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建立了双水相–固相萃取(SPE)–三氟乙酰衍生化(TFA)–GC/MS测定烟草中糖苷类潜香物质的方法:烟草样品通过微波双水相提取、0.45μm膜过滤后得到的糖苷粗提物,过HP–20 SPE小柱,再依次经过正戊烷–二氯甲烷和甲醇洗脱,洗脱液经浓缩至干燥后得到的糖苷精提物,通过三氟乙酰胺(MBTFA)衍生化,采用葡萄糖苷标准物及NIST谱库比照定性,并与内标2–硝基苯–β–D–葡萄糖苷的衍生化产物面积比进行定量分析,可测定烟草中18种糖苷类潜香物质。利用该方法测定烤烟K326、白肋烟Kenek、香料烟Basma的糖苷类潜香物质,共测得18种糖苷类香味成分,糖苷包括14种葡萄糖苷、1种芸香糖苷和3种巢菜糖苷,苷元包括脂肪醇、芳香族化合物、降异戊二烯类、倍半萜类多酚类化合物;烤烟中糖苷类潜香物含量最高,香料烟中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2.
为找出影响烤烟香型分类的关键因素,以全国6个植烟区域的清、中、浓3个香型烤烟烟叶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烤烟香型的分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烤烟清、中、浓3种香型整体分类效果正确率达到82.35%,其中对清香型分类效果最好,正确率为100%,对浓香型分类效果一般,中间香型分类效果较差。(2)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输出,影响烤烟香型分类关键的烟叶香味成分主要有:苯甲醇、β-紫罗兰酮、2-环戊烯-1,4-二酮、2-乙酰基-5-甲基呋喃、棕榈酸甲酯、5-羟甲基糠醛、3-羟基-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糠醛、苯乙醇、二氢猕猴桃内酯等成分。因此,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能够运用于烤烟香型分类研究中,并在清香型和浓香型分类中取得良好的分类效果,同时找出了能够用于香型分类的关键因素,这对于烤烟原料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3.
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与烟气成分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烟叶原料常规化学成分与烟气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两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烟气成分的形成与烟叶化学成分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烟气中总粒相物、烟气烟碱和焦油量与烟叶烟碱、总钾和总氮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烟气一氧化碳与烟叶烟碱呈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2)偏相关分析表明,烟气中总粒相物、烟气烟碱和焦油量仅与烟叶烟碱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一氧化碳和抽吸口数主要与总钾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通径分析表明,对总粒相物、烟气烟碱、焦油量的生成起到主要作用的是烟叶烟碱含量,其次是钾含量,总氮则主要是通过烟碱的间接作用产生影响;烟气一氧化碳主要是受总钾含量的影响,而烟碱本身主要是通过钾的间接作用对一氧化碳起到一定的影响;抽吸口数受总糖和总钾的影响较大,还原糖主要是通过总糖的间接作用对抽吸口数造成影响。因此,对烟气成分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烟碱、总钾,其中抽吸口数受总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4.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聚(1,2:5,6-二-氧异亚丙基-D-呋喃葡萄糖丙烯酸酯)(PAlp Glc),再通过水解反应脱除保护基团,最终得到分子量可控、分布较窄的含有葡萄糖侧基的水溶性聚合物。通过1H NMR、GPC等手段表征产品结构,并研究该葡萄糖侧基聚合物添加在烟草中的保润性能。结果表明,该水溶性大分子保润剂在干燥环境下能提升烟丝平衡含水率,防止烟丝干燥失水;在潮湿环境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烟丝平衡含水率,防止烟丝受潮,是兼具保湿和防潮功能的烟草保润剂。  相似文献   
25.
采集皖南典型烟叶种植片区宣城烟田土壤以及皖南烟区主要的烟草肥料和烟田灌溉水样品,分析了其中的重金属和氯元素含量,并与国家相应标准中的限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烟田土壤As含量为限量标准的7.8%~14.7%,Cd为20%~30%,Cr为25.2%~38.0%,Cu为27.0%~36.8%,Hg为30.0%~96.7%,Pb为8.2%~10.3%,Cl为28.9%~124.7%,个别烟田土壤Hg含量偏高,部分烟田土壤Cl含量超出限量标准。(2)烟草肥料As含量为限量标准的1.2%~91.7%,Cd为0,Cr为0~5.1%,Hg为0~4.9%,Pb为0~10.7%,Cl为0.2%~39.7%,但磷酸二铵中的As含量相对较高。(3)灌溉水As、Pb含量远低于限量标准,Cd、Cr、Cu、Hg含量为0,Cl为1.9%~2.6%。因此,皖南典型烟区土壤、肥料、灌溉水中的重金属、氯元素尚属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26.
