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球蛋白亚基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早熟大豆品种晋大75和晚熟大豆品种晋大53在开花后不同时期球蛋白亚基积累的变化以及其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亚基的积累规律不同,在合成积累的时间顺序上存在差异,早熟、晚熟品种水溶蛋白和盐溶蛋白的低分子量蛋白亚基(B、C、D区)在开花后15 d开始逐渐合成,早熟品种的高分子量球蛋白亚基(A′、A区)在开花后15 d开始合成,比晚熟品种提前20~25 d。晋大75水溶蛋白的剧增期在开花50~65 d,而盐溶蛋白的剧增期在开花后30~35 d和50~65 d;晋大53水溶蛋白的剧增期为开花后25~30 d和70~75 d,盐溶蛋白的剧增期在开花后30~35 d和50~65 d。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67个玉米品种幼苗在—6.2巴水分胁迫条件下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证明:水分胁迫时,玉米幼苗叶片的水势下降、电解质渗漏率增加、脯氨酸含量增加,抗坏血酸含量减少。并且在一定水势以下,电解质渗漏率、脯氨酸变化率对数、抗坏血酸变化率均与水势在极显著水平相关。因此我们认为三者是玉米幼苗抗旱性的较好指标。随着水势的下降,三者都有一个发生变化的临界点,该点水势分别为:抗坏血酸为—8巴,电解质渗漏率为—9巴,脯氨酸为—10巴。这说明干旱对植株的损伤顺序为:活性氧增加,抗氧化剂减少,生物膜损伤;代谢发生调整。同时也说明三个指标对干旱的敏感性为:抗坏血酸>电解质渗漏率>脯氨酸。  相似文献   
23.
稀土对小麦种子萌发时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小麦种子用0.05%(W/V)硝酸稀土浸种后于25℃培养,进而研究了稀土对种子萌发时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处理后,多糖水解速度加快,还原糖利用率增加、细胞还原力水平提高、蛋白质合成加快,糖的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送、呼吸强度等能量供应系统反应速度提高.这说明:稀土不仅可促进多糖的分解,还可加快其产物的利用,稀土不仅可促进还原糖参与的物质合成过程,而且可促进还原糖氧化的能量代谢过程;从而提高了种子萌发的活力和整齐度,促进了幼芽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4.
超重力处理对苜蓿幼苗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以苜蓿为材料,以2000×g、3000×g、4000×g的超重力对刚萌动的种子分别处理2h、3h、4h,用1.1%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观察出苗时间、出苗率,测定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超重力的加大,苜蓿的发芽率(Gr)和发芽指数(Gi)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苜蓿幼苗的游离脯氨酸积累量、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析可知3000×g超重力处理的抗盐性高于2000×g处理,4000×g 处理低于2000×g处理,随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25.
以小麦为材料,进行超重力和盐胁迫处理,探讨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期为超重力育种、植物抗性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过氧化物酶同功酶与棉苗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功酶分析棉花品种抗寒性的研究报道很少,本实验考虑到品种的抗寒性是一项重要的遗传性状,它可能和同功酶的形成有关。因此,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具有不同抗寒性棉花幼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进行分析,以便为棉花苗期抗寒性的遗传  相似文献   
27.
花魔芋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花魔芋生长的诱导、分化和生根培养基。[方法]以湖北省秭归县的花魔芋球茎和鳞片作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分别组配成10种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然后将诱导的魔芋丛芽切成单株后接入MS+NAA0.1—0.5mg/L生根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形成和芽分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球茎和鳞片在MS+6-BA1.0mg/L+NAA1.0mg/L培养基上容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效率分别为92%和90%,且愈伤组织容易分化。球茎在MS+6-BA1.5mg/L+NAA0.15mg/L培养基上分化效率为86.7%,鳞片在MS+6-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上分化效率为83.3%。将球茎和鳞片分化出的不定芽转至MS+NAA0.5mg/L的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94%,20d后培养出完整植株。[结论]该试验初步建立魔芋的再生体系,为进行大规模生产魔芋种苗提供良好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8.
菌株TYF-B5-5(NCBI网站基因登录号为WJHD00000000)是太原理工大学微生物课题组从山西食醋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嗜热耐酸野生菌株,通过NCBI数据库将菌株的16S r RNA进行Blast同源比对,确认为芽孢杆菌。菌株TYF-B5-5可以利用木质纤维素一步发酵生产乙醇,在以天然玉米秸秆为唯一碳源时,最适条件下乙醇浓度可达8.0 mmol/L。为了进一步了解该菌株的代谢机制及其特性,对菌株TYF-B5-5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组大小为3 984 415 bp,GC含量为43.56%,有11个scaffolds和12个contigs,共有4 303个基因得到注释;通过数据库比对分析,完成了菌株TYF-B5-5丙酮酸到乙醇代谢过程5种关键基因的功能预测。菌株TYF-B5-5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可为嗜热芽孢杆菌产乙醇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9.
双生病毒基因组变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生病毒是一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植物单链DNA病毒,在多种重要经济作物上引起危害.综述了双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点、基因组变异类型以及变异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助于了解双生病毒的进化规律,并为采取有效而稳定的策略控制该病毒引起的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超重力处理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00×g、1500×g、2000×g的超重力对刚萌动的黄瓜种子分别处理1、2、3 h,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黄瓜幼苗的叶绿素a(Chl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叶绿素b(Chlb)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总叶绿素含量1 000×g、2 h,1 000×g、3 h,1 500×g、1 h和2 000×g、2 h处理的高于对照组.处理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氧(POD)活性高于对照组,而处理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超重力处理可提高黄瓜对逆境的适应性,作为一诱变条件可用于植物的抗逆育种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