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抗旱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东农425和东农427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全生育期内以土壤水势为灌水衡量指标,研究了五种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抗旱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处理的叶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积累量、变化幅度基本趋势为:旱作>重干湿交替灌溉>轻干湿交替灌溉>中干湿交替灌溉>常规灌溉,重干湿交替灌溉和旱作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与植株抗旱性及产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脯氨酸含量相关性显著;重干湿交替灌溉和旱作处理的叶绿素(Chl)含量明显低于常规灌溉及轻干湿交替灌溉、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轻干湿交替灌溉、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反而高于其他处理。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植株抗旱性及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是较为合理的灌溉方式,即田间土壤水势灌溉下限不应低于-20kPa。通过对植物抗旱性及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得出东农425的抗旱性较东农427强。  相似文献   
22.
以东农422与东农427构建的F2 3群体为试材,通过构建其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全基因组定位与水稻农艺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结果表明,在水稻的12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8个QTLs,在1、4、5、6、7、8、10、11和12号染色体上都有分布,其中主要集中在第6、7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5个控制水稻株高的QTLs,2个控制有效穗数的QTLs,4个控制千粒重的QTLs,6个控制穗长的QTLs,2个控制一次枝梗数的QTLs,9个影响水稻抽穗期的QTLs。由此可知,第6与第7条染色体是控制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的分布密集区。  相似文献   
23.
水稻新品种东农425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德堂 《作物杂志》2007,23(6):95-96
东农425是松938×东农V7的杂交后代经多年运用系谱选择和生态压力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和耐冷的特点。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24.
黑龙江省香稻种质资源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对东北地区搜集来的香稻和非香稻材料的品质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并对20份香稻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表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20个香稻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非香稻,蒸煮食味品质好于非香稻,有16个香稻品种在胶稠度性状上达到了国家优质一级标准,且多项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都高于非香稻品种。主成分分析中粒型因子、碾米品质因子和蒸煮食味品质因子对稻米品质累计贡献率达到65.5%。20个香稻品种被归为3类,这3类都各自具有优良的品质特点。在进行香稻品质育种时,应当注意外观品质(粒形和垩白性状)和碾米品质(整精米率)的选择,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同时要选择遗传背景较远的亲本,以期提高东北地区香稻资源品质,达到优质育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研究不同培养基、工具酶系统、洗涤液及加入抗性质粒混合次数对黑曲霉原生质体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条件后每10μg质粒转化子可达500个左右。  相似文献   
26.
应用75个水稻品种(系),研究了生育期冷水灌溉对寒地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主要农艺性状中,结实率的冷水反应指数(CRI)值相对较小,受低温冷害程度较大,穗粒数和秆长的CRI值相对较大,低温冷害对其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穗颈长和结实率的CRI值与秆长的CRI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的CRI值与秆长的CRI值呈显著正相关;穗颈长的CRI值与结实率的CRI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的CRI值与穗长的CRI值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7.
黑龙江垦区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以叶龄跟踪为基础,通过对水稻生育进程及叶片的长势长相的判断,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实现水稻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是水稻“三化,,栽培、“优质米生产技术”等各项技术应用到位,实现良种良法的根本保证。黑龙江垦区自1996年全面推广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其中对育苗及本田管理开始运用叶龄诊断技术,取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28.
盐胁迫下水稻苗高和分蘖数的发育动态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盐胁迫下水稻苗高和分蘖数的发育动态QTL,以粳稻品种东农425和长白10为亲本衍生的F2:3群体为试验材料,构建了包含123个SSR标记,全长为1 616.53 c M,平均图距为13.14 c M的遗传连锁图谱。以浓度为6 ds·m-1的Na Cl水溶液进行大田生育期灌溉,正常水灌溉为对照,对盐胁迫下水稻的苗高和分蘖数进行发育动态QTL分析。分别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和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方法,联合盐胁迫与正常条件下6个发育时期苗高和分蘖数的表型数据,共检测到6个控制盐胁迫下水稻苗高和3个控制分蘖数的加性QTL、4个控制正常条件下苗高和5个控制分蘖数的加性QTL、盐胁迫和正常条件联合下的6个控制苗高和4个控制分蘖数的加性QTL,以及3对控制苗高和1对控制分蘖数的上位性QTL。加性QTL q SH1在t3、t4和t2/t1时期分别用非条件和条件方法检测到,加性QTL q TN8-2在t2、t3、t4和t5时期被连续用非条件方法检测到,在t3/t2时期用条件方法被检测到。分别检测到4个控制苗高和2个控制分蘖数的加性QTL与盐胁迫环境存在互作效应,控制苗高的3对上位性QTL和控制分蘖数的1对上位性QTL均与盐胁迫环境发生互作。本研究旨在检测不同发育时期控制盐胁迫下水稻苗高和分蘖数的QTL,并分析与盐环境的互作效应,为解析苗高和分蘖数在盐胁迫下的发育遗传特点和水稻耐盐QTL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以不同品种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RuBP羧化酶活性、PEP羧化酶活性和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不同品种的表现不尽相同,东甜4号和东农早粘以N100处理最为适宜,东农248和四单19则以N200处理较好。氮肥用量与RuBP羧化酶活性、PEP羧化酶活性呈现阶段性相关,不同品种相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0.
选用16个目前黑龙江省较有希望推广的新品系,种植于省内4个积温带中的典型生态环境地点,初步分析了每个品系的品质表现。主要结果如下:供试材料品质性状除垩白大小外,国优一级达标率为25%以上,而国优二级达标率均在87,5%以上;比较而言,垩白度的降低应是重要育种目标之一;早晚熟品种在综合性状表现上各有优势,早熟品种的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占优势;而晚熟品种在胶稠度、食味上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