为给翠碧一号的配方打叶及叶组配方提供技术支持,以翠碧一号、云烟87和K326的上部叶(B2F)和中部叶(C3F)为试验材料,按等比例两两混合,设置9个叶组配方,以2个单料烟及其叶组配方为一组,通过感官质量评价判断翠碧一号与主栽品种(云烟87和K326)间的配伍性。结果表明,翠碧一号与K326单料烟的感官质量评价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云烟87-B2F;在叶组配方中,B1和C4叶组配方的感官质量显著高于B2,与其他叶组配方差异不显著。B1、B2、B3、C1和C4的香气特性配伍性评价较好,显著高于其他叶组配方。B4和C4的烟气特性配伍性得分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叶组配方,配伍性较好。B2、C1、C2和C4的口感特性配伍性评价较好,且C1和C2的配伍性得分显著高于B1—B5和C3。B1的配伍性总分达到6.5分,显著高于其他叶组配方且配伍性较好,B5和C3的配伍性总分均低于5.0分,显著低于其他叶组配方且配伍性评价较差;其他叶组配方的配伍性总分介于5.0 ~ 6.0分之间,配伍性评价较好。由此可见,翠碧一号不同等级间及其与云烟87间的配伍性评价较好,其与K326相同等级间配伍性评价也较好,但不同等级间的配伍性评价较差。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烤烟叶片中稳定同位素与烟叶致香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对烟叶中稳定同位素丰度与致香物质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碳稳定同位素丰度在烟叶中变异较小,而氮稳定同位素丰度则存在广泛的变异,碳稳定同位素与氮稳定同位素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氮稳定同位素与其他化学成分相关性不强;2)烟叶中碳稳定同位素与酯类及其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碳同位素与致香物质成分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氮稳定同位素丰度与致香物质间相关关系不显著;3)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随着烟叶中氮同位素、碳氮比的增加,酯类及其降解产物呈现降低的趋势,非酶棕色化产物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表明氮同位素、碳氮比与酯类及其降解产物和非酶棕色化产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说明烟叶中稳定同位素与致香物质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烟叶中不同丰度同位素对致香物质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东锋  郭玉海  黄勇  路正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94-10495
[目的]研究主要矿质元素在肉苁蓉不同部位的分布。[方法]以管花肉苁蓉为材料,对其进行纵向(基部、顶端、中部和下部)和横向处理(从外向内分为6个薄层和芯,6个薄层合成3个处理),样品杀青、称重、粉碎后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矿质元素的横向分布和纵向分布中,Na、K含量最高,其次为P和Ca;除Na外,其他几种元素含量从外层到内层逐渐降低;K含量从顶端到基部逐渐降低,P、Ca、Fe和Mn含量两端高中间低。A1含量基部最高(0.82%),Mg、Zn含量顶端最高,其他部位差别不大。[结论]矿质元素在肉苁蓉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29.
为系统了解不同部位鲜烟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品质和烟气指标的影响,以安徽中烟福建龙岩上杭基地单元主栽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经济性状、感官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烟气焦油、CO等烟气安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成熟度不仅影响着烤烟的外观等级结构、内在质量,而且对烟气的安全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上、中、下部位烟叶分别以5成黄、8成黄和9成黄采收外观等级结构较高,感官评吸质量较好,化学成分较协调,采青或过熟采收均不利于烤后烟叶的外观和内在质量.采收成熟度对焦油等安全性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中下部烟适熟采收有利于焦油的降低,而上部烟过熟采收更有利于焦油的降低,具体表现为上、中、下部位分别以5成黄、8成黄、10成黄采收“降焦”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索烤烟烟叶中元素含量及其燃烧热解特性的差异,收集了全国主要植烟区域34份烤烟样品,运用统计学方差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中大部分元素在广泛变异,区域间的钾、氧、硫和氯4种元素存在显著差异,部位间碳、氢、氮和钾存在显著差异,品种间则主要是氧元素存在显著差异;(2)烟叶的燃烧热解特性则主要表现为部位间总燃烧热释放量和烟气密度的差异,且表现出自上而下的规律性。因此,在烟叶生产、生态研究、区域烟叶质量评价等工作中,可借助烟叶元素及其燃烧热解特性的差异来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