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篇
农学   25篇
  7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以5个广亲和品种(WCV)和明恢63为试材,按Griffing方法四分析了WCV和明恢63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明恢63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恢复系,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优,但有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不如WCV;与明恢63相比,VG28和Cps1017在多数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利用其作为亲本进行组配可望获得较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水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为材料按5×4NCⅡ方法配制20个杂交组合,选取36对与水稻产量相关的特异性SSR标记(与QTL连锁的标记)和124对非特异性SSR标记(一般标记)对9个供试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研究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水稻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特异性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水稻F1代各性状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而非特异性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株高、千粒重优势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优势呈显著负相关,特异性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水稻单株产量优势相关更密切。[结论]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水稻杂种优势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系数较小,不足以预测水稻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3.
水稻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均属于数量性状,研究水稻数量性状遗传对水稻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了水稻QTL的基本特征,剖析了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给水稻遗传改良带来了新策略,不断深入的研究已经完成了水稻特定数量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万多个水稻QTL进行了定位,其中有19个进行了克隆,这对水稻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QTL定位的理论基础,水稻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水稻QTL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水稻叶片的衰老是制约杂交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数据表明水稻籽粒灌浆所需营养物质的60%-80%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实践证明叶片每推迟1天衰老,产量可提高产1%左右。因此,对叶片衰老的形态、生理生化及其相关分子机理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水稻叶片衰老的相关研究表明,叶片的衰老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叶片发生了巨大的形态与生理生化变化,而这些变化均离不开基因的调控作用。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衰老过程中,叶片细胞有选择地启动或增强某些基因(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关闭或减弱另一些基因(衰老下调基因)的表达,由此来调控叶片衰老的进程。目前研究者已在研究衰老突变体等相关的材料中发现了许多与水稻叶片衰老有关的基因。本文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水稻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状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做了思考与探讨,以期能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86.
宜香1A是由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配合力、优质D型胞质不育系,已组配50个杂交稻组合79次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本研究利用与功能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分析了宜香1A及其部分杂交组合父本的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宜香1A在产量功能基因位点遗传多样性程度高,进一步研究与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并非遗传差异越大杂种优势越大,还应看产量功能基因的遗传效应、贡献率、功能特性等。抗性分子标记分析表明,抗性基因在宦香1A中的分布与在恢复系中的分布差异显著,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87.
选取4个不育系、6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水稻籽粒中重金属Q(Cd)和砷(As)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糙米Cd和As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Cd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二者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选育籽粒低Cd含量的组合,双亲的遗传改良和组合的评价筛选都很重要;不育系和恢复系As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不显著,而特殊配合力效应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低As含量组合的选育关键在于组合的评价筛选;培育Cd低吸收的杂交稻组合,不育系遗传改良的效果最好,恢复系改良和组合评价筛选的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8.
此文使用的4个香型不育系与9个恢复系不完全配组,共21个组合,对产量构成要素的杂种优势分析表明:每穗粒数有较强的正优势,结实率表现为较强的负优势;通径分析的结果是:对单株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是有效穗(1.0193)>每穗粒数(0.9260)>结实率(0.7860)>千粒重(0.5450)。此文研究表明,香型杂交稻组合的选育应保证有效穗的前提下,着重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89.
杂交水稻叶瘟抗性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用水稻7个不育系、7个恢复系及其按NCⅡ设计配制的49个杂交组合,在4个指标上研究了杂交水稻叶瘟抗性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的叶瘟抗性不仅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而且在组合间变异很大;叶瘟抗性遗传力高,其受加性和非加性遗传共同控制,但加性遗传明显较为重要,源于恢复系的加性效应明显相对重要于不育系的加性效应;亲本叶瘟抗性与其一般配合力效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缙恢1号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可作为优良抗病亲本加以利用,K42A、K40A、多恢1号、成恢149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较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在抗稻瘟育种中具有较大利用价值。讨论认为:在抗叶瘟育种中,对亲本的抗性评鉴和选育抗病亲本尤其是恢复系至关重要,但不能以此忽略对杂交组合的抗性评鉴。  相似文献   
90.
以2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品种齐穗期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精米率与源库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粒率与源库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原因在于,随着杂交组合每穗着粒数的增加,单位颖花的源占有量减少,稻穗籽粒灌浆速率降低,灌浆历期延长,籽粒容重增大,整精米率提高;当籽粒灌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