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博Ⅱ优15是利用博IIA为母本,与自育的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弱感光型杂交稻组合,2003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博Ⅱ优15的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2.
选用4个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恢复系及2个非转化对照与5个不育系,按5×6 NCⅡ交配设计对转基因杂交稻组合12个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①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单株粒重和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作用,结实率、整精米率和糊化温度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②转基因恢复系不同性状间及与非转化对照同一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都存在差异,E32的转基因后代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变差,而主要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变好,七丝软占的转基因后代则表现相反.③亲本中以转基因恢复系EF38和不育系310S的一般配合力的表现为优,转基因组合中则以培矮64S/EF84、珍汕97A/EF29的多数性状特殊配合力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3.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水稻纹枯病的症状、病原物、病害循环、发病因素,并且总结出较完善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4.
为了深入了解双青A和湛A的特征特性和开花习性,以期更好地在生产上利用这两个新不育系,特进行了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青A的播始历期与珍汕97A相似,湛A比珍汕97长2d;湛A和双青A的柱头外露率比珍汕97A明显高;日开花动态双青A和湛A都较珍汕97A早,但日开花高峰相近;在生产上利用这两个不育系繁制种时只要合理安排播种期,注意田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双青A和湛A繁制种均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5.
博Ⅱ优15是湛江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用博ⅡA与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广东、海南两省和南方稻区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突出,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抗稻瘟病和适应性好等特性,于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6.
采用5个不育系及5个恢复系,按5×5 NCII遗传设计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在2005年晚季对杂种F1的品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如下:在整精米长度、整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分量是相当的,其他性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大于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在糙米率、整精米长度、垩白大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上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均大于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但在精米率、整精米率、整精米宽度、整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上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大于母本;精米率、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  相似文献   
47.
转基因水稻七转39产量性状与籽粒干物质积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转基因水稻产量等非目标性状的变异程度,对转抗病基因水稻七转39及其受体亲本七丝软占的产量性状与籽粒干物质积累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七转39结实率与七丝软占无显著差异,单株有效穗数比七丝软占显著偏少,而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干粒重和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均显著高于七丝软占.两者籽粒干物质积累特性亦表现不同,七转39穗上部与穗下部籽粒干物质积累为异步型,籽粒灌浆快增期长,快增期籽粒干重日增长强度大,而七丝软占穗上部与穗下部籽粒干物质积累为同步型,籽粒灌浆快增期短,快增期籽粒干重日增长强度小.  相似文献   
48.
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对其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个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恢复系,与3个不育系按8×3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4个组合,分析了转基因恢复系对其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恢复系在10个研究性状中均对杂种F1存在极显著效应;转基因恢复系所配杂种F1优势普遍存在,但组合间和性状间有所变化,不同受体亲本的转基因恢复系对杂种F1的优势效应也存在一定差异;杂种F1的株高、剑叶长、剑叶宽、穗长、有效穗数及千粒重与转基因恢复系对应性状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与恢复系关系甚微,对转基因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合理选择可提高其杂种F1的遗传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49.
综述了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及针对稻瘟病菌群体结构特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宗谱与致病型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了在稻瘟病菌群体结构研究过程中需要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为高产高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湛优2009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湛优2009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结果]湛优2009是用湛A与恢2009配组育成的高产高抗稻瘟病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广东省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丰产性好,高抗稻瘟病,抗倒力较强,耐寒性强。[结论]湛优2009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