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梅花鹿瘤胃原虫、pH值年周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梅花鹿瘤胃内原虫、pH值年周期变化,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公鹿,对它们在生茸期及休闲期瘤胃内原虫数及pH值的变化作了系统研究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生茸期采食前与采食后1小时和3小时之间原虫数变化不显著(P>005)。梅花鹿原虫生茸期与休闲期变化显著,其中夏季极显著地高于秋、冬、春3季(P<001),冬、春两季显著高于秋季(P<005)。冬、春两季间原虫数变化不显著(P>005)。鹿生茸期不同时间点间pH值采食前极显著地高于采食后1小时和采食后3小时(P<001),鹿个体间同一采样时间pH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鹿瘤胃pH值季度变化中,春季pH值显著地高于夏、秋、冬3季(P<005),夏、秋、冬3季之间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2.
非蛋白氮是一种廉价、高效、不与人争粮的茸鹿的有效氮源,可代替部分植物和动物来源的蛋白质饲料,以提供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的氮源.非蛋白氮养鹿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3.
研究采用尼龙袋技术,用3头装有永久性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公鹿,测定了加热和甲醛处理对大豆蛋白质在鹿瘤胃内动态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和甲醛处理的大豆蛋白质在鹿瘤胃内动态降解率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或P〈0.01),甲醛处理组又极显著低于热处理组(P〈0.01)。  相似文献   
64.
茸鹿饲料添加剂对提高茸鹿生产性能和养鹿的经济效益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集约化程度高的圈养鹿更为重要.但由于一些鹿场对添加剂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使用时有不当之处,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此,就如何正确使用茸鹿饲料添加剂,做以简要的说明,供养鹿业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吉林省磐石市野生东北天南星数量性状进行研究,并对东北天南星的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评价,以期为东北天南星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东北天南星的球茎、茎、叶片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野生东北天南星间各主要数量性状差异均显著(P〈0.05);东北天南星不同个体问主要数量性状均有变异;野生东北天南星各数量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磐石市野生东北天南星种内变异较大,植株间的生物学性状差异也较大,因此开展东北天南星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及利用的研究,可为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东北天南星品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6岁雄性梅花鹿正处于生茸旺期 ,为了探讨日粮钙水平和钙磷比对其产茸性能的影响 ,采用 4个钙水平 (分别为 :0 .74 %、0 .92 %、1 .0 9%、1 .2 7% )日粮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将选出的 37头健康和上年产茸量相近的 6岁梅花鹿随机分配到 4个日粮处理组中 ( 1组为 1 0头 ,其它 3组各为 9头 ) ,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钙水平及钙磷比分别为 0 .74 %、1 .54的日粮处理对产茸性能 (茸重、茸日增重、茸鲜干比、茸密度、茸的饲料转化率等 )的影响效果较好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在生产中不宜添加过多的钙饲料。  相似文献   
67.
对莽吉柿果皮的85%乙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5个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NMR及MS数据鉴定,分别为1,6-二羟基-6′,6′-二甲基-4′,5′-二氢吡喃[2′,3′:7,8]-6″,6″-二甲基-4″,5″-二氢吡喃[2″,3″:1,2]氧杂蒽酮(isonormangostin,Ⅰ)、1,3,6,7-四羟基-2,5,8-三-(3-甲基丁-2-烯基)氧杂蒽酮(garcinoneE,Ⅱ)、1,3,6-三羟基-7-甲氧基-2,5,8-三-(3-甲基丁-2-烯)氧杂蒽酮(7-O-methylgarcinone E,Ⅲ)、1,6-二羟基-7-甲氧基-8-(3-羟基3-甲基丁基)-6′,6′-二甲基-4′,5′-二氢吡喃[2′,3′:3,2]氧杂蒽酮[1,6-dihydroxy-7-methoxy-8-(3-hydroxy-3-methylbutyl)-6′,6′-dimethyl-4′,5′-dihydropyrano[2′,3′:3,2]xanthone,Ⅳ]、1,6-二羟基-7-甲氧基-8-(3-甲基丁-2-烯)-6′,6′-二甲基-4′,5′-二氢吡喃[2′,3′:3,2]氧杂蒽酮(3-isomangostin,Ⅴ)。其中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8.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ADL株的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对从吉林不同地区分离的4株梅花鹿源BVDV(CCSYD株、CC JYD株、CCKCD株和JLCYD株)的N S2-3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对扩增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梅花鹿源BVDV CCSYD株属基因Ib亚型,CC JYD株、CCKCD株和JLCYD株属基因型待定。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饲粮中不同钙水平对6岁生茸期梅花鹿的钙、磷、氟消化代谢的影响.选4只健康、生茸正常6岁生茸期梅花鹿,分别放入4个特制的消化代谢笼中,接受4个钙水平(Ⅰ0.74%、Ⅱ0.92%、Ⅲ1.09%、Ⅳ1.27%)的饲粮处理,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钙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个饲粮钙水平处理对钙的消化率和代谢率的影响,均以第Ⅰ组效果较好,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磷、氟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影响显著(P<0.05),这些指标均随钙水平提高而降低.综合上述结果,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钙水平和钙磷比分别为0.74%、1.54.  相似文献   
70.
选取24头健康梅花公鹿,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12%,16%,20%)的梯度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清尿互氮浓度影响显著,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血清尿互氮浓度显著升高(P〈0.01);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液胰岛素、血糖、血氨、三碘甲状原氨酸、甲状腺素以及鹿茸中蛋白质、脂肪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