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重复加热对加剂改性CQ原油宏观流动性与微观蜡晶形态的影响,有助于探究重复加热影响降凝剂改性效果的内在原因。对降凝剂改性CQ原油进行重复加热实验,研究发现重复加热对改性CQ原油蜡晶形态与结构的影响规律与对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对应关系:将加剂CQ原油预热至60℃后再动态降温至20℃,然后重复加热至不同温度,当重复加热温度小于35℃时,随重复加热温度的升高,蜡晶尺寸减小,分形维数变小,改性油的宏观流动性变差;当重复加热温度为35℃时,蜡晶尺寸与分形维数达到最小值,降凝剂改性效果完全丧失;当重复加热温度大于35℃时,随重复加热温度的升高,蜡晶尺寸与分形维数逐渐增大,改性油的宏观流动性逐渐变好;重复加热恶化温度区间与原油的析蜡点到溶蜡点温度区间对应。研究成果为分析重复加热对加剂原油流动性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图5,表5,参24)  相似文献   
62.
花生蛴螬中肠组织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民  张霞  李杰  郭巍 《花生学报》2010,39(1):15-19
利用Qiagen试剂盒提取花生害虫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蛴螬中肠总RNA,并纯化mRNA,然后按照Stratagene试剂盒合成双链cDNA,经过凝胶柱层析,收集符合要求的cDNA片段,加工后与Uni-ZAP XR Vector连接,经Gigapack Ⅲ Gold体外包装,即获得蛴螬的cDNA文库,未扩增文库滴度1.95×106pfu/mL,重组率为99.7%,扩增后文库滴度达1.34×109pfu/mL,插入cDNA片段的长度平均为1.34kb,表明成功构建了高质量的蛴螬中肠cDNA文库。  相似文献   
63.
利用RACE-PCR方法,扩增得到编码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几丁质脱乙酰酶基因HcCDA1.将该基因分别在大肠杆菌BL21和毕赤酵母细胞Pichia pastoris GS 115表达.经诱导表达后,Western blot分析表明HcCDA1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61.8 kD的蛋白,符合预期大小;在毕赤酵母GS115中成功表达80 kD蛋白.酶活性试验显示酵母细胞中表达的重组蛋白酶活力为1.685 U/mL.本研究利用毕赤酵母成功表达具有酶活力的重组HcCDA1蛋白,为进一步明确该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4.
1搅浆整地机参数、结构及工作原理 1.1性能参数:1GDP-280型水田搅浆整地机主要是给动力为22.1~29.4kW的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悬挂方式为三点式全悬挂;作业速度为1~5km/h;作业深度为13~20cm;作业幅宽为2.8m;作业效率为0.6~0.7hm^2/h。  相似文献   
65.
基于远程通讯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为实现农田信息远程智能化管理,该文按照软件工程思想设计并实现基于远程通讯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远程农田信息管理系统是移动式农业智能服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农田信息管理的核心。远程农田信息管理系统通过GPRS实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农田PDA)的农田信息数据,将其存放到农田信息数据库中;按照农田处理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可视化表达,为农田变量控制提供决策支持。根据系统的主要功能,将系统划分为地图管理、PDA管理、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四大模块。远程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农田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可视化和传输,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决策信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6.
采用RT—PCR方法从EAVBucyrus株扩增了截短的GL、M和全长的N基因片段,将三者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中,测序验证后转化Rosetta(DE3)宿主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诱导后菌体裂解物经SDS-PAGE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表达出约35000、34000和38000的特异性条带,通过条件优化及切胶纯化获得较高浓度的目的蛋白。经Western-blot和间接ELISA分析,纯化的蛋白只与抗马动脉炎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实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牛肾细胞系(MDBK)培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Bartha Nu/67株,经超速离心纯化病毒,再经超声破碎处理后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牛血清IBRV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该ELISA的判定标准为:血清D490 nm值大于0.369的判为阳性,小于0.295的判为阴性,在0.295与0.369之间的为可疑.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与法国进口ELISA抗体诊断试剂盒比较,其符合率为96.3%;与中和试验比较,符合率为95.8%,且敏感性更高.应用该诊断方法调查了我国部分地区IBRV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IBRV感染率为67.1%.  相似文献   
68.
应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建立马流感病毒(ETV)的检测方法,本试验针对H3N8亚型ETV血凝素(HA)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引物和1条TaqMan荧光探针,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经用TaqMan荧光定量PCR、RT-PCR和病毒分离方法分别检测新疆等省135份疑似EIV马鼻拭子样品,其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马流感检出率分别为54.07%、37.78%、0.89%;TaqMan荧光定量PCR可检出马流感病毒基因组RNA的灵敏度可达10拷贝/反应.而且与其他马呼吸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该方法为H3N8亚型马流感的早期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9.
<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割晒机的合理运用能很好地提升水稻品质,并减少收获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经调查分析,采用机割、机拾的收获工艺较理想。1水稻的收获条件和最佳收获期依据时间、黄化完熟率和稻谷含水量,确定水稻收获期。水稻谷粒90%变金黄色、穗枝也变黄色时,就进入收获时期。正常情况下,10月1~17日为黑龙江省水稻收获最佳时期,但割晒的适宜期为9月25日~10月5日。10月1~10日可采用半喂入式收获机直收,10月10~17日水稻茎秆基本枯死,水分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70.
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sisvirus,AcMNPV)能够增强粘虫痘病毒(Pseudaletia separata entomopoxvirus,PsEPV)的侵染力。将两种病毒的混合悬液滴于50mg的饲料上,接入3龄末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当每头幼虫接入1.0×10~4 OBs的AcMNPV和1.0×10~7 OBs的PsEPV的混合液时,幼虫的死亡率为95.00%,而单独用1.0×10~7 OBs·虫~(-1)AcMNPV处理时,则幼虫不感染;单独用1.0×10~7 OBs·头~(-1)PsEPV处理时,只获得46.33%的死亡率。将AcMNPV多角体蛋白与病毒粒子分离,进一步测定,单独用1.0×10~6 OBs·虫~(-1) PsEPV侵染3龄末幼虫时,幼虫不被感染,而用同样浓度再混以AcM- NPV多角体蛋白或病毒粒子时,则会有41.67%和36.67%的死亡率,说明多角体蛋白或是病毒粒子的包涵体蛋白是产生增效作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