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林业   634篇
农学   434篇
基础科学   370篇
  310篇
综合类   2611篇
农作物   383篇
水产渔业   257篇
畜牧兽医   1359篇
园艺   424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吉林省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杂草稻在中国北方稻区的危害越来越大,杂草稻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育种资源.利用在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采集到的杂草稻为试验材料,调查了吉林省杂草稻的植物学性状,采用26对SSR引物对吉林杂草稻进行了DNA水平的多态性检测,分析了杂草稻的起源.结果表明:吉林省大部分杂草稻植株高于当地栽培稻,颖壳色共有7种表型,其中以秆黄色居多,赤褐色、黄色、黑褐色、紫黑色、灰黑色和黄褐色相对较少,果皮色以红色果皮为主;大部分杂草稻有芒,芒色以秆黄和赤褐为主;大部分杂草稻易落粒且易倒伏.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26个位点上有21个具多态性,占80.77%.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的变异范围在0.2237~1.6357,平均为0.8402.遗传多样性指数(He)的变异范围在0.1107~0.7812,平均为0.4840.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吉林杂草稻与栽培稻、野生稻分成5大类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杂草稻与当地粳型栽培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与籼型栽培稻、临近省区粳型栽培稻、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吉林省杂草稻很可能起源于当地粳型栽培稻,是栽培稻个体间自然杂交等产生的具有落粒特性的退化类型.  相似文献   
992.
有机废弃物作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有机废弃物作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为水稻工厂化育秧和机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造纸芦苇残渣、牛粪、碳化稻壳农业有机废弃物等作基质,按芦苇残渣占基质25%、35%、45%设3个处理,各处理均添加牛粪、碳化稻壳和泥炭各15%,用蛭石调节至100%;对照处理以水稻土作基质。测定不同育秧基质处理下秧苗农艺性状,基质保水抗旱能力等指标。【结果】不同配比有机废弃物作育秧基质处理的秧苗农艺性状、基质保水抗旱能力等均优于水稻土作基质处理,根系盘结力均比水稻土作基质处理低,更适合水稻工厂化育秧以及机插秧的要求,其中45%芦苇残渣处理秧苗的综合素质最优。【结论】利用有机废弃物配比的育秧基质可代替普通土壤应用于规模化、工厂化水稻育秧。  相似文献   
993.
罗汉果基质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蘑菇渣、大田土栽培罗汉果,比较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测定不同时期不同栽培基质及罗汉果植株的营养状况。【结果】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平均株高、真叶数分别为97.25 cm、33.75张,比土壤栽培分别多32.10 cm、8.12张;种植前、开花及采收期蘑菇渣中速效N、速效P、速效K、有效Mg含量均高于大田土;开花期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叶片全P、全K、全B含量均低于土壤栽培,而采收期蘑菇渣栽培的罗汉果叶片和茎的全N、全P、全K含量均低于土壤栽培;蘑菇渣栽培罗汉果果实中平均可溶性固形物、水溶性总糖、甜素含量分别比土壤栽培高2.90%、1.91%、1.60%,达显著差异水平。【结论】采用不同栽培基质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及果实品质均有影响,生产上应合理选择栽培基质,建立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体系,以提升罗汉果的品质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994.
荔枝、龙眼采后果皮极易褐变,主要是果皮细胞中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底物的酶促反应所致。文章系统综述了荔枝与龙眼果实采后PPO酶促褐变机理、褐变底物种类确定与化学结构鉴定、外界条件对酚类底物性质的影响及贮藏期间底物含量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除花色素苷类物质外,有关荔枝、龙眼果皮中其他酚类褐变底物理化性质的研究鲜见报道。今后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有关酶促褐变底物种类及其化学结构鉴定、外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PPO底物性质和酶活性变化、外界环境因素与不同品种褐变过程差异的关系、贮运期间PPO底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等,为控制荔枝、龙眼果实采后贮运过程中果皮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卷烟感官质量与烟气成分、烟支物理质量、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为卷烟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某烟草集团4个品牌卷烟的质量常规监督检测数据,以卷烟烟气成分、烟支物理指标和化学成分为考察对象,对3类指标集与感官指标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烟气指标、卷烟物理指标及化学指标对感官指标均有影响,且存在典型相关关系,综合简单相关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对卷烟感官指标(香气、杂气、刺激性、余味)影响较大的指标为:烟气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烟气水分、压降、吸阻、质量、硬度、端部落丝量、还原糖、钾含量、氯含量、糖碱比。【结论】生产上要控制卷烟质量,就应重点分析香气、杂气、刺激性、余味与烟气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烟气水分、压降、吸阻、质量、硬度、端部落丝量、还原糖、钾含量、氯含量、糖碱比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6.
ClO2结合1-MCP处理对香蕉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氧化氯(ClO2)与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处理对香蕉贮藏品质的影响,为ClO2和1-MCP在香蕉贮运保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威廉斯”香蕉果实为对象,用200 μg/kg ClO2溶液浸泡3 min后,再经1 μL/L 1-MCP处理12 h,然后分别进行室温贮藏[(25±0.5)℃]和冷藏[(13±0.5)℃],观测贮藏过程中香蕉品质的变化。【结果】无论在室温贮藏还是冷藏条件下,ClO2结合1-MCP处理均可有效减缓香蕉褪青和转黄,降低香蕉硬度下降速率及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上升速率。【结论】ClO2结合1-MCP处理可以显著延缓香蕉后熟,保持良好的贮运品质,是香蕉贮运过程中预防香蕉转黄,延缓后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7.
冬枣叶面喷施PBO300、400、500倍液,结果表明,能有效提高冬枣每枣吊坐果数、平均单果重及产量,促进果面着色,提高枣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降低枣果可滴定酸含量,使冬枣提早4~6d成熟,不同浓度处理试验效果不同,以喷施300倍液效果最好,667m2面积效益增加3300元。  相似文献   
998.
慈溪杨梅硒含量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了慈溪杨梅126批次,平均含硒量0.018mg/kg,其它县市杨梅159批,平均含硒量0.018mg/kg。慈溪杨梅中,硒含量≥0.01mg/kg有118批,占93.7%,其它县市杨梅中只占44.0%;硒含量≥0.015mg/kg的样品占66.6%,而其它县市只占16.4%。结果表明,慈溪杨梅硒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县市杨梅硒含量,达到富硒食品标准,有利于进行富硒杨梅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999.
1抓实免疫注射免疫注射是预防动物疫病核心、有效的方法。动物通过注射疫病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后,机体获得的免疫保护可抵抗该病原的攻击,在免疫期内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疫病。因动物疫病免疫保护时间有期限,所以疫苗首次注射免疫后,要在免疫保护期满之前再次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任何饲养和经  相似文献   
1000.
锁秀  何昉 《广东园林》2012,34(3):20-23
通过对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的解读,阐述了珠三角绿道网概念的由来,以及绿道在自然理念的延伸、人文生态价值的演绎和多功能并存等三方面的价值塑造,揭示了绿道独具中国"道者,自然之理"之大智慧,以及引领理想城市生活、弘扬新广东精神等方面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