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高光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高产稳产且早熟不早衰的棉花品种是黄河流域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研究了黄河流域推广的几种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对光能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百棉1号具有优越的株型特征,虽然群体光截获率并非最高,但叶片光合速率(Pn)、基于吸收光能的性能指数(PIABS)在生育后期明显优于其他品种,产量较高。本研究阐释了百棉1号高产稳定的生理基础,可为黄河流域棉花生产选用品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2.
微波诱变结合DES诱变改良拮抗酵母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拮抗酵母菌TL-24为试材,采用微波结合硫酸二乙酯(DES)复合诱变方法,研究了复合诱变对酵母菌TL-24的影响,以期选育出拮抗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结果表明:复合诱变选育出的拮抗酵母菌菌株DE5,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抑菌圈直径达到31.5mm,其抑菌能力比出发菌株TL-24提高了85.3%。  相似文献   
4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纤维源及粗纤维(CF)水平对肉兔颗粒饲料质量、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析因设计,在等能等蛋白质条件下,设2种纤维源(苜蓿草粉、稻壳粉),3个CF水平(12%、14%、16%),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饲粮中苜蓿草粉和稻壳粉比例分别为24.5%、31.5%、37.5%和14.0%、17.5%、22.0%。选择144只70-80日龄健康生长肉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兔(雌雄各占1/2)进行饲养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取4只(每个重复取1只)兔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以稻壳粉为纤维源制作的颗粒饲料的长度、容重、硬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制作的颗粒饲料(P〈0.05或P〈0.01),而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制作的颗粒饲料的粉化率则极显著高于以稻壳粉为纤维源制作的颗粒饲料(P〈0.01)。饲粮CF水平越高,颗粒饲料硬度越大,苜蓿草粉组同时表现出粉化率越低。2)16%CF水平的苜蓿草粉组肉兔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最高,而料重比(F/G)最低。而以稻壳粉为纤维源,各CF水平组的ADG、ADFI和F/G无显著差异(P〉0.05)。3)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兔肉p H24 h、剪切力、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纤维源对兔肉的滴水损失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与苜蓿草粉相比,以稻壳粉为纤维源利于提高颗粒饲料的长度、容重和硬度;本试验条件下,CF水平越高肉兔颗粒饲料的硬度越大;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源,CF水平为16%(饲粮中苜蓿草粉比例为37.5%)时,肉兔的生长性能最佳;若以稻壳粉为纤维源,其在肉兔饲粮中比例可占到22.0%(饲粮CF水平为16%)。  相似文献   
44.
以"圆脆"鲜枣为试材,对拮抗酵母菌(美极梅奇酵母菌)在其表面的定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的接种浓度(108 cfu/mL)、贮藏环境中高的相对湿度(RH 95%~100%)更利于美极梅奇酵母菌在"圆脆"表面的定殖,其在25℃时定殖能力强于在5℃时;接种病原菌对美极梅奇酵母菌定殖能力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接种病菌24h后再接种美极梅奇酵母菌,其定殖能力显著下降;增效因子能提高美极梅奇酵母菌的定殖能力,尤其是0.2%(w/v)的丙酸钙能显著增强美极梅奇酵母菌在"圆脆"表面定殖能力。  相似文献   
45.
采用大豆分离蛋白对库车小白杏进行涂膜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小白杏腐烂率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变化,评价小白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涂膜处理能降低小白杏的腐烂率,保持小白杏的硬度,抑制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VC的降解,保持其感官品质,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综合考虑,添加质量分数6%大豆分离蛋白涂膜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6.
研究美极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与不同浓度(5、10、15、20 mmol/L)的钼酸铵结合使用对冬枣果实采后黑腐病和青腐病的防治效果以及钼酸铵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钼酸铵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的生防效果影响不同,其中美极梅奇酵母菌与较低浓度(5 mmol/L)的钼酸铵溶液结合使用时对冬枣果实黑腐病和青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美极梅奇酵母菌在含有5 mmol钼酸铵的NYDB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以及冬枣伤口上的生长都未受到明显的抑制。因此,美极梅奇酵母菌与钼酸铵结合使用在控制冬枣采后贮藏中的病害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阐述国内外屋顶农园的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发展历程,对其生态意义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屋顶绿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为了了解风量对稻壳在循环流化床内燃烧温度的影响,在循环流化床试验装置上测量了炉膛内燃烧温度并分析其变化规律以确定稻壳燃烧参数。当风料比为4.2 m3/kg时,二次风与一次风量比1~1.2时燃烧工况较好,炉膛内温度控制在800~850℃;在燃烧过程中有焦炭回料时,炉膛内温度分布均匀,波动范围较小;否则炉膛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稻壳灰熔点为1230℃,但温度1000℃时就出现结焦;在温度700~800℃时出现结团,采取炉膛内温度升高后和流化风速较大时加入石英砂以及点火之初选择1 m/s左右的流化风速,将可以大大减少结团现象。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从养殖的半滑舌鳎肠道中筛选乳酸菌,采用牛津杯法检测菌株抑制病原菌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对乳酸菌的抗氧化性及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获得了三株乳酸杆菌CS1、CS2、CS4,都对氨苄青霉素钠和氯霉素敏感,发酵上清液对多株病原菌具有抑制能力。乳酸杆菌在pH 2~3和低浓度胆盐条件下均可生长。抑菌物质热稳定性好,可以被蛋白酶K降解,分子量在3~10 kDa。乳酸杆菌的抗氧化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在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和发酵上清液均可显著提高饲料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三株乳酸杆菌在水产动物养殖和饲料加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