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闽东地区不同海拔浙江红花油茶林全伐改造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伐措施对于不同海拔浙江红花油茶林的改造效果,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方法】以天然籽播浙江红花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步伐除全部上层木(全伐)措施对寿宁县白鹇墓试验地和霞浦县八斗丘试验地进行改造,调查改造前后林木生长、结实状况的变化,及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与八斗丘试验地相比,改造后白鹇墓试验地的浙江红花油茶叶片N和K含量增长量较大,而P含量增长较小。白鹇墓试验地和八斗丘试验地空气湿度分别降低了4.6%和7.0%。白鹇墓试验地光照强度日变化是八斗丘试验地的1.47倍。白鹇墓试验地果形指数、鲜出籽率、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的增长量均较大,分别是八斗丘试验地增长量的6.75、2.17、3.33、1.56倍。八斗丘试验地土壤温度增长量是白鹇墓试验地的1.18倍,空气湿度的降幅是白鹇墓试验地的1.5倍,土壤N、P、K含量分别增加了7.85、20.44、57.12 mg/kg,均较高,冠幅生长量是白鹇墓试验地的1.12倍。八斗丘试验地的单株结果量、果实产量、产油量的增长量分别是白鹇墓试验地各指标增长量的1.65、1.67、1.22倍。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改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八斗丘、白鹇墓试验地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79和0.65,说明八斗丘试验地改造效果优于白鹇墓试验地。【结论】浙江红花油茶更适合生长在海拔700 m的八斗丘试验地,说明其适生地既要有适当的海拔高度,又要有较高温度和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52.
以金线莲茎段为试验材料,得到无菌的诱导芽体。通过萌发的芽体上的茎尖和茎段分别诱导愈伤组织和原球茎,建立金线莲的无菌培养体系,筛选出金线莲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线莲茎段诱导芽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 1.5 mg/L+香蕉汁100 g/L+NAA0.5 mg/L,茎尖诱导原球茎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 2.0 mg/L+NAA 0.3 mg/L+HyponcexⅠ3.0 g/L,原球茎继代增殖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BA 2.0 mg/L+NAA 0.3 mg/L+香蕉汁100 g/L+AC 0.2%,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BA 2.0 mg/L+NAA 0.2 mg/L+香蕉汁100 g/L,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BA 3.0 mg/L+NAA 0.5 mg/L+KT 1.0 mg/L+香蕉汁100 g/L+AC 0.2%,幼苗生根培养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1.0 mg/L+NAA 0.3 mg/L+AC 0.2%。   相似文献   
53.
福建水果地理标志保护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探讨地理标志保护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福建水果地理保护的现状,提出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积极进行资源调查、准确界定申请使用条件和专用权范围等战略措施以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4.
对圆齿野鸦椿枝条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4′-羟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1),acernikol(2),罗汉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3),罗汉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4), 2-[4-(1-羟丙基)-3-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5),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7),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9),没食子酸(10),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1),硬脂酸(12), 19α-羟基熊果酸(13),β-谷甾醇(14)和胡萝卜苷(15)。除化合物7、8、14和15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当浓度为10μmol/L时,化合物2和4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白介素-6的分泌抑制率分别为(63.4±7.1)%和(58.6±4.6)%,显示中等抑制活性,略低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的(85.8±5.3)%。  相似文献   
55.
<正>巨尾杂交桉(E.grovndis×E.uropgla)是巴西林业工作者利用巨桉和尾桉作为亲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培育而成,是优良的造纸用材树种。1984年引入我国,在造林头几年即表现出非常突出的速生性,广西东门林场4至5年生巨尾桉实生林,平均单位蓄积91.5m~3/hm~2。我省  相似文献   
56.
