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氨基酸及富硒叶面肥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在生长中期对葡萄喷施氨基酸和富硒叶面肥,测定不同处理下的葡萄成熟期的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及富硒叶面肥可不同程度的增加果实的单粒重、穗重,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酯类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22.
23.
为了研究FT/TFL类基因山葡萄雌花和雄花中的表达模式,以山葡萄3个雄花品系和3个雌花品系为材料,根据GenBank上已经发表的3个葡萄FT/TFL类基因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VvFT、VvTFL1A和VvTFL1B这3个基因在山葡萄雌花和雄花中的表达。3个基因在山葡萄雌花和雄花中都有表达。 VvFT基因在雌花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雄花。而VvTFL1A和VvTFL1B这2个基因在雄花中的表达量略高于雌花。 VvFT基因的表达高峰出现在花序刚开始展露期(5月14日);而VvTFL1A和VvTFL1B表达高峰出现在芽体膨大期(4月30日)。结果表明,这两类基因在山葡萄花发育过程中作用时间不同。 FT类基因可能参与花的前期调控,而TFL类基因在花器官发育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4.
白玉霓葡萄产量好、酸度高,是国际公认的适合酿造白兰地的品种,近年来在烟台产区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笔者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烟台产区白玉霓葡萄栽培技术规程,为白玉霓的优质生产提供参考。1建园1.1建园整地园地选择应符合NY/T 857葡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土地整理以尊重地形、方便机械操作、保持水土为原则,将坡度<10°的地块整成缓坡地,将坡度>10°的地块整成梯田。  相似文献   
25.
拟从历史角度梳理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发展的进程,对马列主义关于农业合作组织的性质、发展原则、组织形式作了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马列主义合作经济思想在我国的继承和发展,旨在对当前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6.
强化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档案归档范围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强化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档案归档范围,对于农业科技档案规范系统、安全、严防泄密、便于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科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科技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提出了强化科技档案归档范围及要求.  相似文献   
27.
关于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的探讨郑秋玲(河北省稻作研究所外文期刊室唐海063200)外文期刊具有情报广泛、信息量大、技术高新、时效性强的特点,最能及时地反映某学科的国际水平和发展动态、趋向,如果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员不了解该项的国际研究现状、研究方向及发展动...  相似文献   
28.
29.
<正>葡萄酒"七分原料、三分工艺",酿酒葡萄品种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葡萄酒的风格及品质。因此,丰富地区酿酒葡萄品种,提高酿酒葡萄质量,对葡萄酒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匈牙利和德国都是世界闻名的葡萄酒生产大国,葡萄酒风味独特,这不仅受当地气候条件影响,而且与丰富的酿酒葡萄品种息息相关,两国都多种植特有的土生品种,使得葡萄酒风格多样。烟台作为我国葡萄酒酿造工业的发祥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工业基地,但存在主  相似文献   
30.
分别采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Hel minthospolium maydis T小种毒素(HMT毒素)和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中的提取蛋白及菌丝细胞壁的提取液,预处理不同玉米品种3叶期叶片后再接种高浓度HMT毒素,在无菌条件下培养5 d后测量叶片病斑大小,并测定玉米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只有纯化的低浓度HMT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系统性广谱抗性,但不同玉米品种所需的最适合浓度有差异;TC103以质量浓度0.025μg/mL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PAL活性最高;TB37和TMo17 2个自交系,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25μg/mL和0.050μg/mL的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