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28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6篇 | |
综合类 | 77篇 |
农作物 | 16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黑龙江省稻米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德堂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3):17-21
文章对水稻10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当前品质育种的重点应在兼顾高产、抗病育种的基础上,以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胶稠度为中心来改良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提高以整精米率为中心的碾米品质和以降低垩白米率、垩白面积为中心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62.
花粉管通道法转Bar-Bt-1Ab基因到北方优质粳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性外源基因的整合,获得对水稻害虫和除草剂均有一定抗性的的转基因植株,通过对遗传转化过程中各种条件的研究,将Bar-Bt-1Ab基因的高纯质粒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到松粳9号、龙稻5号等粳稻品种中,并对抗性苗进行了初步筛选鉴定,获得转基因植株,优化北方粳稻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63.
关于甜菜叶片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甜菜叶片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甜菜在营养生长期的叶片发生数为80片左右 ;15~35片叶的叶面积最大 ,且功能期最长 ,是甜菜的“基本功能叶片” ;叶的发生速度在叶丛期最快 ,到糖分积累期枯萎速度加快 ;将甜菜叶片分组 ,建立叶面积计算公式 ,为甜菜叶面积测定提供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水稻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水稻育种的发展,本研究以非香型粳稻品种龙粳11为试验材料,对GS3、GS9和Badh2基因进行编辑,以期获得能稳定遗传的长粒香水稻材料。【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以GS3、GS9和Badh2为靶基因,构建敲除载体pYLCRISPR/Cas9-GS3/ GS9/Badh2-gRNA,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在龙粳11的GS3、GS9和Badh2基因中引入了特定的突变。【结果】T2代无转基因的gs3/gs9/badh2纯合突变体与野生型龙粳11相比,粒长增加26.43%~27.01%,单株产量增加10.82%~12.11%,千粒重增加18.34%~41.36%,稻米变香,高效地将圆粒水稻变成长粒香型水稻。【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能够稳定遗传并具有长粒香品质的纯合突变株系,为组合多个品质性状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从育种角度加快了新品系创制过程。 相似文献
66.
67.
粳稻品种东农415自育成以来一直以其早熟、抗病、高产特性而著称,在黑龙江省稻瘟病高发区种植20多年均表现高抗稻瘟病。本研究利用158个采集于黑龙江省不同稻区的稻瘟病菌株对东农415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东农415对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株有很强的抗性,抗谱高达89.2%。以东农415与丽江新团黑谷(LTH)杂交衍生的F1和F2群体为遗传分析试验材料,通过接种鉴定,发现东农415对稻瘟病菌株F-10-11的抗性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进一步采用分子标记结合隐性群体分离分析法,以对菌株F-10-11极端感病的99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将东农415的抗病基因定位在第2染色体,距离基因两侧标记RM5300和RM213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6和3.0 cM,暂命名为Pi-dn(t)。将Pi-dn(t)位点映射到水稻参考基因组图谱上,在抗病位点基因组区段内发现3个编码基因Os02g56010、Os02g55540和Os02g56400具有抗病基因结构域,可作为Pi-dn(t)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8.
69.
为挖掘多环境下稳定存在的水稻赖氨酸和总黄酮含量相关QTL,以粳稻东农425和长白10号及其衍生的180个株系的F_(6:7)重组自交系(RIL)作为供试群体,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对2014年和2015年水稻的赖氨酸含量和总黄酮含量进行加性QTL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结果检测到10个影响赖氨酸含量的加性效应QTL和12个影响黄酮含量的加性效应QTL,分布在除第9、第10和第12染色体以外的9条染色体上,其中在第5染色体的RM538~RM1271标记区间内连续2年检测到总黄酮含量QTL。检测到6个存在环境互作效应的赖氨酸含量QTL、4个存在环境互作效应的总黄酮含量QTL,互作贡献率为0.15%~6.73%;一对影响总黄酮含量的上位互作效应的QTL,贡献率为0.99%。本研究结果为水稻赖氨酸和总黄酮含量QTL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以东农425、东农427和松粳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钾量对寒地粳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钾肥用量处理下,水稻株高增加,重心上移,基部第1、2节间长缩短,第3节间长伸长,各节间粗度、充实度、茎壁厚、抗折力和弯曲力矩都增加,倒伏指数减小,抗倒伏能力增强,茎鞘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多,产量增加。基部各节间抗折力与节间粗度、充实度、茎壁厚和茎鞘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重心高度和产量相关性不显著。第1、2节间抗折力与节间长呈极显著负相关,第3节间抗折力与节间长相关性不显著。东农425和东农427在K2O施用量为75 kg/hm2抗倒伏性最好,松粳6号在K2O施用量为100 kg/hm2抗倒伏性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