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篇
农学   25篇
  7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研究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分布于12条水稻染色体上的60个SSR引物和22个水稻功能基因标记检测了32个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6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88个等位基因,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126个。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在2~6之间,平均为3.13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16~0.744,平均为0.467±0.175。32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1~0.96之间,平均为0.697。聚类分析将32个香稻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0.58处分为籼、粳两类,分类结果与品种系谱分析比较吻合。【结论】SSR分子标记在香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育种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功能基因标记检测表明,部分功能基因在所研究材料中不存在等位变异。而存在等位变异的功能基因标记则表明不同产地来源、不同生态类型的香稻品种具有不同的等位基因。抗稻瘟病基因标记检测出宜香B、香恢1号和丝苗香3个品种同时含有两个抗稻瘟病等位基因,为香稻抗性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52.
优质高配合力不育系德香074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香074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优质保持系亲本泸香90B与宜香1B杂交,通过中低世代多点穿梭种植和糙米外观选择选育保持系单株,并作轮回亲本与K17A杂交和回交,育成的一个优质高配合力香型三系不育系,2007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以其组配的德优8258和德香4103两个优质高产组合,于2008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和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3.
杂交稻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4个杂交稻组合在四川不同生态区4个试点的11项品质性状数据,研究了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各性状在基因型和试点间都有较大差异,基因型效应、试点效应都达到1%显著水平,除糊化温度外的其余性状,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也达到1%显著水平;②存在基因型与试点互作效应的10个性状中,除整精米率可用AMM I1构建稳定性参数外,其余性状用AMM I2构建,所解释互作效应信息的变幅为57.16%~93.89%;③垩白粒率、垩白度的稳定性最差,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整精米率的稳定性较差,是品质稳定性改良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54.
杂交水稻新组合德香4103的选育及高产原因初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德香4103(德香074A/泸恢H103)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四川省区试中平均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9%,且稻瘟病抗性和稻米品质均优于对照,2008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该组合高产的原因:一是因为日产量的提高而非生育期的延长;二是因为单位面积穗数和单穗重的协同增加,而以单穗重的贡献率更大,其中单穗重的提高主要是千粒重的增加所致。对超级稻的育种路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冬水田杂交中稻组合类型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试验,研究了组合类型与强化栽培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的稻谷产量差数与组合的每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小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虽然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着粒数大幅度提高,总颖花量增加,最终比传统栽培增产;与此相反,大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万恢88的品种特征和生产中的配组应用。[方法]对万恢88的米质和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抗逆性鉴定。采用共同测验法,用不育系(测验种)与恢复系(被测种)配组测交,对各测交组合进行小区比较试验,测定万恢88的配合力和恢复性,同时对万恢88配组的组合进行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水稻恢复系万恢88具有配合力高、综合性状好、优势明显、恢复性较好、米质优、抗逆性好等特点。在1998—2006年间,利用万恢88配组的组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有冈优88、K优88、万香优l号、万优6号、陵优1号和万优9号6个组合。[结论]万恢88在西南地区可作为主要恢复系利用,同时也可作为优质材料被转育利用。  相似文献   
57.
用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组在“八五”后期育成的一批不育系和恢复系(对照汕A和明恢(63)按照不安全双列杂交配制20个组合,于1996年分别在成都,绵阳,重庆和泸州进行品比试验,运用AMMI模型对参试组合的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9个组合的平均产量超过对照汕亿63,增产幅度为0.03~4.06%,占以试新组合的42.11%,组合稳定性评价很重要,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达极显著水平,互作效应为基因型效  相似文献   
58.
用3套同核异质不育系与恢复系IR661和明恢63配组的各世代材料,分析了W,D,K型不育胞质对基因效应和育性遗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核组合中,加性、加性×显性和显性×显性效应的差异较大。除加性效应外,各类基因效应估值亦有较大差异,不育胞质K与W间加性×加性和加性×显性效应、K与D间显性及加性×加性和显性×显性效应和D与W间除加性效应外的各类基因效应估值都有较大差异。汕B和K青B与IR661结合的核,其不育胞质的育性都受2对基因控制。在K17B和K青B与明恢63结合的核中,其W,D胞质亦受2对基因控制,而K胞质分别受3对和1对基因控制。在控制K胞质不育的育性基因中,有1对与W胞质和D胞质不同。  相似文献   
59.
以21个籼型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用标准化的基因型值进行了根系及地上部植株的21个性状对结实率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4叶期单株分聚数、分聚盛期单株分聚数、分聚盛期单株干重、分聚盛期发根力、齐穗期LAI、最高苗数和着粒数7个性状对结实率的偏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结实率品种要求分聚力和发根力强,齐穗期LAI高,穗子偏小。  相似文献   
60.
水稻高配合力、高异交率新质源不育系K17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育优质的高配合力和高异交率的不育系一直是水稻育种家们的目标。虽然已发现60多种的水稻雄性不育胞质。但在生产上用的水稻雄性不育胞质80%以上属野败型^[1],单一类型不育系的长期使用,潜伏着病虫害爆发的危险。因此选用多种类型的不育系,尤其是优质高产、高配合力的不育系,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