对11种金花茶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蛋白编码序列筛选,利用EMBOSS在线程序、CodonW、Excel、MEGA7、SPSS、TBtools等软件解析了11种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探讨了其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种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均较弱,蛋白质编码区序列富含A/U碱基,密码子第3位以A/U结尾为主。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形成受选择压力、突变压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主要受选择压力影响。确定了11种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的10个相同的最优密码子,分别为GCA、GCU、UGU、GAA、AAA、CUU、UUA、CAA、CGU和GUU。此外,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的聚类结果为金花茶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
通过查阅本草著作植物志、地方志等书籍,结合实地考察,对木姜叶柯进行考证梳理,明确其历史源流、名称、基原植物、药用部位、药性。经考证,木姜叶柯为壳斗科石栎属植物,其拉丁学名为[Lithocarpus litseifolius(Hance) Chun],过去部分植物学和茶学工作者将其误认为是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rus(Wall. ex DC.) Rehd]。木姜叶柯的根、茎、叶、果均可入药,药性主要呈“味甘、涩,性平,入肝、肺、胃、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滋补肝肾、润肺镇咳、和胃降逆等功效。木姜叶柯最早以“甜茶”一名出现于宋朝,在清朝,湖南溆浦称其为“溆浦瑶茶”,在民间则有“甜茶”“甜叶子树”等近40种别称。  相似文献   
58.
‘红宝石’是从福建省邵武市将石自然保护区野生圆齿野鸦椿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成熟期早,果皮厚实,成熟果实的果皮开裂前外果皮赤红无瑕,裂成二瓣后呈蝴蝶翅状。挂果期为7月至次年2月。可在圆齿野鸦椿分布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为揭示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木姜叶柯土壤肥力与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以木姜叶柯为研究对象,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置9个配方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处理(RCK),分别测定土壤pH、碱解氮、速效钾、全钾、有效磷、全磷、有机质含量以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与丰度,并分析土壤 pH、土壤养分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pH、碱解氮、速效钾、全钾、有效磷、全磷、有机质含量,与RCK对比,pH提高了0.84%~10.95%,碱解氮提高了5.58%~51.79%,速效钾提高了10.64%~192.40%,全钾提高了12.16%~35.14%,有效磷提高了27.87%~208.23%,全磷提高了1.75%~50.88%,有机质含量提高了74.4%~211.69%。(2)根际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能显著提高土壤真菌丰度,其中R1、R4、R6和R7处理真菌多样性显著高于RCK,其中R7处理的土壤真菌Shannon 指数最大,相比RCK提高了1.77 个单位。(3)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影响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R5、R8、R9处理与R1、R4、R6、R7处理以及R1、R6、R8处理分别提高了担子菌门、子囊菌门、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4)RDA冗余分析显示,有效磷与速效钾对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作用。综上,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pH以及土壤养分,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木姜叶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进而影响群落结构。其中有效磷与速效钾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较大。R9处理(生物炭30 g+尿素20 g+过磷酸钙9 g+氯化钾6 g)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R6处理(生物炭20 g+尿素  相似文献   
60.
YABBY基因家族在叶片、花器官、果实等生长发育方面具有调节功能。为了明确圆齿野鸦椿YABBY基因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圆齿野鸦椿YABBY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及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圆齿野鸦椿基因组中共鉴定出9个YABBY基因,非均匀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通过系统发育树将其划分为5个亚族:FIL/YAB3、INO、YAB2、YAB5和CRC,多数基因有8个内含子。圆齿野鸦椿YABBY基因家族的主要扩增方式为片段复制。圆齿野鸦椿YABBY基因家族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EkYABBY3、EkYABBY7和EkYABBY8分别在胚胎、雌蕊和雄蕊进行了高表达,EkYABBY9在花蕾和花瓣+萼片上进行了低表达,在其他组织进行了高表达。YABBY基因启动子2 000 bp处含有多个非生物胁迫响应和激素响应元件,如光响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率低且具有深休眠现象,研究发现INO类基因和YAB2类基因在其种子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YABBY基因家族对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育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