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4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近年来,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生产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加。但随着生产的扩大,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轻者减产。重者只菇无收。笔者根据多年栽培秀珍菇的实践经验,对其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探索,现对其发生及防治办法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2.
谭琦  ROMAINE  CP  SCHLAGNHAUFER  C  陈明杰  郭倩  GEML  J  GARZON  C 《食用菌学报》2006,13(1):13-23
在中国的6个白灵菇商业菌株中,ITS区域的621bp DNA片段和蛋白转录延长因子的519bpDNA片段的序列完全相同,表明该6个菌株属同一个种,RAPD分析结果表明,其中5个白灵菇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用PAUP4.0软件中的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遗传差异小于3.4%,但这5个菌株与6号菌株的差异较大,达到了16.9%。在此基础上构建了6号菌株的特异性标记引物。  相似文献   
143.
郭倩 《中国养鸡》2004,(1):38-38
1.疾病的种类增多,死亡率高 引起家禽死亡的原因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疾病已达80多种,涉及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等,其中以传染病为最多,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同时,不仅疾病的种类增多,而且发病禽的种类也逐渐增多。除常见的鸡、鸭、鹅外,鸽、  相似文献   
144.
研究了环境因子对代料花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代料花菇形成的最关键因素是湿度差,全天要有4~5h保持60%的相对湿度;通风对花菇形成有明显的影响,风速应保持在4.4m/s以上.  相似文献   
145.
本文研究了四孢蘑菇菌株JN-1和JN-2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阶段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基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活性峰值出现在子实体成熟期,而低谷出现在子实体采收间期,营养生长阶段酶活性水平较低。基质中以纤维素的变化最为明显,纤维素的降解和纤维素酶活性与子实体发育之间可能存在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146.
以黄粉虫幼虫的水溶性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制备抗氧化肽,并对其水解工艺进行优化。以.OH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3因素(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3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双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料)∶V(液)=1∶20、水解时间2 h、加酶量17.36 mg/g(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活比为1∶1)、pH8.0、温度46.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多肽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DPPH.和.OH有较强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47.
荣裕良  沈润平  郭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344-7347
利用1982~2000年37个测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和归一化植被指数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技术,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前期植被覆盖变化对夏季气温、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植被指数、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在1982~2000年呈上升趋势,年际波动变化明显;上年冬季NDVI同当年夏季气温、降水的相关最显著;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及附近地区的冬季NDVI变化对湖北、湖南的夏季气温、降水影响最大,受前期冬季NDVI变化影响最大的区域位于湖北东部。  相似文献   
148.
唐利华  高君辉  郭倩 《食用菌》2010,32(5):52-53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使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极大地增加林地附加值[1]。我市崇明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及大量的林果修剪枝条,利用这些资源发展长根菇等珍稀食用菌品种,形成林地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对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9.
环境因子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温度、湿度、空气条件、酸碱度、光线、风速等食用菌生产中主要环境因子对菌丝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各环境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食用菌生产中环境因子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0.
利用贵州省福泉市2015、2019年两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将研究区内林地景观类型分为:乔木林、竹林、疏林地、灌木林地、宜林地及其他林地6类景观类型,并借助GIS、Fragstats等分析工具及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福泉市2015~2019年林地景观斑块特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福泉市林地面积有所增加,乔木林和灌木林是福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