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9篇
  7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应用直接组织印迹斑免疫法检测玉米矮花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引起的玉米矮花叶病日趋严重,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研究玉米抗病机理是快速培育抗病品种的基础,国外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MDMV在接种叶片上的侵染和扩展。该法定位效果好,但对于叶片有较厚角质层的禾本科作物需要酶消解...  相似文献   
52.
简便易行的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报道了一种简便易行的0~4级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该标准以病害典型症状为依据,经产量指标验证,证明该标准准确、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53.
54.
轮台白杏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台白杏是我县特有的经济树种,近年来新植幼树达1·33万hm2,定植株行距2m×4m或1·5m×4m,嫁接后第2年结果,4~6年进入盛果期,666·7m2产量达1000kg以上。密植杏树均采用“Y”形整枝。方法是:按株行距定植砧木苗,春季采用枝接法嫁接轮台白杏。5月上旬,新梢长至20cm左右时,选两个向行间生长的旺枝做主枝,进行摘心,其余枝条一律疏除,每15天摘心1次,进行3次,以促使主枝不断发生侧枝,为培养结果枝组打基础。6月下旬,新梢长至50cm左右时对两个主枝进行拉枝。两主枝的夹角为80~90°,角度过大容易造成基部劈裂。对主枝延长枝的竞争和背上枝一律从…  相似文献   
55.
56.
orf61是杆状病毒晚期表达的核心基因之一。为了研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orf61基因的功能,利用Red重组技术与Bac-to-Bac系统分别敲除和异位补回orf61基因,构建了orf61缺失型病毒orf61-ko-Bacmid以及补回型病毒orf61-reBacmid,然后分别转染家蚕培养细胞Bm N,调查orf61基因缺失对Bm NPV复制和不同时期基因转录的影响。检测orf61基因缺失型病毒转染Bm N细胞液上清中的病毒滴度为0,说明orf61基因缺失导致病毒不能形成有感染活性的芽生型病毒粒子(BV);荧光定量PCR分析orf61基因缺失会显著地降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水平,进而导致病毒各个时期基因转录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此外,通过体外EMSA试验和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ORF61蛋白对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该蛋白质是polh基因转录的负调节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阐释Bm NPV orf61基因在病毒基因组复制中的作用以及对极晚期表达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的转录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7.
<正>胡麻具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耐瘠薄能力和生长期短、适应性强等特性,在半干旱旱作农业生产中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地位。胡麻是甘肃省榆中县重要的油料作物,在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占有重要地位。榆中县胡麻种植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4%。榆中县是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十年九旱,年降雨量只有350 mm左右,降雨分布时空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近年来,降  相似文献   
58.
<正>当前,随着林果业结构调整,食用李面积逐年扩大。在建园时,生产上大多采用苗圃育苗嫁接成活后再大田定植,或引进嫁接苗进行定植的方法。圃内育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D-二聚体对卵巢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30名卵巢癌患者就诊时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在确诊后8 a内的生存状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了D-二聚体对卵巢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D-二聚体水平随着卵巢癌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递进而增加。D-二聚体预测卵巢癌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2,与CA125相似。D-二聚体≥355.0μg/L的患者,预后较差。在校正了CA125水平后,D-二聚体≥355.0 g/L对卵巢癌的预后仍然独立相关。结论 D-二聚体可能是卵巢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60.
黑龙江省大庆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该文以黑龙江省大庆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该研究区1978、1988、1992、1996、2001年5个时段的MSS和TM影像数据,获取20余年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以GIS技术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采用单一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定量刻画该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过程,并结合大庆地区发展实际,归纳总结出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大庆地区五类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大庆地区草地面积变化主要由该地区总人口、第二产业比值和天然气产量所决定;耕地面积变化主要由单位油井产油量、农村机械总动力决定;盐碱地和沙地面积变化主要由单位油井产量和工业产值决定;湿地面积变化主要由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决定的;而建筑用地面积变化主要由人口的增长以及油田建设用地增加所决定.总之,大庆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变化主要是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驱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