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盐分胁迫下盐肤木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盐肤木是重要的造林及园林绿化树种。为了探讨种子的耐盐能力,分两种盐分NaCl和NaCl KCl(1:1mol)5个处理0,0.2%,0.4%,0.6%,1.0%,进行了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盐分对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发芽率逐渐下降,幼苗生长状况也呈同一趋势。与复合盐分相比,单一盐分对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说明K^ 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 的危害。  相似文献   
32.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与林业对策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的最大三角洲之一。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从发展经济强省的角度,把黄河三角洲开发列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计划用15-20a的时间将黄河三角洲建成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农牧业基地。鉴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环境问题仍十分突出。因此,黄河三角洲开发过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结合。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发展林业。本研究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环境问题,就不同区域的林业发展特点和技术要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33.
黄河三角洲植被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类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植物区系分析,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植被的基本特征,介绍了主要群落类型的分布、种类组成、特点,并分析阐述了植被演替的基本规律和过程。  相似文献   
34.
植物耐盐机理与耐盐植物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结合对植物耐盐生理基础的讨论,综述了耐盐植物,尤其是耐盐树木的选育研究进展。植物对盐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既有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等结构和能量物质的代谢,还有酶、激素等生长调节物质的合成与激话。在这一系列的反应过程中包含着离子交换与逆向运输,信号刺激与传递.基因活化与合成,其中渗透调节起着关键作用;在渗透调节过程中,离子如K^ 、Ca^2 等在浓度和时空上的变化对渗透调节的启动,调节速率和调节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脯氨酸、脯氨酸甜菜碱、甘氨酸甜菜碱等作为可配伍溶质在调节渗透势变化、整合盐分离子方面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Ca^2 |作为第二信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胁迫信号传递方面的功能正受到日益重视。激素如ABA在渗透调节和胁迫基因的诱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胁迫基因目前主要是指渗透调节基因。首先在细菌中被发现,后来在高等植物中也相继分离克隆出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用来选育耐盐植物,包括选、引、育等常规育种方法和基因工程,突变体育种等生物工程方法。它们各有特点.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对植物耐盐机理有限的认识以及高等植物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复杂性制约着耐盐植物选育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35.
几种重盐碱地土壤改良利用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对重盐碱地几种改良利用模式的应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后认为,深松土壤、化学改良与种植耐盐牧草相结合的模式适合在黄河三角洲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沿海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群落特点及土壤改良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单叶蔓荆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方面对单叶蔓荆群落类型与沙质海岸的其它主要类型进行了比较 ,从理论上科学地说明了单叶蔓荆在耐干旱瘠薄 ,抗海风海雾 ,以及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为海防林灌草带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7.
选择上海29种固氮树种,对固氮效率、叶片(鲜叶、落叶)含氮量及年相对径、高生长量进行测定。通过对以上指标及氮输出率的综合评价分析,筛选出长势良好且对土壤改良有一定功效的树种。结果表明:种内各测量指标差异不明显,种间则差异显著;固氮效率与鲜叶含氮量及高、径年相对生长量具有较强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8**、0.839**、0.70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非豆科树种江南桤木、胡颓子、花叶胡颓子及豆科树种常春油麻藤、紫藤、染料木固氮效率、落叶含氮量较高,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是良好的落叶肥田植物。  相似文献   
38.
木槿3个赏花品种"玫瑰"、"红心"和"白花"在开花期表现出一定的泌蜜、花粉展现和昆虫传粉共性及差异性.研究表明:三者花粉量存在显著差异,"白花"木槿花粉量最多,"红心"木槿最少,而花粉展现时间(即雄性功能持续时间)则相反,两者有一定的互补性;3个木槿品种的主要传粉昆虫是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和熊蜂,熊蜂传粉效率较高,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较低且比较接近.花蜜分泌量与传粉者访花频率存在一致性,"玫瑰"和"红心"花蜜量较多.昆虫访花频率较高且比较接近,适合作为观赏性和蜜源性俱佳的木槿品种.而"白花"因花蜜分泌量较少,昆虫访花频率较低,尽管花粉量较大.但作为蜜源植物的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39.
盐碱地改良利用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亿hm^2。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灌溉、植被破坏和海水内侵。盐碱化的土壤,其物理与化学性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情况下,孔隙度减小,土壤易于板结,透水透气性变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C,N矿质化程度降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中过量的盐分离子对植物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一些离子还可以对植物进行直接毒害,引起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盐分胁迫也有了一定的应对措施,如拒盐,稀盐,排盐等,以减少盐分对自身的危害。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改良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的方法包括工程措施、耕地措施和综合措施。植树造林是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措施之一,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抑制土壤盐碱化,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盐碱地生产林木果品,提高盐碱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在盐碱地造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耐盐树种,把握造林时机,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抚育管理,以确保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40.
树木耐盐的生理指标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黄河三角洲一些常见树种和引进的耐盐树种进行了脯氨酸含量、叶片自由水-束缚水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片和根部部分元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K^ 、Ca^2 、Mg^2 等离子在树木抗盐方面的作用。不同树种的Na^ /K^ 、Na^ /Ca^2 、Na^ /Mg^2 比值在叶片和根部有所不同,它们在叶片和根部的变化,反映了植物对盐分离子与营养元素相对的吸收状况及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