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百脉根是研究豆科植物根瘤形成和共生固氮分子机理的一种重要模式植物.为探索百脉根根瘤的形成机制,以EMS诱导野生MG-20突变并筛选的No.1006,No.486和No.2568等3种无效根瘤突变体为材料,测定其突变体植株生物量、根瘤数及固氮能,并对无效根瘤中根瘤菌感染的细胞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No.1006是根瘤原基突变体,No.486是白色无效根瘤突变体,No.2568是绿色无效根瘤突变体;这3种无效根瘤突变体植株生长至30d时,根瘤数和固氮能以及株高、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根长等生物量与MG-20野生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长至40d开始均显著低于野生株(p0.05).No.486的白色无效根瘤和No.2568的绿色无效根瘤,经切片后在电镜下观察,无效根瘤细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No.2568的绿色无效根瘤的细胞和由根瘤菌转化来的类菌体的破坏程度远大于No.486的白色根瘤.  相似文献   
12.
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Griffing方法第Ⅳ套方案,对甜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根据配合力效应值,筛选出两个优良甜玉米自交系14h、T23和两个优良杂交组合GH2179×677a、14h×304a;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穗长、糖分与穗粗的基因型偏相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28个杂交组合的F1籽粒含糖量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并且与中亲值、低含糖量亲本呈显著正相关.F2籽粒含糖量未表现出杂种优势,并且与亲本、中亲值、F1籽粒间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糯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系统地介绍了糯玉米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阐述了国内外糯玉米生产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其综合利用前景,表明在中国发展糯玉米对发展食品加工、淀粉加工及畜牧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改良Reid群内7个自交系(8112、478、5003、掖107、7922、97039、B73)组配测交种的自交后代为试验材料,获得68个测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自交中代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都较低.其中狭义遗传力相对较高的性状有株高、穗住、穗粗、穗行数、穗重和穗粒重;根据测配结果,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中代有Al—3—2、B3—10—3、B3—9—1,从而淘汰中代姊妹系间分离出的低配合力自交系,使高配合力个体在下代出现的机率增大,有利于集中选择,减少工作量,选择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6.
在人为控制和创造有利于玉米红蜘蛛发生、又能基本满足玉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下,以来自国内外的74个重要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进行了玉米自交系对红蜘蛛抗性的人工诱发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对红蜘蛛的抗性差异很大,其受害指数为0.06~0.91;叶片平均受害面积百分率与受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P0.000 01)。这些自交系以其受害指数为基础,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高抗、抗、中感、感和高感5个类群;自交系受害指数在类群间[高抗(0.11±0.02),抗(0.22±0.04),中感(0.35±0.03),感(0.49±0.05),高感(0.75±0.10)]差异极显著(P0.01)。在参试自交系中,ZH4改-1、BSSSS53-B、Q381等20个高抗红蜘蛛,KS2564、B47、1028S等19个抗红蜘蛛,掖478、冀35、PH6WC等18个中感红蜘蛛,郑58、B73、丹340等12个感红蜘蛛,昌7-2、B107、SK59、GNS12059和Mo17-476等5个高感红蜘蛛,其中,Mo17-476对红蜘蛛表现为易感。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棚条件,在人为控制和创造既能满足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又能促使叶螨发生的条件下,进行了玉米抗螨性的鉴定,并以各自交系的受害指数(DMI)和受害面积比率(DMR)为基础采用聚类法和DMR-直观法划分玉米对叶螨的抗感性。结果表明:DMI、DMR和叶螨结网面积比率(SWR)分别为0.06~0.91、1.12%~93.98%和14.10%~99.50%间,其最高值分别是最低值的15.17、83.91和7.06倍;3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2种聚类中,参试自交系均分为抗(占52.70%)和感(占47.30%)两大类群及高抗(占27.02%)、抗(占25.68%)、中感(占24.32%)、感(占16.22%)和高感(占6.76%)等5个亚类群;各类群间的DMI和DMR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基于DMI和DMR聚类分析划分的类群及亚类群中所包含的自交系种类及其数量都一致,自交系的抗感划分结果相同。与此相比,基于DMR值直观划分玉米对叶螨的抗感性,抗性自交系数量(占78.38%)偏多、抗性偏高。在参试自交系中,BSSSS53-B、9F592、K10-14-1和铁7922的DMI(0.10)、DMR(≤3.00%)和SWR(20.00%)都最小、抗螨性最强,而GNS12059和Mo17-476的DMI(0.75)、DMR(80.00%)和SWR(98.00%)都最大、抗螨性最弱;其中,Mo17-476对玉米叶螨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力、遗传进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朱丹  郑大浩  蒋基建 《玉米科学》2001,9(1):021-025
用3个高油玉米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力、遗传进度。研究结果表明:高油玉米主要性状中叶片数、穗位高、抽丝期、株高等遗传力较高,可在早代进行选择。在5%选择强度下,对单穗重、穗位高、行粒数、穗行数、株高、叶片数进行选择,将会收到预期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延边大学玉米试验地、大棚及温室内的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与二斑叶螨(T.urticae)的危害状况,总结了其分布和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方法,以便有效控制2种叶螨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采用荧光SSR标记技术,对我国玉米育种中重要的32个代表性自交系进行遗传关系分析和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兰卡斯特种质的自交系和唐四平头种质的自交系及这两种种质的自交系与其它种质的自交系遗传距离较大;而瑞德种质的自交系和旅大红骨种质的自交系遗传距离最近.所研究自交系划分为3大类群(Ⅰ、Ⅱ和Ⅲ),其中2个类群分别为兰卡斯特群(类群Ⅰ)和唐四平头群(类群Ⅲ);而瑞德种质和旅大红骨种质的自交系及选自美国杂交种的自交系均划归同一个群(类群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