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59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室内盆钵等量土、定量播种栽培法,以高羊茅为试验材料,定期水肥管理,待高羊茅出苗15 d后叶面等量喷施适宜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GSA为处理,叶面喷水为对照,研究了高羊茅在干旱、水淹、盐碱和低温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形态学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GSA使草坪草高羊茅增强了逆境适应能力,形态学指标较对照均表现优异,且差异显著(P<0.05),GSA对逆境胁迫起到了很好的干预效果,适宜浓度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GSA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低温胁迫对大豆花期不同冠层叶片生理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花期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种大豆不同冠层叶片生理活性和产量的影响,以垦丰16和合丰50为试验材料,于大豆开花期进行低温及恢复处理,采用人工模拟自然环境低温的方式,研究低温对大豆花期不同冠层叶片叶绿素、蔗糖、淀粉、淀粉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花期遭遇低温胁迫显著降低了单株粒重,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其下降幅度逐渐增加,2年内合丰50各处理从上到下各冠层粒重减少幅度依次为17.96%~32.89%、3.46%~10.79%和23.24%~45.35%,垦丰16各处理从上到下各冠层粒重减少幅度依次为1.63%~38.83%、7.67%~30.45%和2.91%~21.22%。两品种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冠层叶片叶绿素、淀粉和蔗糖含量逐渐降低,叶片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加,自然环境下恢复过程中上述指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大豆花期遭遇低温胁迫致使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不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内淀粉和蔗糖含量急剧减少且不能在4 d内恢复,不利于大豆产量的形成,推断这是低温胁迫造成大豆减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为探究化控技术对大豆盛花、盛荚和鼓粒期光合特性与碳代谢的调控效果,采用大田试验,于垦丰41初花期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和胺鲜酯(DTA-6),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测定各生育时期光合参数、碳代谢产物及其相关酶、干物质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烯效唑和胺鲜酯能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SPAD、蔗糖与淀粉含量、及盛花期和盛荚期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胺鲜酯显著降低各生育时期转化酶活性,提高蔗糖合成酶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在盛荚期效果尤为显著,烯效唑可提高各生育时期蔗糖合成酶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并降低花期转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胺鲜酯和烯效唑提高盛花期叶和茎分配率,降低叶柄分配率,胺鲜酯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并降低盛荚期叶分配率,烯效唑显著提高盛花期单株干物质积累和盛荚期荚分配率。胺鲜酯和烯效唑可不同程度调控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提高产量,胺鲜酯和烯效唑的增产率分别达到8.78%和7.16%。说明烯效唑和胺鲜酯能够有效提高大豆各生育时期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碳代谢产物及相关酶的合成,有利于提高产量,且胺鲜酯作用效果最佳,增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64.
不同播期冬小麦抗寒力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 ̄1995年度在气温稳定通过0℃以后,用冷冻返青法对北京地区冬小麦主栽品种京-411的5个播期的植株进行抗寒力鉴定,结果是10月14日播种、冬前积温436.1度日,3.9个叶龄的小麦植株抗寒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5.
2001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站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的含量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化控种衣剂与对照相比,在生育前期,化控种衣剂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略低;生育中后期,尤其是荚期和鼓粒期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而趋于成熟期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13.9%。  相似文献   
66.
为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碳代谢的影响。以大豆嫩丰18为材料,在R1期叶面喷施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烯效唑(S3307)。结果表明,两处理在喷药后35~56 d增加了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喷药后7 d、21 d、35 d、42 d和56 d增加了叶片中蔗糖含量,在喷药后7 d、21 d、28 d、42 d和56 d提高了叶片中淀粉含量,其中S3307处理调控效果较好;在喷药后35 d两处理降低了大豆籽粒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其中S3307处理在喷药后42~49 d提高了籽粒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DTA-6处理在喷药后42~49 d降低了籽粒中淀粉含量。两处理均能够获得协调的源库关系,增加了籽粒库容量,并最终提高了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67.
苜蓿与草木樨种子生物学特征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花苜蓿和草木樨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解剖、精密电子天平称重、显微数码照相、游标卡尺测量、紫外灯光下检测、咀嚼品评等试验方法,研究了苜蓿和草木樨种子的生物学特征特性.结果表明:苜蓿种子较草木樨种子的颗粒稍大、颜色稍深,气味特别;同等条件充分吸胀后苜蓿种子较草木樨种子质地更坚硬;苜蓿种子多呈肾形,草木樨种子多呈倒卵形;苜...  相似文献   
68.
在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了3个品种、3个密度、8种叶面调控方法对大豆单株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半干旱地区大豆高产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单株粒重极显著受品种和密度影响,密度和叶面调控技术的互作也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促进型调节剂结合叶面肥的供应可极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叶面调控效果在不同品种、不同...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烯效唑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的方式,以野生稻长毛谷和常规稻9311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20 mg·L-1烯效唑对2个不同水稻品种生长表型、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降低了2个水稻品种的株高生长率,维持了长毛谷较稳定的叶面积生长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根长和根平均直径,显著增加了幼苗的生物量,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此外,烯效唑处理还显著提高了2个品种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及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等,增强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综上,叶面喷施20 mg·L-1烯效唑能有效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并改善其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70.
探讨外源调环酸钙(EA)对复合盐碱胁迫下大豆的缓解作用,明确EA提高大豆耐盐碱能力的适宜浓度,以大豆品种合丰50和垦丰16为试验试材,分别在110mmol·L-1的复合盐碱胁迫下培养15 d取样,研究V3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EA(5~200 mg·L-1)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浓度EA处理均能增加盐碱胁迫下两品种大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Chl a/b的比值;提高大豆叶片 Pn、Gs、Tr、Ls、WUE和AMC,降低了Ci;显著提升大豆叶片SOD、POD、CAT活性,抑制了MAD含量的增加。综合分析表明,100 mg·L-1浓度处理时效果最好,表现为叶绿素指标、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随EA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00 mg·L-1出现最大值。初步推断在盐碱胁迫下,施加的外源EA通过提高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来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阻止光合速率的下降,促进幼苗生长,从而增强大豆幼苗耐盐碱胁迫的能力,100 mg·L-1处理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