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142篇
基础科学   149篇
  106篇
综合类   815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457篇
园艺   175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Essex×ZDD2315的P1、P2、F1、BC1F3为材料,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机制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受2对加性互补主基因 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16.23%,多基因遗传率为53.49%;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均为3对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中均有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1.63%,91.51%和91.59%,棕榈酸多基因遗传率为14.78%,硬脂酸和亚油酸未估计出多基因遗传率;油酸为3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其中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为74.66%;亚麻酸为2对等加性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98%,多基因遗传率为24.17%.相关分析结果,棕榈酸、亚麻酸与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0.272、-0.325);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833、-0.604);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0.287);棕榈酸与油酸亚油酸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0.255和-0.211);硬脂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310).因此,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涉及到主效基因和多基因,脂肪及亚麻酸含量的主基因遗传率较低,其它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均在70%以上,改善脂肪含量要注重多基因的积累,改善脂肪酸组分可着重在主基因的利用,提高脂肪含量与改善脂肪酸组分无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52.
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PR)是植物在受病原物侵染过程中诱导产生的一类蛋白.为研究百合“索邦”PR10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在灰霉菌(Botrytis elliptica)处理不同时间的百合“索邦”叶片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获得显著诱导表达的一个病程相关蛋白PR10基因,命名为“LhSorPR10-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模式分析及其启动子克隆分析.结果显示:LhSorPR10-2全长761 bp,开放阅读框为474 bp,编码158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72.LhSorPR10-2在百合“索邦”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表达量最高;该基因可被病原菌椭圆葡萄孢(Botrytis elliptica)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 sporum)诱导上调表达,并能被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乙烯利(ETH)诱导响应以及高温(50℃)和低温(0℃)胁迫诱导表达.另外,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LhSorPR10-2启动子区含有大量与光信号、植物激素、胁迫和分生组织等相关的功能域,推测其可能在生...  相似文献   
53.
为探明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偏好于在青霉菌Penicillium侵染的苹果上产卵的特点与机理,从苹果、玉米和柑橘上分离、纯化获得15株青霉菌,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后,以健康苹果为对照,测试不同青霉菌菌株侵染的苹果对桃蛀螟产卵选择的影响,并利用四臂嗅觉仪测试桃蛀螟对青霉菌诱导的苹果挥发物的行为趋向反应。结果表明,15株青霉菌分别属于皮落青霉P. crustosum、橘青霉P. citrinum、苏门答腊青霉P. sumatrense和指状青霉P. digitatum的不同株型;桃蛀螟对其中的12株青霉菌侵染的苹果的产卵选择率均极显著高于健康苹果,尤其对皮落青霉CO5菌株、苏门答腊青霉OR3菌株和指状青霉OR5菌株侵染的苹果的产卵选择率最高,分别达到67.73%、61.50%和68.39%;桃蛀螟对感染皮落青霉CO5菌株和指状青霉OR5菌株的苹果挥发物的选择率分别为31.37%和29.19%,均显著高于对感染橘青霉OR1菌株和苏门答腊青霉OR3菌株的苹果挥发物的选择率18.14%和21.31%,且前二者之间、后二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青霉菌可通过影响寄主植物挥发物释放,从而影响桃蛀螟对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和行为趋向反应。  相似文献   
54.
<正> 露斯塔野鲮是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杂的淡水养殖鱼类。为了评价其养殖价值,探索其养殖方式,为生产单位提供一些数据,作者于1981—1982年进行了露斯塔野鲮与鲮鱼(为了方便叙述,露斯塔野鲮和鲮鱼,以下分别简称野鲮和土鲮)个体生长速度、群体生产力比较的初步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中国对虾大鄂器官超微结构及保幼激素Ⅲ类似物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在照  任自力 《水产学报》1999,23(4):415-419
  相似文献   
56.
大口黑鲈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照  冼炽彬 《淡水渔业》1990,(1):15-16,29
<正>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产于美洲的淡水河湖中,为肉食性温水鱼类。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生长快,病害较少,容易饲养。在一般情况下,养殖一周年体重可达0.6~0.8公斤,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名贵鱼类。 1984年广东省引进该鱼进行试养。1987年3~4月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经过催产,自然受精与孵化,获得了一批鱼苗。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7.
硼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硼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严重缺硼(B1)时,4个油菜品种均绝收,缺硼(B2)及硼正常(B3)时,各品种均有产量,硼高效和偏高效品种产量大于硼低效品种,前者品质较后者差,表现出硼效率越高而品质越差的趋势.硼对低效品种品质的改善作用大于硼高效和偏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58.
土壤不仅是作物生长的载体,更为作物提供了必须的生活条件。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也就是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条件的能力。在土壤肥力四大因子中,  相似文献   
59.
不同施硼措施对云烟87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硼措施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施(P0)或不施硼肥(CK)处理相比,叶面喷施对促进烤烟生长,增加烟叶产量,提高烟叶质量有更显著的作用,且叶面整株喷硼(P4)的烟株其产值分别比基施硼肥,喷施上部叶(P1)、喷施中部叶(P2)、喷施下部叶处理(P3)高12.4%、56.1%、37.3%、48.1%。叶面喷硼处理对中部叶糖含量、钾含量以及烟碱含量的调控有积极的作用,整株叶面喷施硼肥处理的烟叶烟碱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两种短命植物卷果涩芥(Malcolmia scorpioides)和四齿芥(Tetracme quadricornis)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萌发情况,并对卷果涩芥和四齿芥幼苗进行NaCl胁迫,测定了两种植物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卷果涩芥和四齿芥种子自然萌发率不足15%,通过赤霉素(GA3)处理和刺破种皮的方法可使两者种子的萌发率提高到90%以上;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在15~30℃,而光照和黑暗对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显著;卷果涩芥对NaCl和PEG-6000的耐受程度比四齿芥更高一些;在相同NaCl浓度和相同时间段胁迫下,卷果涩芥幼苗的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四齿芥,而其MDA含量低于四齿芥,并且随NaCl浓度的增加,3种酶活性均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