下降,16:00出现次峰,表明自然光照条件下刺五加有明显"午休"现象,遮荫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均为单峰曲线,在12:00出现高峰,比全光照条件下延迟两小时,在全光照条件下刺五加有灼伤现象,因此在人工栽培刺五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林下栽植,以得到适当的遮荫,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28.
舍温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研究在3种不同温度中(低温组、常温组和高温组)猪的日均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变化.结果表明,猪在常温下其日增重最大,料重比最低,其次为低温组,高温组最差;低温组采食量最大,但料重比低于常温组,说明猪在常温下饲养,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9.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几年来,在河南呈地方性流行,其发病特征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且往往伴有细菌性继发感染。确诊后,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0.
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种类及其传粉特点,为膜荚黄芪的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膜荚黄芪为研究对象,调查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种类及访花行为。日活动规律观测在晴天进行,7:00~18:00每1h绕样地走1圈,约用时间3min,记录每一时间段出现在视野里的不同昆虫种类和数量。盛花期在样地于晴天7:00~18:00对每种传粉昆虫固定1头进行跟踪观测,用秒表记录其在花上停留时间。访花频率采用追踪法,尽可能连续记录其整个访花过程及时间。[结果]膜荚黄芪访花昆虫共有16种,其中红光熊蜂、明亮熊蜂、蜜蜂、狭带贝食蚜蝇和斑缘豆粉蝶为主要传粉昆虫;主要传粉昆虫的日活动规律出现单峰型、双峰型和直线型3种,活动高峰期有一定交错。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蜜蜂和食蚜蝇呈双峰活动规律,蜜蜂在7:30~11:00和13:30~15:00有高峰,食蚜蝇在早晨和傍晚有高峰;斑缘豆粉蝶在11:00~13:00出现1个活动高峰,为单峰型;红光熊蜂和明亮熊蜂在1d中的数量比较稳定,除了在1d中最热的一段时间,都可观察到它们的传粉活动,为直线型。红光熊蜂和明亮熊蜂的每小花停留时间相似,分别为(2.05±0.07)s和(2.57±0.05)s,蜜蜂的每小花停留时间为(3.78±0.13)s,食蚜蝇为(5.28±0.16)s,斑缘豆粉蝶的每小花停留时间最长,达(46.72±2.79)s。红光熊蜂访花频率最高,为11.4次/min,明亮熊蜂、蜜蜂、食蚜蝇的访花频率处于中间状态,分别为10.7、7.1、2.7次/min,斑缘豆粉蝶访花频率最低,为0.9次/min。昆虫的传粉频率与停留时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昆虫访花行为对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对理解植物多样性与生殖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