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下滑之势。该文认为,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校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该文提出,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以林学强势特色学科为依托,加大研究生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特色领域课程,鼓励交叉、新兴学科的发展;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强化导师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和老中青教师的集体优势;同时,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研究生科研、学术交流的平台,以全面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接干和施肥对苗高为3.0、3.5、4.0、4.5、5.0m初植的3年生和4年生泡桐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接干能明显促进苗高为3.0、3.5m苗的3年生泡桐幼树的高生长;2次接干能明显促进苗高为4.5m的4年生泡桐的高生长,并且苗高为4.0、4.5、5.0m的4年生泡桐幼树的高和胸径生长量都明显比3.0m和3.5m苗的大;施肥能明显促进苗高为4.5、5.0m的1次接干泡桐幼树的高生长。2次接干处理后,对高为4.0m的苗培育高干良材(主干达6.0m以上)有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23.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体内主要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桑天牛幼虫被白僵菌感染后体内主要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为抵御白僵菌入侵,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接种后初期迅速提高,但在接种后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SOD、POD在接种后第2天达高峰,而CAT活性在第4天才达高峰,说明在桑天牛幼虫抵御白僵菌侵染的过程中,SOD和POD是首先发生作用的保护酶,CAT是继上述2种酶之后发生作用的酶系;并且POD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幼虫,是起主要作用的保护酶。 相似文献
24.
研究三种漂浮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对生长有凤眼莲、浮萍及槐叶萍的静止水体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漂浮植物对改善水体透明度意义不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一旦盖度达到100%,对水质无明显改善水质作用,其中水体DO含量降低,水体TN、TP、IMn等主要水质指标较对照水体有所上升;因此,静态富营养化水体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使用漂浮植物作为净化物种时,应根据物种要严格控制其盖度,可选择地通过人工打捞的方式,从水体中取走植株固定的氮磷等元素,达到脱氮、除磷,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不同施肥措施对镉污染土壤上菊花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药材的产量及其品质与施肥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试验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上施加钠磷、钙磷、有机肥、钠磷 有机肥和钙磷 有机肥对菊花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钠磷虽能提高菊花根系活力,降低菊花叶片Cd含量,同时会降低菊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对菊花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钙磷在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指标上的效果优于钠磷.有机肥增强菊花根系活力,有利于叶绿素合成,能提高菊花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除钙磷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下根系活力指标较单施钙磷的效果差外,不同磷源和有机肥的配施处理发挥了磷素和有机肥各自的优点,均比单独施用方式的效果好.研究结果对于指导中药材种植的施肥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在草型湖泊中,沉水植物能够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并抑制浮游植物生长,从而维持水体清澈。但持续不断的外源污染会导致沉水植物衰退直至消失,引起水质恶化。为研究持续外源污染对草型水体水质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为期80 d的控制试验,每3 d添加1次氮、磷营养盐,比较研究有、无刺苦草系统上覆水营养盐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刺苦草组上覆水中各种形态氮、磷含量均低于无草组;pH值显著高于无草组(P0.05);浮游植物含量一开始低于无草组,20 d后开始升高,30 d左右高于无草组;附着藻含量一直显著低于无草组(P0.05)。说明刺苦草能够有效缓解由外源负荷持续增加导致的上覆水营养盐升高和水体酸化,抑制浮游植物和附着植物的生长,但当外源污染持续30 d后对浮游植物不再具有抑制能力。这意味着在持续不断增加外源营养盐的情况下,浮游藻类暴发的可能性增加,草型水体可能会转变成藻型水体。因此,在水生态修复过程中最好完全切断外源污染。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讨桑天牛危害对毛白杨材质的影响,对危害前后及不同危害程度的毛白杨材质进行了分析,主要测定了木材含水率、横纹抗压强度(径向、弦向)、热水抽出物及pH值。结果表明:毛白杨受桑天牛危害后,木材含水率相对增加17.7%,弦向和径向横纹抗压强度分别降低17.6%和22.7%,木材的热水抽出物及pH值分别增加62.6%和7.8%。健康材与危害材的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8.
不同基质传代白僵菌菌株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产生水平与菌株对桑天牛幼虫毒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对桑天牛幼虫具有不同致病力的各种传代白僵菌菌株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产生水平,并分析其与菌株致病力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传代菌株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逐渐升高,达到最高值后基本趋于稳定,几丁质酶产生时间要滞后于胞外蛋白酶;通过寄主桑天牛幼虫传代的白僵菌菌株比通过普通查氏培养基传代的菌株具有更强的产酶能力;不同菌株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产生水平与菌株毒力有一定相关性,尤其是产酶高峰值与菌株的LC50呈显著相关性,可将其作为菌株初步筛选的参考性毒力指标。 相似文献
29.
河北省森林草原区主要草本植物功能群适宜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森林-草原交错区阐明草本植物功能群随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宜分布格局,有利于揭示脆弱景观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和制定保护策略。在对河北省塞罕坝保护区184个草本样方进行分层随机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光合作用途径进行了功能群的划分,并采用ClimateAP气候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生成了气候和地形因子20个,在此基础上,利用MaxEnt模型进行了C3和C4功能群的潜在适宜分布模拟。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较高,C3、C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均超过0.8;在研究区C3植物适宜分布较广,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1.99%,而C4植物分布相对分散,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12%;影响C3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极端最高温、冬季平均降雪量、>5 ℃积温、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均温,影响C4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极端最高温、>5 ℃积温、年平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冬季平均降雪量等。结果表明在研究区C3草本植物潜在适宜分布在冷凉湿润的环境中,而C4草本植物则更适宜生长在高温及干燥的环境中。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C4草本植物的适宜分布范围将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