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探索不同废菌糠培养料配方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4号(废菌糠添加比例为20%)的秀珍菇菌丝生长状况和子实体生物学性状良好,前三潮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为271.3 g/袋,生物学效率为77.5%。与全新料(CK)配方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是废菌糠栽培秀珍菇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22.
莆蕈1号是大杯蕈新品种,莆蕈1号菌种生产要求从配料、灭菌、无菌操作技术、培养条件、培养检查、贮藏等几个方面进行规范、细化管理,实现工厂化栽培前期规范操作、规范生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对于食用菌实施生长环境控制的系统软硬件设计要点,合理给出系统运行控制的具体技术运用措施。方法:通过构建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网络体系结构,确保实现针对食用菌生长空间条件因素的准确控制目标,促进食用菌的产能提升。结果:食用菌生长的空间环境条件因素重点包含空间湿度、空间温度以及光照强度等组成部分,技术人员针对传感监测仪器应当进行科学的优化设计,全面消除监测数据结论的误差。结论:智能传感器的自动监测控制手段有益于技术人员准确评估食用菌的生长空间条件变化状况,因此体现了智能控制手段普及运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