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12篇 |
免费 | 65篇 |
国内免费 | 12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22篇 |
农学 | 246篇 |
基础科学 | 247篇 |
177篇 | |
综合类 | 1513篇 |
农作物 | 269篇 |
水产渔业 | 158篇 |
畜牧兽医 | 876篇 |
园艺 | 396篇 |
植物保护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222篇 |
2013年 | 129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65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62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203篇 |
2006年 | 172篇 |
2005年 | 232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29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102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108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6篇 |
1960年 | 9篇 |
1959年 | 7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93.
针对PRRSV ORF5基因组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的方法,对在南方地区分离的4株PRRSV ORF5基因进行了基因扩增,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获得了4株PRRSV ORF5基因全长603bp的核苷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4株PRRSV ORF5基因序列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GD1、GD2、GD3、GD4株与美洲型参考株(VR-233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1%、87.2%、87.1%和86.9%。利用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GD1、GD2、GD3、GD4株均属于美洲型。进一步采用序列分析软件对病毒结构蛋白推导糖基化位点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毒株GP5糖基化位点在基序和位置上均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毒株的毒力、免疫原性的差异相关,这些为更好地了解PRRS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抗原变异规律提供依据,同时为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用NDV LaSota株接种鸡胚增殖病毒,收获含毒尿囊液,经灭活、透析和浓缩研制成琼脂扩散(AGP)试验抗原。这种抗原具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和不散毒等优点。经多方面的试验和对976例血清样品同步进行HI和AGP试验检测以及现地应用,证明本方法简易、实用,特别适用于大量血清样品的检测和流行病学群体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5.
为探讨全株甘蔗+全株大麦青贮技术,将由于旱灾不能成熟作为榨糖原料的全株甘蔗和全株大麦铡细混合青贮后饲喂肉牛,青贮成熟45 d后取样分析养分。结果表明:①全株甘蔗+全株大麦铡细混合青贮制成率67.58%(393.3/582),制成可饲用率99.69%;②全株玉米青贮的DM 95.27%、CP 4.42%、EE 1.74%、Ash 4.73%、Ca 0.060%、P 0.050%、NDF 55.77%和ADF 32.96%,而全株甘蔗+全株大麦青贮后的各营养成分分别为94.16%、9.37%、2.82%、6.98%、0.289%、0.166%、34.62%和24.14%;③2012年榨季不能达标榨糖的全株甘蔗收购价250元/t,按照平均产量60 t/hm^2,产值达15 000元/hm^2。全株甘蔗+全株大麦青贮技术获得成功,为今后甘蔗及其副产物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6.
内农1号苏丹草新品种的栽培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农1号苏丹草是用苏丹草与高粱杂交,经10年选育而成。该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高产、优质和适应广泛等特点。植株高度350cm,生育期120d,生长季内可多次刈割利用,鲜草产量达12万kg/hm^2。可青饲或加工制成草捆和青贮后利用,是农区及完全禁牧区进行规模化舍饲家畜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不同脂尾型绵羊尾部脂肪组织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谱,探究lncRNA与绵羊尾部脂肪沉积机制的关系,为揭示绵羊尾脂沉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新疆地方绵羊巴什拜羊(肥尾型)和野生盘羊×巴什拜羊杂交二代(小尾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2个群体尾部脂肪组织,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lncRNA并预测靶基因,对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转录组测序的表达结果。【结果】 通过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出728个差异表达lncRNAs,其中270个表达下调,458个表达上调;通过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的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到634个靶基因参与疾病、免疫、蛋白修饰、细胞代谢等相关功能分类,共涉及76条信号通路,部分lncRNA介导的靶基因SCD、GPAM、THRSP、FASN等与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与转录组测序结果趋势相同。【结论】 lncRNA在绵羊脂尾进化中对尾部脂肪沉积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从lncRNA的角度分析绵羊脂肪沉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