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7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7篇 |
农学 | 187篇 |
基础科学 | 282篇 |
184篇 | |
综合类 | 1232篇 |
农作物 | 181篇 |
水产渔业 | 92篇 |
畜牧兽医 | 829篇 |
园艺 | 202篇 |
植物保护 | 1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160篇 |
2010年 | 204篇 |
2009年 | 188篇 |
2008年 | 167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112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99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212.
为探究羊经布鲁菌病疫苗(S2株)免疫后的血清抗体长期动态消长规律,本试验于2012年9月-2015年9月选取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96只山羊、100只绵羊作为试验动物,经布鲁菌疫苗(S2株)100亿CFU、200亿CFU不同免疫剂量灌服,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不同时间段采血分离血清,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抗体监测。结果表明,绵羊组在一免后20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150d抗体阳性率降至0%,免疫后180d^360d,绵羊组抗体阳性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0%~4%),二免和三免后不同时间段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与首次免疫基本一致;山羊组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20 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免疫后90 d^360 d,免疫抗体时高时低,起伏较大,无明显规律,二免和三免后不同时间段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与首次免疫基本一致,结果同时表明,100亿CFU和200亿CFU两个免疫剂量组的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13.
214.
养猪场、户使用敌百虫或敌敌畏等有机磷制剂,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时,用量不当或采食污染后的饲料,则会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215.
<正> 随着蚕桑产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世纪农村养蚕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八字方针有了正确的定位和认识。“养蚕要高产,防病是关键,蚕药是首选”已成为当今蚕农蚕好养、产量高、质量优、效益 相似文献
216.
为了探讨夏季肉牛的合理饲养密度,在排除群体效应的情况下,试验采用固定动物数量、通过改变栏舍面积控制饲养密度的方法,于夏季选择初始体重在163~277 kg范围内的西门塔尔杂交小公牛32头,随机分为4组,即试验1~4组,各组间试验牛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设置饲养密度分别为3.0,3.6,4.5,6.0 m~2/头进行饲养试验,分别测定了试验肉牛的生产性能、动物福利水平和环境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饲养密度下,试验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4组的料重比最低;试验1组肉牛平均站立时间较长,为(11.84±1.07)h/d,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他试验组肉牛平均站立时间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肉牛脏污评分为(2.18±0.62)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4个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内的平均温度、湿度及风速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1组牛舍中CO_2浓度及NH_3浓度显著高于3,4组(P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建议夏季肉牛饲养密度为3.6 m~2/头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217.
218.
219.
益生素在肉鸡生产中替代抗生素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1日龄AA健康肉鸡600羽,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空白)、抗生素组(3.3mg/kg硫酸粘杆菌素+16.5mg/kg杆菌肽锌)、益生素组(添加0.1%益生素),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试验结果表明:抗生素和益生素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增重4.17%和6.98%(P<0.05),料肉比分别下降1.77%和2.60%(P>0.05),益生素组比抗生素下降40%和43.3%(P<0.05)。益生素组显著降低了肉鸡肠道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了肠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而抗生素在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数量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有益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无论从肉鸡生产性能、腹泻率还是经济效益结果分析,益生素可以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于肉鸡生产中。 相似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