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篇
农学   25篇
  7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34个包括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为试材,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双向逐步回归分析、广州相关分析探讨了籽粒生长、器官干物质运转、茎杆维管束特性间以及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典型籼、偏籼、中间、偏粳和典型粳稻经济产量的构成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水稻产量构成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各类单株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均表现较大正相关,各性状与经济产量的相关性不仅存在类型间差异,且有些性状还表现出相关性质的差异。各性状对经济产量的作用方式、大小、性质等也存在差异,作用于经济产量的途径:典型籼类以生物产量,千粒重为主、偏籼类以每穗粒数和着粒密度为主,中间型以有效穗、千粒重、着粒密度为主,偏粳型以收获指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为主,典型粳类则以收获指数为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宜昌市核桃产业从回顾成绩、寻找不足、展望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给宜昌市核桃生产健康、稳步的发展提供一些宏观战略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6个品种按GriffingⅡ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表现。  相似文献   
15.
16.
以中优早8号×丰锦籼粳交组合衍生的水稻重组自交系的167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在正常施氮和不施氮2种处理下对其每穗总粒数、穗长、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6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和相关QTL定位,结果表明,在不施氮条件下每穗总粒数、穗长、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可作为水稻耐低氮材料的筛选指标;在2种氮处理下共定位到11个产量相关性状QTL,表型贡献率为3.84%~22.47%,其中2个QTL在2种氮水平下同时检测到。此外,还定位到2个氮肥农学利用效率QTL,表型贡献率分别为7.54%和6.67%。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早衰叶突变体PLS2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片早衰引起叶绿素和其他大分子被降解, 叶片光合能力降低。这个过程常伴随着活性氧(ROS)的积累, 以及细胞中抗氧化酶(SOD、CAT和APX)活性的降低, 衰老相关基因(SAG)表达量上调, 最终导致整个植株过早成熟, 产量降低。因此, 研究水稻早衰遗传机制和基因功能对于水稻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PLS2是通过航天育种工程经空间辐射诱变得来的突变体, 在孕穗期表现早衰。与野生型相比, PLS2的光合能力降低, 株高变矮, 节间和穗长缩短, 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减少, 穗粒数和结实率明显下降, 千粒重降低, 穗发育不良, 灌浆不充分; 叶片的CAT活性显著降低、H2O2积累、死亡细胞增加, 叶绿体结构变差, 叶绿体中淀粉和嗜锇颗粒增多。黑暗处理加速突变体叶片衰老, 叶绿体超微结构球状化。利用PLS2/蜀恢527和PLS2/02428的隐性定位群体, 将pls2定位在第3染色体标记RM14704 (8674283 bp)与SL-I-5 (8758394 bp)之间, 物理距离84.11 kb, 区间内包括14个基因, 测序发现在LOC_Os03g15840第9个外显子第41位的C被替换为T, 导致精氨酸(R)替换为半胱氨酸(C), LOC_Os3g15840编码水稻中的一个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s, GTs), 可能是pls2的候选基因。为下一步调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优质稻的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积极发展优质杂交稻,提高稻米品质是当前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求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 杂交水稻的米质改良是水稻育种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水稻科技工作者在稻米品质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章概括了优质稻在育种和栽培方面取得的进展,对稻米品质的遗传,优质品种的选育与育种方法,影响优质稻米的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的优质稻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实现水稻广谱持久抗性育种,以及水稻病害的有效防治,本研究利用文献中报道的与抗稻瘟病及白叶枯病相关的43个功能基因相关标记,研究了76个中国籼型(Oryza sativa ssp.indica)三系杂交水稻骨干亲本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36个标记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81.81%,共检测到87个等位基因位点;其中有效等位基因(Ne)61.96个,占71.22%,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变幅为0.358~0.974,平均值0.629。7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341~0.925,平均值0.550。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24处分为保持系和恢复系两类。保持系和恢复系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58,呈高度遗传分化,Nei遗传距离(D)0.201。结果显示,功能基因相关标记具有较高的DNA多态性检测效率,用于类群划分和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分析等方面更具准确性和可靠性;中国三系杂交稻骨干亲本在43个功能基因位点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同源性较高。但保持系群和恢复群系间在这些功能基因位点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分化程度较高。研究结果提示,所研究材料在DNA水平存在丰富的杂种优势利用空间,特别随着更多更细的功能基因位点的发掘,为水稻分子辅助抗性选育以及病害防治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稻区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思路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上游超级稻的穗粒结构、冠层特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在超级杂交稻材料构建和组合选育上的主要进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长江上游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的"偏籼型"、"偏大穗 偏大粒"、"厚秆壁 V-型叶"、"前披后直动态株型结构"、"不育系与恢复系性状合理分工"等超级稻育种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