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为了解新品种浙甜6号(超甜玉米)、浙糯玉6号(糯玉米)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的关系,指导青秆适时收获用于牲畜饲料,用SigmaPlot 10.0软件对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关系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甜6号、浙糯玉6号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的非线性方程分别为f=5.0297+0.6714x-0.0264x2+2.9640E-04x3、f=5.0077+0.5294x-0.0174x2+1.4830E-04x3,由此可知,随着生育进程推进,浙甜6号茎秆糖含量表现为"低-高-平稳下滑"的变化趋势,浙糯玉6号茎秆糖含量表现为"低-高-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郭章贤  卢华兵  郭国锦 《玉米科学》2005,13(Z1):103-104
浙甜7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于2001年春以自选系美甜922111为母本,华L111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浙甜7号比浙江省甜玉米主栽品种超甜3号增产5%以上,且具有品质优、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浙江省作春玉米和秋玉米种植,种植密度为49 500~52 500株/hm2。  相似文献   
13.
超甜玉米浙甜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浙甜6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中jp233为母本、大28—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浙甜6号比浙江省甜玉米主栽品种超甜3号增产11.0%-19.9%,且具有品质优、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作春、秋鲜食玉米品种种植。种植密度以4.95万-5.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浙甜12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2010年以自交系GA1101为母本、GA2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2013-2014年的全省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浙甜12平均产量11 556~12 835.5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超甜4号,在2年8点次试验中,增产点率达到87.5%,具有高产、易种等特点,适宜生产加工,适合在全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甜玉米产生阴阳面的原因,并从品种选择、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甜玉米超甜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甜4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于2002年用自选系A281为母本、G98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表现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2006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推广种植。其栽培技术为隔离种植,适期播种,科学施肥,去除分蘖和小穗,及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7.
浙甜7号播期、栽培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章贤  卢华兵  郭国锦  楼肖成 《种子》2007,26(6):106-107
通过对甜玉米新品种浙甜7号不同播期、栽培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得出了浙甜7号的最佳播期和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浙甜7号在浙江春季干种子直播或地膜覆盖栽培,最佳播期为3月23至3月28日,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49500~54000株/hm^2,密度过高产量反面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郭章贤  郭国锦  卢华兵  石建尧 《种子》2006,25(10):83-84
浙甜2018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和浙江省种子公司协作,于1999年以150BW为母本,大28-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经各级试验表明:该品种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抗逆能力强、果穗外观商品性好,籽粒黄色,适宜鲜食和加工兼用。该品种适宜在东南区各省市种植,种植密度49500-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19.
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研究中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个单倍体诱导系与8个不同基因型母本(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杂交诱导,根据籽粒颜色、根尖染色体压片、气孔密度并结合田间植株表现鉴定单倍体,并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结果表明,不同诱导系间诱导率存在差异,MT041 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 2个诱导系,诱导率为4.17%;不同基因型母本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材料单倍体率显著高于甜玉米,甜糯玉米杂交种对甜玉米单倍体提高有利.0.06%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加倍效果显著高于0.02%浓度,但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成苗率不高,结果表明加倍技术仍然是制约DH育种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香甜1号和浙甜2088分别在3个密度下拔除分蘖对其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决定产量,本试验条件下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7.5×10^4株/hm2时香甜1号产量最高。结实穗长、穗粗和分蘖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株高、穗位高和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拔除分蘖导致果穗产量和商品穗产量下降,保留分蘖除春播条件下产量显著高于拔除分蘖外,对其它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无显著影响。分蘖是产量有利因子,合理栽培密度条件下,有蘖甜玉米品种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