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2篇
  29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371.
兼抗棉花新品种陕61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抗棉花新品种陕6192李胄,王庭佐,刘友良,刘党培陕西省棉花所713800陕6192是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从感病对照河南69中,在人工枯黄萎混生病圃多年连续系统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于1995年1月3日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特征特性1...  相似文献   
372.
【目的】研究药食同源植物绞股蓝在全国范围的潜在分布情况,旨在为绞股蓝的引种及种植推广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结合绞股蓝地理分布数据和生物气候变量,利用ArcGIS 10.3及MaxEnt模型预测该物种当前在全国的潜在分布区,基于Jackknife检验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影响绞股蓝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并探讨在未来气候下即中低排放(PCR4.5)和高排放(PCR8.5)气候情景下的分布格局。【结果】预测结果与实际拟合度较高。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年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和最冷月最低温度是影响绞股蓝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累积贡献率达92.9%;最适宜绞股蓝生长的年降水量在960~2220 mm,最干月降水量>10 mm,最冷月气温在-5~8℃。当前绞股蓝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适宜区面积为218.3万km2,极适宜区和高适宜区在大巴山—武陵山山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两大核心区。在未来气候下,至2050年绞股蓝适生区总面积变化较小但不同等级适生区面积变化明显,适生区北至点自山东半岛向高纬地区延伸至辽宁半岛。在RCP4.5气候情景下,极、高适宜区面积分别从当前25.1万和46.1万km2增加至42.9万和61.3万km2,中、低适宜区面积分别减少4.2万和12.0万km2;在RCP8.5气候情景下,极、高适宜区面积将分别增加至60.3万和65.9万km2,中、低适宜区面积进一步减少;两种气候情景下适宜区的重心向东北移动,其中极适宜区东移明显,在RCP4.5气候情景下东移115.4 km,在RCP8.5气候情景下进一步东移195.1 km。【建议】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加强中药农业的区划研究,建立最佳种植适宜区;建立政企研合作发展机制,科学有效地推动种植规模化和产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373.
皖西白鹅BMP4基因部分cDNA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鸡BMP4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12胚龄皖西白鹅背部皮肤中提取总RNA作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首次扩增出鹅BMP4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将其克隆进pGEM-T easy vector中,经限制酶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鸡、大鼠、小鼠、人和黑猩猩的BMP4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多处突变。转换成氨基酸序列后发现鹅BMP4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也有多处不同。分析这些突变可能是导致禽类羽毛和哺乳动物毛发之间形态学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4.
研究以铁观音秋茶鲜叶为原料加工安溪铁观音,比较不同杀青程度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合品质成分分析表明,中度杀青处理的清香型铁观音感官审评总分最高为92.1分,与其它两种杀青方式相比,茶多酚、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最低,分别为17.15%、1.61%和1.43%,游离氨基酸和茶黄素含量最高,分别为3.57%和0.08%。轻度杀青处理的浓香型铁观音感官审评总分最高为94.4分;与其它两种杀青相比,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5.52%、3.69%和43.57%。重度杀青处理的整体表现较差。为此,制作清香型铁观音秋茶时选择中度杀青处理为宜,制作浓香型铁观音时选择轻度杀青处理为宜,这样能使茶叶品质达到最佳。研究结果可为铁观音杀青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75.
以方形椒“曼迪”为试材,研究日光温室环境中低温下增施CO2对辣椒形态、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及辣椒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农业中辣椒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单独增施CO2,辣椒长势最好,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辣椒单果质量及总产量均达到最大。2)单独低温处理,辣椒长势最差,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显著降低。3)与单独低温处理相比,低温下增施CO2处理明显改善辣椒长势,辣椒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提升。低温下增施CO2处理可缓解低温对辣椒的生长胁迫,有利于辣椒生长,增加辣椒产量,提高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376.
以贵州本地‘满天星朝天椒’和‘黄平线椒’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在施氮总量相同条件下(5 g·盆-1),设置100%基肥(N1)、50%基肥+50%花期肥(N2)、不施氮肥处理(CK)3种氮肥运筹模式,研究了氮肥后移对辣椒产量及辣椒碱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辣椒增产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N2处理下‘满天星朝天椒’和‘黄平线椒’产量均显著高于N1处理,分别提高了11.47%和19.90%(P<0.05),其中对‘黄平线椒’产量的提升幅度更大。在N2处理下,‘满天星朝天椒’和‘黄平线椒’果实横径、纵径和单果鲜质量比N1处理显著提高(P<0.05)10.67%、25.89%、8.29%和30.15%、23.58%、37.10%,且‘黄平线椒’单果鲜质量的增加幅度高于‘满天星朝天椒’。与N1处理相比,N2处理提高了‘满天星朝天椒’和‘黄平线椒’果实辣椒碱含量,且‘满天星朝天椒’的增加幅度更大;同时显著提高其维生素C含量(P<0.05)。综上所述,氮肥后移较传统一次性底施的施氮方式更有利于提高辣椒产量、果实辣椒碱含量;且产量提升幅度上,‘黄平线...  相似文献   
377.
以不同施肥处理的3个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0~60 cm土层梨园土壤团聚体的质量分布比例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库尔勒梨园土壤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干筛条件下,与CK相比,NPK+BIO处理显著提高0~20 cm, 20~40 cm和40~60 cm土层>2 mm、0.25~2 mm团聚体含量(P<0.05),增幅为62.00%、59.98%(0~20 cm),12.15%、22.71%(20~40 cm)和22.40%、29.61%(40~60 cm);显著降低0.053~0.25 mm、<0.053 mm团聚体含量(P<0.05),降幅为35.98%、43.86%,48.70%、67.65%和40.63%、33.16%,DR0.25含量占总数量的70.87%,78.87%和75.61%。湿筛条件下,NPK+BIO处理显著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层>2 mm、0.25~2 mm团聚体含量(P<0.05),增幅为47.56%、6.15%(0~20 cm)和28.43%...  相似文献   
378.
379.
为解决育种小区玉米播种过程中播种质量和播深均匀性普遍较差等问题,设计出一种玉米小区精密播种单体。该单体针对东北地区采用的免耕形式,通过理论分析对单体的整体结构和关键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同时,以前后连杆长度、弹簧刚度系数和弹簧预紧力为试验因素,利用RecurDyn运动学仿真优化软件对安装拉力弹簧的播种单体仿形效果进行仿真与参数优化。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精密播种单体播深变异系数为3.47%,符合小区玉米精密播种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380.
为解决育种小区玉米高位投种过程中播种质量和粒距均匀性普遍较差等问题,针对排种器与导种管相对位置对粒距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投种过程的理论分析,得出高速作业不同粒距条件会影响种子脱离种盘时产生的水平方向分速度,使得种子在导种管内产生碰撞,导致其排出的轨迹无法预测,播种粒距均匀性也随之下降。利用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对投种过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垂直距离344mm的条件下,150~230mm粒距采用水平距离82mm, 230~300mm粒距采用水平距离84mm,能够在满足农艺要求并获得较好的粒距均匀性。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对比未优化单体,优化后的单体能够获得较好的播种质量,粒距均匀性变异系数最大为12.04%,符合小区玉米精密播种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