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38篇
  19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9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水稻苗情动态模拟模型(RSSM)由主程序、气候数据库、子程序日期转换、日辐射及日长计算、高产低耗栽培技术决策、产量和产量结构预报组成.模型能逐日模拟发育进程、叶蘖生长、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根据运行模型的模拟结果和当地近短期天气预报,结合水稻高产低耗栽培法,模型能提前14 d 预告大面积的水稻苗情动态,同时推荐相应的栽培技术对策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182.
作物模拟研究与模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作物模拟研究思想的产生、研究方法、模拟模型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以及近20年来有关作物模拟研究领域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3.
由于光周期与水稻育性相关这一现象被人们揭示,近十年关于光周期和温度对水稻育性转变诱导效应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但是,对于光敏感型或温度敏感型不育水稻的光温生态基础,值得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作者受元生朝先生(1988,1989)关于水稻“三阶段发育”理论的启示,综合分析我们1989年定光试验结果,以及杨振玉(1989)和孙宗修(1989)等人的研究报道,初步获得关于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光温生态基础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4.
选择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一般方法为:根据植物品种雄性发育对于生态条件的要求,把植物远缘杂交、两系不育系转育、辐射、诱变后代等的分离世代种植于不育条件下,对所出现的不育株进行强迫自交,或给其以可育条件,使其迟发花在正常条件下发育而得到自交种子,以后各代在可育条件下种植,选择优良可育株,直至稳定。稳定株系的部分种子在不育条件下鉴定,选择雄性败育彻底且适于异交者。  相似文献   
185.
本文应用5种水稻发育速度模式估算了8个不同熟期类型品种的发育速度,并应用其模式中的参数,对不同地点和不同年分的生育期进行了逐日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观察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6.
本文比较了两种叶龄模式估算的出叶速度和以活动积温或有效积温为自变量的分蘖模式估算的分蘖消长过程。逐日模拟了水稻叶蘖生长的动态以及对分蘖模式进行了灵敏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7.
高蛋白饲料稻品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6-2000年对从中国南方稻区征集的百余个稻品种(品系,组合)在湖南进行了高蛋白饲料稻品种筛选,确定了湘早籼24号等7个近期可供生产上应用的早、晚籼饲料稻品种(组合)。同时表明:协调高蛋白与超高产的关系是饲料稻品种选育和栽培的共同主攻目标。制订饲料专用稻品种标准时,应考虑蛋白质含量测定样品的代表性,建议采用省区域试验中3-5个有代表性试点的样品,并且以湘早籼24号为早籼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88.
论述了生态遗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标准和方法。指出可供采用的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表达必须在年隙间表现稳定,在雄性不育阶段其不育株率应达到100%,深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9.5%以上,浅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0%以上;在雄性可育阶段其可染花粉率应达到60%以上,异交经应达50%以上,不论是长日光敏感型,短日光敏感型,还是高温敏感型或低温敏感型的雄性不育系,其育性鉴定应当同时在自然光温条  相似文献   
189.
190.
超级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超级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内涵及当前国内外超级稻的研究发展进程,对高产水稻干物质积累特性及影响因素与提高干物质积累的相应措施和在生产实践中应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