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密度和钾肥对鲜食型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2.
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3.
春烟-稻-玉米三熟制的增产效果郭其茂,蓝贵喜,施开鸿(福建省龙岩地区农科所364000)为了探索我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我们于1992~1993年在闽西南部烟区的永定县湖雷镇及上杭县蓝溪、稔田乡等地,推广春烟─稻─玉米种植模式550亩,其效果如下:一……  相似文献   
64.
为解决中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以及世界各国寻求新能源的今天.根据甘薯产业化发展需要,采用中间材料与最新育成甘薯良种(岩粉一号/金山57)进行杂交,选育而成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淀粉率,抗病性好,食味佳等优点.它不仅可作为“准完全食品”食用,而且还作为可再生能源植物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科学节约有限的石油资源中寻找到一条重要途径,为甘薯产业化寻找到一条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5.
分析了2015年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南方薯区龙岩试点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10个参试品种中,龙薯31号的鲜薯产量最高,为36.94 t·hm~(-2),比广薯87(CK)增产8.42%;福薯604的薯干产量最高,为11.44 t·hm~(-2),比CK增产11.50%;湛薯11的干物率最高,为37.51%;普薯32号的食味最佳。龙薯31号和福薯604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闽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6.
高产优质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龙薯9号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兼用型品种。在国家南方甘薯区试和福建省甘薯区试中,表现为鲜薯产量高,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种广薯87和金山57,且食味品质好,薯形美观,耐贮藏,抗病性较好。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67.
福建省甘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福建省甘薯生产和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当前甘薯产业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研发推广投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培育龙头企业的建议,以保证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8.
甘薯肉色性状的RAPD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甘薯品种金山57(黄肉)和龙薯9号(桔红肉)的30株回交BC1代为试验材料,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寻找与甘薯肉质颜色性状相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150条RAPD随机引物的筛选,得到1个特异性片段S5-650,它在大部分黄肉后代中都被扩增出,在大部分桔红肉后代中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211份甘薯资源的干率、淀粉、水溶性总糖、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营养成分存在着明显差异,其营养成分大部分分布在:干率20.0%~30.0%、淀粉50%~65%、水溶性总糖10%~20%、粗蛋白4%~6%、粗脂肪1%~2%、粗纤维3%~5%、维生素C 10%~15%、胡萝卜素〈3%。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粗蛋白与其他成分间的相关关系最弱;粗脂肪与其他成分间的相关关系中等;干率、水溶性总糖、淀粉、粗纤维、维生素C总体上表现出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0.
垄距和垄高对甘薯龙薯14号产量和机械收获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薯龙薯14号机械化收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方法,探讨不同垄距、垄高对甘薯薯块收获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垄距、垄高都对甘薯产量、收获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提高垄高可增加单株结薯数和大中薯重比例,降低明薯率、伤薯率,单株薯重和产量先提高后降低;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中薯重比例、产量、明薯率、伤薯率随垄距的减小而提高。[结论]垄距80 cm、垄高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42.91 t/hm~2,其结薯数和大中薯比例也较高,明薯率为96.40%,较适合小型收获机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