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所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几乎所有的野生和家养禽类都可感染。2003年底从亚洲始发并席卷全球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中,泰国等国家从多种死亡野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2005年4月,我国青海湖中的近6000只斑头雁等侯鸟发生急性死亡,经病毒分离和鉴定,证实病原体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因此,许多学者认为野生鸟类在传播禽流感病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吉林省处于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位置,每年有大量的野生鸟类栖息和停留。为了解吉林地区野生鸟类禽流感病毒抗体的动态,2006年3月至2006年7月份对吉林市花鸟市场上的野生鸟类抽样进行血清学检测,为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对水貂犬瘟热CDV3疫苗株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与分析,以阐明该疫苗株的来源亲本毒株,基因特征及H基因遗传稳定性。将CDV3疫苗株基因组cDNA分9个重叠片段进行RT-PCR并克隆入pMD 18-T载体中,测定全长cDNA序列。并与CDV野毒参考株和疫苗株N、F和H基因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其基因变异情况。通过对CDV3疫苗株6个不同生产批次(Vero细胞培养代次)H基因序列测定以分析毒株的分子遗传稳定性。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DV3疫苗株基因组全长15 690 bp,与CDV野毒株基因组同源性较低(93.0%~95.3%)。H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Lederle疫苗株(EF418783)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6%和98.7%。而6个不同培养代次CDV3疫苗株H基因氨基酸序列无任何差异。由此证实CDV3疫苗株的亲本毒株与Lederle疫苗株有着最密切关系,不同培养代次的CDV3疫苗株H基因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参考并分析GENBANK中阿留申病毒、肠炎细小病毒的序列及本实验室测序的两种病毒序列,设计并实验筛选出阿留申病毒诊断引物2对和肠炎细小病毒1对;其中阿留申病毒诊断引物ADV537与肠炎细小病毒引物PAR593组成联合诊断引物。由于2种病毒同属细小病毒属,基因某些区段相似,用于2种病毒的鉴别诊断、阿留申病毒与肠炎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34.
2006年8月20日,河北沧州市肃宁县送来3只冷冻貉子,我们对其进行了剖检检查、显微镜观察、细菌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并根据临床发病流行特点诊断为犬瘟热,给养殖户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取得了一定效果,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犬腺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犬腺病毒制作的抗原玻片,通过确定最佳一抗和荧光抗体浓度,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建立了犬腺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可用于狐狸脑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36.
简述了阿留申病对养貂业的严重危害及其症状和病原性。概述了当前此病的 3种防制措施 :应用对流免疫电泳 (CIEP)特异诊断阿留申病 (AD) ,淘汰阳性貂 ,净化种群 ;筛选抗阿留申病个体 ,进行抗病育种 ;研制疫苗 ,开展免疫预防综合性防制。  相似文献   
37.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犬瘟热病毒(CDV)核蛋白(N)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寡聚核苷酸引物,提取犬瘟热病毒疫苗株CDV3的RNA为模板,采用RT-PCR扩增病毒的N蛋白基因,并进行产物克隆和序列分析。将CDV3疫苗株N基因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疫苗株Onderstepoort及中国、美国和德国等分离的疫苗株或毒株共14株CDV N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CDV3 N基因序列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的同源性为97.1%,与其他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8%~94.0%,其中与中国分离的TN株同源性为93.6%;然而,CDV3 N蛋白与它们的氨基酸同源性却基本都为96.6%~97.3%。这说明虽然犬瘟热弱毒株CDV3在核苷酸水平上与其他疫苗株毒株的差异较大,但是在氨基酸水平上的比较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8.
为了鉴别豚鼠气单胞菌M12并研究其致病性,本试验利用管家基因gyrB鉴定菌种,然后采用家兔回肠体外器官培养(IVOC)和腿部肌肉注射两种方式探究该病原菌的致病机制,运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多种手段从微观视角去研究M12的菌体结构、致病过程和感染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M12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电镜下观察发现该菌除鞭毛外细菌大小为(0.6~1.6)μm×(0.6~0.7)μm,鞭毛长度是菌体长度的2~3倍。该菌与GenBank上豚鼠气单胞菌的相似性高达100.0%。IVOC试验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M12黏附在肠上皮细胞聚集成团,形成生物膜结构,肠上皮细胞破损;病理切片观察发现M12对家兔肠、肝脏、肺脏、肾脏、肌肉组织都有损伤。本试验结果可为豚鼠气单胞菌致病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水貂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T-PCR方法从体外诱导的水貂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水貂的α-干扰素基因(MiIFN-α)。测序结果显示,水貂的IFN-α基因序列全长为564个核苷酸,共编码187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雪貂的IFN-α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5%,氨基酸同源性为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