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5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引言 全世界的温室面积虽然很小(约10000—15000公顷),但这一栽培系统的发展在几个方面都颇有兴趣。主要方面是在保护地上种植蔬菜和观赏植物,成本昂贵,又是富有经验的农民的工作,因此仅有极少数专家指望利用天敌在温室中防治害虫。农民不会为了观念上的理由,例如生物防治比化学防治的不良副作用小,而去冒害虫为害损失的风险。如果化学防治方法比较好,他们当然采用化防。以番茄为例,病虫害的防治费用仅占番茄生产全部费用中  相似文献   
22.
自中央农业部把"侦查蝗虫试用办法"通告各地参照实施后,因为是一件新的工作,各地对其中有些问题在认识上还不够明确,实施方面也存在了一些问题。这里就把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意见写在下面:(一)侦查工作在贯彻一九五三年治蝗方针上的重要性。中央农业部一九五三年的治蝗方针是"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23.
一九五二年推广毒饵治蝗,规模之宏大、效果之显著,在我国治蝗史上尚属创举。总计施用毒饵防治蛀虫的有河北、山东、平原等三省二十一个县,防治面积达八十万亩。推广毒饵不仅迅速消灭了今年的蝗虫,并且奠定了今后更大规模地应用毒饵治蝗的基础。中央农业部鉴于一九五二年推广毒饵的成功,已计划在一九五三年扩大毒饵治蝗的面积到四百万亩。  相似文献   
24.
1993年非洲利用绿僵菌油剂防治蝗虫和蚱锰的试验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5.
用黄豆芽作产卵植物繁殖东亚小花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小花蝽产卵于植物组织内,为了寻找大量繁殖小花蝽时适用的优良产卵植物,在实验室采用3种植物供其选择产卵,结果小花蝽在黄豆芽、连翘嫩梢和菜豆荚上产的卵,分别占59.1~67.4%,23~32.9%和7.7~9.5%。在500毫升容器中饲养小花蝽,其产卵量随黄豆芽的增加而递增,当每头雌虫给予约一根黄豆芽供作产卵时,一生产卵51.9粒。产有小花蝽卵的黄豆芽在0~4℃冰箱中冷藏3~8天,孵化率均在90%以上。用黄豆芽作产卵植物繁殖小花蝽,成虫获得率可达50.1~84.4%。由于黄豆芽可在室内终年供应,手续简单,作为小花蝽产卵植物着卵多,孵化率高,耐冷藏,适用于室内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26.
编辑同志:据初步的调查,我国发现的蝗虫已经有数十种。其中只有飞蝗一种,因为有校长的研究历史,知道的比较清楚,防治上也有了一些办法。其次关于稻蝗和竹蝗的情况,我们也稍有了解。至于其它的蝗虫,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这些蝗虫各地有各地的土名,但一般都混称"土蝗"。我们暂时就采用"土蝗"这名词,来总称飞蝗、稻蝗和竹蝗以外的,现在还没有经过详细研究的蝗虫。目前我们对于土蝗的知识是十分贫乏和片段的,就凭这些片段的记载已足说明土蝗  相似文献   
27.
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各地已在大面积上推广,效果显著,防治后玉米一般增产10—30%。适期防治对玉米的增产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8.
1993年非洲利用绿僵菌油剂防治蝗虫和蚱蜢的试验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3年非洲利用绿僵菌油剂防治蝗虫和蚱蜢的试验结果邱式邦(中国农科院生防所,北京100081)FIELDEXPERIMENTSUSINGMETARHIZIUMFLAVOVIRIDEOILSPRAYTOCONTROLLOCUSTSANDGRASSHO...  相似文献   
29.
1986~1987年在河北省定州市进行了小麦田接种释放中华草蛉的试验。麦收时调查,33%的茧结在麦株顶部,67%的茧结在植株下部枯黄叶上和土缝中。在4月28日、5月10日和5月17日释放草蛉1龄幼虫,6月12日麦收时结茧率分別为27%、53.5%和36.3%,以5月10日释放的成活率最高。茧的羽化率则随释放期的延迟而减少,分别为100%、67%和23%。麦收时尚未羽化的茧,在麦秸处理和耕种措施中将遭到破坏。麦田草蛉羽化后转移到棉花、玉米等夏作上,因此在麦田中能安全羽化的草蛉数(成虫获得率),将影响夏作上草蛉的基数。综合考虑结茧率和羽化率,认为适期(约麦收前一个月)在麦田接种释放,结茧率(53.5%)和成虫获得率(35.8%)均较高,对小麦和夏作上草蛉的成活和增殖最为有利。在430亩小麦上接种释放草蛉,6月上旬放蛉区内玉米上的草蛉成虫密度较不放蛉区玉米上明显增加。在马铃薯、苜蓿和菜豆地释放草蛉,成活率均较小麦上为低。  相似文献   
30.
中华草蛉人工贮存越冬及打破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区中华草蛉成虫在越冬期间大量死亡,春季发生量很低。研究结果指出秋季将田间采集或室内饲养的成虫充分喂以啤酒酵母饲料及清水,贮存在不加温的房中,至来年4月初,全黄型成虫的死亡率不超过7.5%。死亡率与贮存场所的温度、贮存时间、贮存开始时成虫的体色、贮存密度、及贮存前成虫的营养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羽化后贮存前和气温回升后提供充足的饲料,更为重要。在不加温房中贮存51—80天,或15℃中贮存10天后移入27℃长光照定温室的成虫,分别在4—5天和10.5天后开始产卵。室内保护成虫越冬和人为地提早打破休眠的办法,为获得大量廉价天敌,接种释放后增加春季草蛉基数,及时控制害虫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