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37篇
  19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9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的沿革和变更,为发展双季稻生产提供参考。根据区域内双季稻品种由单季稻改双季稻,由高秆稻改矮秆稻,由常规稻改杂交稻,由普通稻改超级稻的4次变革,总结和分析栽培技术的发展。随着品种的变更,双季稻栽培技术经历了多穗型栽培、穗粒兼顾型栽培和重穗型栽培3个发展阶段。重点介绍了早稻少耕分厢撒播技术、杂交晚稻“双两大”栽培技术、双季稻起垄栽培技术、早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双季稻“旺壮重”栽培技术、双季稻抛秧栽培技术、双季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的原理、要点及适应范围。指出双季稻生产将向化肥化、轻型化和机械化发展变化,并提出了发展双季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3,17(4):170-173
作物高效生产技术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劳力投入。在讨论我国作物高效生产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高效生产的物化技术、免耕(少耕)技术、免耕直播技术和复种免耕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43.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几个典型高产稻作区稻田土壤的立地条件和主要肥力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稻作区均为海拔40-90m,地势低平、开阔的丘陵谷地和冲积平原;供试土壤由石灰岩风化物、河流沉积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其总体养分状况良好。有机质23.29-64.32g/kg,平均为38.31g/kg;全氮1.44~4.31g/kg。平均为2.23g/kg;全磷0.36-1.00g/kg,平均为0.66g/kg;全钾16.13~25.68g/kg,平均为20.38g/kg;尤以有机质和氮紊含量高于其它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70.7-514.3mg/kg,大部分属中低水平,其中醴陵的浦口和白兔潭、浏阳永安的土壤有效硅含量均低于缺硅临界值(210mg/ks)。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相比。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水稻土肥力水平较河流沉积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水稻土高。土壤质地均为中壤土至轻粘土。砂粘适中。  相似文献   
44.
自研型丸化种衣剂对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自研型丸化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免耕直播条件下研究了种衣剂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与进口种衣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丸化型种衣剂具有促控油菜生长、提高幼苗素质、成苗率及抗逆境能力、有效防治病虫害、增加产量等作用.与对照相比,丸化处理成苗率、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4.4%,32.2%和68.9%,对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效达82.8%~87.0%,增产22.0%.  相似文献   
45.
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14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到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期,对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14的雄性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ES-14在减数分裂期间虽观察到异常现象,但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能正常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花粉粒发育到单核靠边期后,不能进行核分裂,发育停止,然后核解体,核物质分散在细胞内,花粉粒逐渐变形,不能形成二核和三核花粉粒。开花期花粉粒形状为三角形和不规则形,对碘-碘化钾溶液不呈蓝色反应,花粉败育率达100%。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靠边期以后,属配子体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46.
水稻的直播与免耕直播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49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直播、免耕和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稻栽培的技术特点和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免耕直播栽培的模式:即冬水田水稻免耕直播、油菜等冬作物田水稻免耕直播、双季稻快速清茬免耕直播的技术特点。免耕直播稻与翻耕移栽稻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水稻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7.
施N对超级杂交稻中后期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采用不同的氮管理模式,在孕穗期、齐穗期及齐穗后15d,对超级稻两优293进行根系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管理模式(FFP:农民习惯施肥模式,SSNM:实地氮管理模式,RTNM:实时氮管理模式)中,以采用SSNM模式和RTNM模式处理的根系活力最强,它们与同等氮施用量的FFP模式相比,其根系活力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同样,相同氮施用量处理,采用不同氮管理模式,其产量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8.
在前4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2008年在长沙继续进行了翻耕移栽、翻耕直播、免耕移栽和免耕直播的大田比较试验,探讨了免耕和翻耕条件下直播稻和移栽稻的剑叶生理指标和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免耕还是翻耕。直播稻和移栽稻的剑叶过氧化物酶活性都不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四种耕怍方式的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趋势相差不大,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含量在齐穗后25d显著上升。与翻耕稻比较,免耕水稻表现出叶片衰老延缓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  相似文献   
49.
超级稻的产量构成特点和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条件下.以汕优63为对照,分析了超级稻玉香油占、胜泰1号和准两优527的产量构成持点。结果表明:玉香油占和胜泰1号的高产主要是因为颖花数和结实率的优势,而准两优527高产的获得主要是由于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了上述4个品种的籽粒灌浆进程,分析相关参数后得知:各供试超级稻品种的粒重潜力存在差异,且弱势粒的充实均不如对照品种汕优63。此外。各供试超级稻品种的灌浆均表现出了异步性,但异步的程度并不一致。因此,在生产上应当根据各超级稻品种本身的特性来制定配套的栽培方法,进而使其产量潜力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50.
水稻强弱势籽粒核酸和蛋白质代谢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培两优500为试验材料,对强弱势粒核酸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水稻抽穗当天,强势粒单位质量子房中总RNA、mRNA含量都高于弱势粒,蛋白质含量却低于弱势粒。抽穗后第5天,强势粒单位质量子房中总RNA含量仍然高于弱势粒,mRNA含量两者差异不大,蛋白质含量依然低于弱势粒。不论是强势粒还是弱势粒,从抽穗到开花后第5天,其总RNA、mRNA和蛋白质单粒含量都有显著的增加,且各时期强势粒都高于弱势粒。抽穗当天强势粒有两条特异蛋白质带出现,而弱势粒没有,抽穗后第5天弱势粒才出现其中的一条。这说明强势粒与籽粒灌浆有关的基因表达比弱势粒早,强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