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解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分析了库玛拉克河(KMLK)、木扎提河(MZT)、塔什库尔干河(TSKEG)、喀拉喀什河(KLKS)、玉龙喀什河(YLKS)、克孜勒苏河(KZLS)、车尔臣河(CEC)7个群体共143个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变异个体,获得了39个单倍型。其中,CEC群体与其他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无共享单倍性。群体间遗传差异的分子变异分析表明,在所有群体中大多数的变异来源于群体间;而排除CEC群体后,大多数变异则来源于群体内(81.01%),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小(16.68%)。塔里木裂腹鱼不同群体间的基因流(Nm)为0.0464~18.2786,CEC与其余群体间的基因流均小于1。贝叶斯法(BI)构建BI树和单倍型网络图结构一致,塔里木裂腹鱼形成了2个分支。2个分支的最近共同祖先约在2.7 Ma前。单倍型间的歧点分布具有明确的双峰,表明2.7 Ma前罗布泊的干枯或盐化事件使2个分支间产生了地理隔离,后因塔里木盆地冷湿气候的影响罗布泊水面恢复,现今的分布是先前分化居群的二次联系。种群结构分析结果均支持塔里木裂腹鱼已分化出2个明显分化的地理种群的观点,即塔里木河(TLM)种群和CEC种群。TLM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态性(0.939±0.008)和核苷酸多态性(0.0125±0.0017),而CEC种群的单倍型多态性高(H)(0.903±0.025),核苷酸多态性低(Pi)(0.0051±0.0012)。建议对以上2个种群分开管理,TLM种群为优先保护单元。  相似文献   
92.
伊犁裂腹鱼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5月通过人工催产,人工授精方法获得伊犁裂腹鱼(Schizothorax pseudaksaiensis Herzenstein)受精卵,在人工培育的条件下对其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伊犁裂腹鱼成熟卵为淡黄色,卵径为1.70~1.80 mm.受精40 min后,受精卵卵周隙接近最大化,此时卵径为2.9...  相似文献   
93.
2007年4月和8月对乌伦古湖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经鉴定,调查区域内浮游植物共计8门172种(含未定种)。其中绿藻门74种(含未定种),硅藻门50种(含未定种),蓝藻门27种(含未定种),其他种类占12.2%。4月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3.49×104ind/L和0.4552mg/L;8月分别为276.28×104ind/L和3.6578mg/L。依据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和细胞密度,利用Bray-Curtis相似性测定,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聚类(Cluster analysis)和多维(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分析。结果显示,春、秋季布伦托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聚为两大类,吉力湖聚为三大类;由于各采样点的水深、水温、pH值、透明度等环境因子的差异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采用聚类和多维分析,有效地揭示了乌伦古湖春、秋季各采样点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多维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从二维空间角度证实了聚类结论。乌伦古湖属高纬度地区水体,春、秋两季出现以硅藻为优势类群的浮游植物群落类型;结合乌伦古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数量和生物量的检测结果,该湖属于贫-中营养型湖泊。本研究旨在群落结构层面探讨春、秋季乌伦古湖浮游植物的变化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合理利用该湖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针对目前采用三维数字化等方法获取大田作物冠层结构信息时需要手动干预、费时费力的问题,利用超微小型无人机分别获取了苗期大田玉米群体的航拍图像、去掉周边植株后成熟期单株及多株的玉米小群体航拍图像.基于伪极点-Crust方法构建了玉米苗期和成熟期的冠层结构模型,并基于大田原位手动测量的株高、叶长、最大叶宽、叶面积等参数对所构...  相似文献   
95.
目前,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农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等,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3S技术等。  相似文献   
96.
塔里木裂腹鱼资源与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2003~2006年在新疆塔里木河水系调查了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 Günther)的分布和资源现状。结果表明:塔里木裂腹鱼在流域内各主要河流均有分布;分布范围较广,但分布区域缩小;栖息环境条件恶劣,水温低,饵料少;主要种群分布在海拔1000~3300 m区域;个体低龄化,种群数量占土著鱼类的比例小。水利工程、过度捕捞、引入外来物种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已对该鱼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97.
新疆开都河鱼类区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13年间对新疆开都河鱼类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10次野外调查,根据不同的海拔和生境,设置鱼类采集点22个,共采集鱼类标本1 990号,分属3目7科19种。其中土著鱼类3种,由裂腹鱼类和高原鳅类构成;外来鱼类16种,隶属2目5科16属,鲤科鱼类占绝对优势。与历史资料相比,土著鱼类中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塔里木裂腹鱼(Schiorhorax biddulphi)、扁嘴裂腹鱼(Schiorhorax esocinu)和高原裸裂尻鱼(Schiorhorax stoliczkae Steindachner)未见,而外来鱼类则增加了12种,形成了土著鱼类与外来鱼类共存的生态格局;开都河鱼类区系及分布有较明显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受人为干扰、水温及大坝阻隔的影响,出山口后河段以外来鱼类占主导,而出山口以上河段则仍以土著鱼类为主,二者在空间分布上有较明显的界限。开都河鱼类区系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稳定和发展阶段;人工引种后剧烈变化阶段。土著鱼类的保护管理应由政府牵头,进行保护、监测、科研等规划的顶层设计,突出栖息地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8.
扁吻鱼和塔里木裂腹鱼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和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biddulph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通过序列测定得到624bp的基因片段,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A、T、G、C碱基中G含量最低,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它鱼类COI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2个种间共检测到38处核苷酸替换,其中35处碱基转换,3处碱基颠换,蛋白质编码基因上的核苷酸替代主要是密码子第3位点上的同义替换。在编码的208个氨基酸中,仅发生2处氨基酸替代,替代率为0.96%。采用Kimura-2法计算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6,以鲤作外群构建NJ系统树,扁吻鱼和塔里木裂腹鱼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新疆裸重唇鱼、斑重唇鱼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9.
对伊犁河雅玛渡河段2010年1~4月采集的39尾伊犁裂腹鱼[Schizothorax (Racoma) pseudaksaiensis (Herzenstein)]样本进行了体表鳞片、臀鳞、脊椎骨、耳石和背鳍条共5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体表鳞片没有明显的年轮特征,不能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其他4种材料可作...  相似文献   
100.
2006~2007年,利用人工驯化养殖3年以上的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亲鱼,通过人工催产、流水刺激、人工采卵等方法,2年共采卵99万粒,授精率83.3%,孵化率67.8%,室内人工孵化出苗56万尾,初孵仔鱼全长0.7 cm,水温17~19℃时,约6 d后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轮虫或卤虫无节幼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