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5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604篇
林业   960篇
农学   851篇
基础科学   721篇
  650篇
综合类   4926篇
农作物   670篇
水产渔业   507篇
畜牧兽医   2678篇
园艺   852篇
植物保护   298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607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713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610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通过饼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研究得出,河南烟区中等肥力的褐土上以50%芝麻饼肥氮 50%化肥氮处理与单施化肥相比,提高了下、中、上3个部位烟叶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表现为豆蔻酸和月桂酸相对含量增加,而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降低。中部叶、上部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也得到提高,烟叶糖碱比适宜,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品质得到改善,并缩小了不同部位间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902.
不同地貌类型区1∶25万比例尺DEM的建立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在 3个不同地貌类型区的试验为例证 ,研究探讨建立栅格化 DEM的技术要点和技术方法 ,并对所建立 DEM的精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在平原区可以直接利用 Terlk层及水系要素建立 DEM;在山区 ,则首先需要进行构造地形结构线的预处理 ,而在黄土丘陵沟壑区 ,不仅需要构造地形结构线 ,而且需借用大比例尺的高程数据进行高程加密处理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貌特征信息的损失 ,为区域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立提供重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03.
基于WebGIS和条码技术的土壤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精准农业土壤肥力诊断的需要,基于条码技术和WebGIS构建了针对土壤样品采集、化验和存储以及分析数据的空间管理与发布的松耦合系统。该系统基于条码技术对土壤样品采集、化验及存储等流程进行管理,基于WebGIS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和发布,同时,基于Web Service技术实现数据同步,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系统中异构数据库数据的同步问题。应用实践表明,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架构符合精准农业信息获取、信息管理的需要,同时,在大规模土壤调查、土壤监测领域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4.
番茄叶片气孔导度及渗透调节物质对快速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控制番茄的根际水势和利用光合仪控制叶面的空气湿度,监测叶片水势、气孔导度、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揭示快速水分胁迫下番茄的应激性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当Gs小于120 mmol.m 2.s 1时,水分胁迫处理番茄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小于对照。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与番茄叶片Gs呈显著的负相关(R2≥0.892)。在同一空气湿度条件下,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叶片Gs仅为对照的43%~51%。快速水分胁迫下番茄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再降的波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0 min)分别增加61.4%~195.8%和56.0%~167.5%。可见,番茄叶片Gs为120 mmol.m 2.s 1是对Pn影响的一个重要阈值。气孔调节是适应快速干旱胁迫的重要应激性生理响应。可溶性糖对维持番茄叶片细胞膨压和适度气孔开度具有一定的渗透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05.
以25年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构建不同土壤肥力梯度为平台,研究品种演替过程中籽粒产量和磷效率对土壤肥力的响应。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随品种演替小麦籽粒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郑麦0856的产量最高(8 157. 3kg·hm-2),郑麦7698次之,豫麦13的产量最低(5 915. 39 kg·hm-2);不施肥处理(CK)则下降。无论施肥或不施肥处理,100 kg小麦籽粒对磷素的需求量均随品种的演替呈上升趋势。此外,随品种演替,磷的生理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郑麦941 (172. 48 kg·kg-1)的磷生理效率最高,郑麦9023 (145. 79 kg·kg-1)、郑麦7698 (130. 51kg·kg-1)和郑麦0856 (147. 65 kg·kg-1)次之,三者之间差异不明显,豫麦13 (66. 71 kg·kg-1)的磷生理效率最低;同一品种,单施化肥处理(NPK)小麦磷生理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MNPK、1. 5MNPK和SNPK)(豫麦13除外)。同时,品种演变明显提高了磷农学效率;但在施肥条件下,继续增施肥料和养分投入使豫麦13、郑麦941、郑麦7698和郑麦9023的磷农学效率降低;而郑麦0856的农学效率随着土壤肥力的增加而增加,与籽粒产量协同提升。因此,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演替在土壤肥力养分充足时籽粒产量显著提高,磷效率也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06.
