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植物杂种优势遗传机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种优势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综述了针对植物杂种优势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与现状,从分子水平上提出了杂种优势与QTL效应、基因组杂合性、基因表达调控及基因组互补的关系,并对植物杂种优势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2.
甜玉米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甜玉米的营养、种类、遗传、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亚有限习性大豆品系在豫西地区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表明,在生育期、形态性状及产量等方面,随种植密度的改变,不同性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不同,亚有限大豆品种在适宜密植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64.
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生育期受密度的影响不大。在植物学性状方面,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问长度之问为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秆重和茎粗之间为负相关;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间长度增加,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秆重和茎粗减小。在经济性状方面,密度与每荚粒数、百粒重、产量之间为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之间为负相关;随密度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逐渐减少,而百粒重略有增加,每荚粒数变化不大,群体产量呈增加趋势。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亚有限大豆表现出较高的耐密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5.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根据9个性状对11个冬小麦F1杂交组合进行了综合评价,定量地评定出综合性状较好的杂交组合预以保留,较差的组合预以淘汰,这样可减少F2及以后各代的工作量,克服了育种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小麦育种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亚有限习性大豆品系在豫西地区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表明,在生育期、形态性状及产量等方面,随种植密度的改变,不同性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不同,亚有限大豆品种在适宜密植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67.
对大豆新品系豫西8924的种植密度试验表明,不同密度下豫西8924在生育期、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豫西8924具有较强的抗倒耐密性,以16667株/666.7m2产量最高,单产可迭226.99kg/666.7m2。  相似文献   
68.
豫玉28号是河南科技大学根据杂种优势理论,通过自交系选育,遵循选用配合力高、亲缘关系较远、性状良好并互补、亲本自身产量高、两花期相近的亲本自交系,用回交改良获得的改良478作母本,自选自交系868作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1999年5月6日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玉28号,准予在河南省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9.
试验结果表明,春绿豆以4月15日播种,行距40厘米产虽最高,夏绿豆以6月20日套种,行距55和50厘米产量最高;岭地种绿豆经济效益高于红薯,玉米和小麦值得大而积推广。  相似文献   
70.
豫玉28号是用改良的自交系478作母本,自选自交系868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回顾豫玉28号的育种实践,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为今后选育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