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研究表明,随着冻、起总水量的增加或减少,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明显增加或减少趋势。叶片随着冻、起总水量的降低,在孕穗期前,向茎秆的物质转移比例增大,孕穗期后,其自身干物质积累比例下降幅度越大,相应地向穗部的物质转移比例也越大;当处理总水量超过900m^3/hm^2时,叶鞘干物质积累比例在春5叶时最大,而不足900m^3/hm^2时则在春4叶时最大;茎和穗子的干物质积累比例始终保持上升趋势。不同冻、  相似文献   
12.
不同穗型冬小麦叶片荧光诱变及光谱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叶片诱变和光谱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等量叶绿素含量条件下,两品种叶绿体的PSⅡ潜在活性、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以及潜在的光合作用量子转化效率随灌浆进程和叶位的降低而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大穗型品种长丰10号的3项水平均高于多穗型品种轮抗6号,而其变化幅度小于轮抗6号。Mg#+(2+)对长丰10号叶绿体PSⅡ与PSⅠ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高于轮抗6号,表现出较好的个体光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运用营养生长积温对冬小麦分蘖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C、N、P代谢状况进行分组研究表明:①京郊小麦生产中分蘖的有效营养生长积温临界值约为250℃,营养生长积温不足175℃的冬前、春生蘖群很难成穗。②分蘖发育成穗及其穗部性状的改良与起身拔节阶段分蘖体内的C、N代谢水平密切相关。在良好N素代谢基础上增加拔节期间分蘖体内的糖分积累既有利于分蘖成穗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分蘖穗部性状的改善。③不同蘖群间,C素代谢优势始终表现为大蘖群>中蘖群>小蘖群;P素营养返青初为小蘖群>中蘖群>大蘖群,拔节后呈大蘖群>中蘖群>小蘖群,返青—拔节为优势转化阶段;N素营养的优势转化期同P素相比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14.
植物内源激素与不同基因型小麦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在越冬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性和春性基因型小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脱落酸水平在抗寒性较强的冬性品种中显著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赤霉素则在抗寒能力弱的春性品种中含量较高;抗寒性强的品种的生长素在冬前较高;春性品种中的细胞分裂素水平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可以认为上述4种植物内源激素与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抗寒能力有关。此外,植物内源激素的活跃变化反应了小麦在越冬期间仍保持较强的生理代谢能力,并未因低温而停止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各类茎蘖小花发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区主栽品种之一的北农2号为材料,通过小麦不同生育期的供水处理,用对比方法研究了水分对小麦小花发育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麦生育给水量(次数)的减少,各类型茎蘖穗小花发育明显加快,呈现出高位蘖小花追赶低位蘖同位花,高花位小花追赶低花位小花的趋势,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加速并提前了小花的两极分化,小花成花数减少。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群体条件下拔节前冬小麦主茎内源激素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四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脱落酸(ABA)进入越冬期后明显提高,高密度高于低密度;赤霉素(GA3)在冬前不一致,除低密度处理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外,冬后都呈下降趋势;细胞分裂素(Z+ZR)高密度条件下冬前出现了高峰,而后逐渐接近;生长素(IAA)在冬前分蘖期低密度含量较高,进入越冬期高密度较高,冬后不同密度都呈下降趋势,高密度含量显著高于低密度。同时也说明ABA可能与小麦抗寒性有关,Z+ZR和IAA与分蘖的发生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7.
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是种子发芽的两个重要条件。温度适宜,如缺少水分,种子仍难发芽。在播种地上,如幼苗出土前后播种沟水分不足,便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如果降水和地下水分布不均也不能满足苗木在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合理灌溉是培育壮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喷灌适用于大中型苗圃。它省水,便于控制灌溉量,并能防止因水过多而使土壤产生盐渍化;比渠道占地面积少,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壤不板结,并能防止水土流失,工作效率高,还能节省劳力。春季喷灌能提高地面温  相似文献   
18.
钾肥对冬小麦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目前国内外对钾素在冬小麦的生理代谢、物质转移、籽粒的品质等方面作用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对钾素的利用,特别是对不同含钾量的土壤施钾后的增产效果及植株形态的变化,研究尚不多。本项试验共12个点次,为随机区组设计。7个处理:KCl底施5、7.5、10kg/亩,返青期5、7.5、10kg/亩,ck,3次重复,将土壤按速效钾含量分为3种:高钟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