潮土长期施用生物炭提高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于2011年起在黄淮海典型潮土区建立的秸秆炭化还田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系统观测了2011至2017年时间段秸秆生物炭连续施用下小麦生长及氮吸收情况,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地上干物质及氮累积,关键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群体数量等与小麦增产的关系,并监测了长期生物炭施用下土壤有机碳(SOC)与全氮(TN)含量的变化。该试验采用小麦/玉米周年轮作,设每季0、2.25、6.75和11.25 t/hm2四个秸秆生物炭处理(分别表示为BC0(对照)、BC2.25(低)、BC6.75(中)和BC11.25(高))。结果表明,与BC0相比,BC2.25仅在2015/2016季提高小麦产量,对其他5季无明显效果;BC6.75则在2014/2015、2015/2016和2016/2017的后3季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而BC11.25提高了2014/2015和2015/2016季小麦产量。尽管生物炭处理对各季小麦产量影响各异,但6季各处理平均产量数据显示低、中、高量生物炭处理均可提高小麦产量7.0%~8.5%、生物量5.2%~10.8%和氮肥偏生产力6.8%~8.6%,且3个处理间并无差异;中、高量生物炭处理还可提高小麦秸秆产量11.4%~12.6%、穗数10.1%~11.2%、籽粒氮积累量9.4%~11.2%、秸秆氮积累量17.4%~23.8%、地上部氮积累量13.3%~20.9%。生物炭施用在促进小麦生长和氮吸收利用的作用方面与其增加小麦生育期LAI和SPAD值一致,具体表现为低、中、高量生物炭处理均可明显增加2015/2016和2016/2017两季小麦主要生育期群体数量以及增加两季拔节期、抽穗期SPAD值和LAI值。3个生物炭处理对提高2011/2012土壤SOC含量和2011—2014年土壤TN含量无明显效果,中、高量生物炭处理可增加2012—2017年土壤SOC含量32.6%~215.6%和2014—2017年土壤TN含量20.0%~36.8%。研究表明,合理施用生物炭能够促进黄淮区潮土农田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以及促进小麦生长和地上部氮素吸收,进而起到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固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7.
为了缓解化石能源的不足,开发生物质清洁高效燃烧的利用方式,采用农业废弃物(稻壳、秸秆)和R90煤粉作为再燃燃料在恒温沉降炉上进行再燃脱硝试验。针对燃料种类、化学计量比(stoichiometric ratio)、停留时间、燃料粒度、再燃比等因素对再燃脱硝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废弃物(秸秆、稻壳)的再燃脱硝能力明显高于煤粉,其中秸秆再燃脱硝效率最高,稻壳再燃脱硝效率中等,煤粉最低,不同的挥发分含量是造成农业废弃物(秸秆、稻壳)与煤粉再燃脱硝率差别的最主要原因。再燃脱硝率随再燃区化学计量比(SR2)的提高逐渐降低。SR2增加,燃料热解析出的还原组分被氧竞争性地消耗,导致NO还原反应弱化,再燃脱硝率降低。SR2对农业废弃物秸秆和稻壳再燃脱硝率影响明显强于煤粉,再燃比20%工况,SR2从0.8增加到0.9,秸秆再燃脱硝率减少了20.12%,稻壳减少20.07%,煤粉减少了8.38%。燃料粒度的改变将影响颗粒的升温过程,在相同条件下,较细的燃料颗粒能更快速释放出更多的挥发分,可以提供再燃还原NO所需的更多的还原物质,对提高再燃脱硝率是有利的。再燃停留时间增加,在富燃料条件下再燃燃料与NO的反应时间延长,有利于NO消减。采用农业废弃物秸秆、稻壳作为作为再燃燃料,合理的再燃停留时间在600 ms以内,明显低于煤粉。通过调整再燃比可以获得适合的再燃脱硝率,农业废弃物秸秆、稻壳的合理再燃比在15%~20%之间。  相似文献   
908.
基于冲刷试验的贵州耕地土壤抗冲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5种不同坡度(5°~25°)的翻耕地以及有苔藓覆盖的荒坡地(20°)进行不同流量下(0.042~0.250L/s)的放水冲刷试验,以探讨贵州耕地坡面水动力性质、土壤抗冲性及地表生物(苔藓)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地区坡耕地坡面流速与冲刷流量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而与坡面坡度无关。坡面土壤分离速率与坡度及冲刷流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并可用水动力学参数水流剪切力来估算贵州坡耕地土壤分离速率。与黄土高原相比,在同一坡度、同一冲刷流量下贵州坡耕地坡面产沙速率低于黄土高原坡耕地,表明贵州黄壤抗冲性高于黄土。苔藓覆盖可显著减小坡面侵蚀速率,在同一冲刷流量下,具有苔藓覆盖的荒坡地坡面产沙速率低于翻耕地达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09.
西红柿铜毒害的土壤主控因子和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有代表性的16种中国土壤的外源铜的西红柿毒害试验,发现淋洗(使用模拟的人工雨水滤洗定量的土壤样品)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碳和盐分含量较高的土壤的毒性阈值。土壤pH是影响西红柿铜毒性阈值最重要的因子。基于土壤pH和有机碳含量的两因子回归方程能够很好地预测淋洗和非淋洗土壤上铜对西红柿生物量50%抑制的毒性阈值(EC50),且相关性均达到了80%以上。当考虑到黏粒含量或阳离子交换量对EC50的影响时,对于非淋洗和淋洗土壤来说,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到了0.862和0.891。本试验结果证明了利用土壤性状(土壤pH,有机碳含量以及黏粒含量或阳离子交换量)可以较好地预测土壤中外源铜对西红柿生长的毒性阈值。  相似文献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