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郭彦军 《中国家禽》2002,24(9):27-27
2001年7月9日,天水市北道区社棠镇胡某笼养的486只110日龄育成伊莎母鸡转群,结合转群接种新城疫Ⅰ系苗,次日发病356只,3日龄后开始死亡,共死亡129只,该鸡群1日龄免疫鸡马立克氏苗,7日龄免疫鸡新城疫Ⅱ系苗,12日龄免疫鸡法氏囊疫苗,70日龄免疫鸡痘苗,至110日龄体质健壮,发育良好.根据临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病原检查确诊为绿脓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82.
重庆草地资源类型与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重庆地区的草地资源划分成5个类型,即山地疏林草丛草地、山地灌木草丛草地、山地草丛草地、山地草甸草地和田间零星草地类。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点和资源特点,提出了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83.
20 0 1年 7月 9日 ,北道区社棠镇胡某笼养的 4 86只110日龄育成伊莎母鸡转群 ,结合转群接种新城疫Ⅰ系苗 ,次日发病 35 6只 ,3日后开始死亡 ,共死亡 12 9只 ,经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 ,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该群鸡 1日龄免疫鸡马立克氏苗 ,7日龄免疫鸡新疫城Ⅱ系苗 ,12日龄免疫鸡法氏囊疫苗 ,70日龄免疫鸡豆苗 ,至 110日龄体质健壮发育良好。 110日龄时转群 ,结合转群用隔夜凉开水溶解Ⅰ系苗 ,蘸笔用保温瓶内开水烫涮后 ,蘸苗于翅膀内侧无毛处刺种两下。免疫鸡新城疫Ⅰ系苗后 ,于次日发病 35 6只 ,发病率 73% ,发病后病鸡按 2 5mg/kg·体…  相似文献   
84.
鸭病毒性肝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发生炎症。本病常给鸭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症,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两者混合感染时,发病率及死  相似文献   
85.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石家庄市某种鸡场,笼养蛋种鸡5000套,输精员在采精时发现种公鸡的尾部有发黑的体表寄生虫,怀疑是鸡羽虱病,于是在饲料中添加0.02%的阿维菌素驱虫,体表用0.2%的灭虱精喷雾杀虫,结果发现,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虫体越来越多,造成种公鸡发蔫,采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鸡病流行趋势日益复杂,防控难度越来越大。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给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创造了条件,易引起鸡群发病。下面就鸡群夏季常发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7.
新疆托克逊县草地类型以山区荒漠类草地和盐化草甸土壤为主,草地资源利用低,草地资源开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畜牧企业少,资金短缺、土地使用受限制,产业化程度低,家畜饲草料短缺,季节性供草不平衡,草地沙化、退化严重。同时提出加强草地基本设施建设、实行计划放牧、合理利用草地资源、调整农业种植业和畜和群结构、加强草地监测和草原投入等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8.
经过对几种现行饲料调制过程中抗营养因子消除和营养成分改变情况的比较分析,得知热喷法和膨胀法消除抗营养因子的效率显著,养分损失都比较少;发酵法能消除多种抗营养因子的抑制作用;酶制剂法不论在去除抗营养因子和改善饲料饲用品质方面,还是在生产中大规模应用方面,都是一种高效、实用、有开发前景的饲料调制方法。  相似文献   
89.
90.
开垦草原与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北方农牧交错带开垦天然草地和退耕地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磷索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速效磷含量整体偏低.均在4 mg/kg以下,C/P比超过4 000.草原开垦后,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速效磷含量无显著变化,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提高.退耕地种植紫花苜蓿4 a后,除典型草原试验区10-20 cm土层全磷含量显著下降外,其余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变化,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降低.试验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Ca2-P和Ca8-P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速效磷含量主要来源于有机磷的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