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该文对2003—2016年国审大豆品种主要性状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生态区品种在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方面差异较大.产量在过去14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平均产量为2804.1kg/hm2,其中黄淮海地区增长最为迅速.品质方面,高产高油高蛋白品种稳步增加,但提高油份含量同时蛋白含量有明显下降.农艺性状上,株高在北方有增加趋势,而黄淮海地区则逐步下降.其他农艺性状,除花色外,育种对大豆叶形、茸毛色、粒色和脐色均存在选择效应.从亲本选配来看,近年来品种选育少数骨干亲本基础上,引入了相当多的国外血缘大豆,同时还包括地方品种和野生大豆,拓宽了遗传基础,有利于打破遗传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92.
硒矿粉对早稻陵两优211富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湖北恩施出产的硒矿粉(含硒量83 mg/kg)在江西丰城(土壤含硒量0.430 6 mg/kg)进行不同硒矿粉施用量(0、10、20、30、40、50 kg/667m2)对早稻(Oryza sativa L.)陵两优211富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硒矿粉能够增加水稻子粒与茎秆的硒含量,施用10~50 kg/667 m2硒矿粉的水稻子粒硒含量为0.113 4~0.255 0 mg/kg,比对照0.108 0 mg/kg增加5.00%~136.11%,施用40、50 kg/667 m2硒矿粉的水稻子粒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硒矿粉能够增加水稻茎秆的硒含量,施用10~50 kg/667m2硒矿粉的茎秆硒含量为0.312 6~0.361 2 mg/kg,比对照0.291 9 mg/kg增加7.09%~23.74%,施用50 kg/667 m2硒矿粉的茎秆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子粒和茎秆的硒含量与硒矿粉施用量呈正相关;茎秆硒含量高于子粒,不同处理的茎秆硒含量比子粒硒含量高41.64%~175.66%。  相似文献   
93.
对14个粳稻品种(系)叶面分别喷施0.5、1、1.5、2、2.5g/667m2的亚硒酸钠,以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了叶面施硒对粳稻产量和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对供试粳稻品种有增产效应,施硒量在1.5~2g/667m2时,供试品种(系)的平均单产达到最高值;施硒对供试品种的外观品质有改良效应,施硒量为1g/667m2时,14个供试品种(系)平均的垩白度下降1.47个百分点,垩白粒率下降3.23个百分点,达到最低值;施硒对供试品种的外观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浙粳165和扬家粳7972在施用叶面肥之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升高,其他各个品种在1g/667m2硒处理下垩白粒率平均下降4.10个百分点,垩白度平均下降1.89个百分点,其中常粳167施硒后垩白粒率平均下降17.87个百分点,垩白度平均下降5.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4.
对大豆、山药、玉米、绿豆等作物施用3种不同含硒量的富硒矿粉。结果表明;①施用富硒矿粉能够提高试验作物的含硒量.3种矿粉处理的试验作物含硒量为0.062~5.67mg/kg,比对照增加0.043~5.629mg/kg,②高含硒量富硒矿粉的效果优于低含硒量的矿粉,但不同的作物反应不同,在试验的范围内.大豆对硒矿粉含量变化的响应值最高,为7.9493.山药为3.7368,绿豆为2.6452。玉米为2.0686,③不同作物的富硒量不同,大豆平均为1.9187mg/kg.山药平均为0.2393mg/kg。玉米平均为0.1237mg/kg,绿豆平均为0.1043mg/kg,④不同遗传基础大豆品种的聚硒效果不同.恩施高山绿黄豆的富硒效果优于鄂豆6号。  相似文献   
95.
对杂交中稻丰两优香1号进行播期、栽插密度、施N量和水分的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栽培因素组合对杂交中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显著(F=28F0.05=19.00),在试验水平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其生育期逐渐缩短,施N量、水分和栽插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均不显著;N肥施用量、播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性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分别表现为极显著F=127.3529F_(0.01)和显著(F=62.8117F_(0.05))。丰两优香1号高产栽培的最佳组合为A_2B_2C_3D_1。  相似文献   
96.
免耕直播晚稻的品种与播种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杂交稻金优928和常规稻品系A进行播种量为每公顷30kg、60kg、90kg、120kg、150kg和180kg的免耕直播试验,研究两品种(系)的播量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两品种(系)的生育期缩短,成秧率、株高、叶龄、分蘖率、结实率下降;金优928最佳播种量为每公顷30kg,品系A播种量以每公顷60-90kg为宜,在适宜播种量范围内,金优928的产量优于品系A。  相似文献   
97.
对10个小麦品种(系)施用不同硒源,探讨对第二季小麦农艺性状和子粒含硒量的后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硒源后效应对供试小麦的生育期、株高、穗长、粒重没有显著影响,对小麦子粒的含硒量有一定影响;富硒复混肥、富硒矿粉的后效应高于亚硒酸钠,高含量的富硒复混肥和硒矿粉优于低含量的富硒复混肥;品种间的子粒含硒量差异极显著,其含量依次为鄂麦15、鄂恩6号、襄麦20、"2002-163"、"2001-1257"、鄂恩5号、"35888"、"25951"、鄂麦18、鄂麦23。  相似文献   
98.
不同硒源对芝麻富硒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芝麻品种豫芝10号施用不同含硒量的硒矿粉、富硒复混肥(含硒复混肥)、亚硒酸钠(Na2SeO3)溶液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形态的硒源均能提高芝麻的含硒量,施入3种不同形态硒源的芝麻植株含硒量为0.216mg/kg~0.614mg/kg,比对照的0.108mg/kg高120.65%~456.11%,平均提高了277.5%;②芝麻不同部位的富硒效果不同,籽粒>荚>叶>根,生殖器官优于营养器官;③营养器官中较成熟的叶片含硒量大于较幼嫩的叶片,说明芝麻的富硒存在着一个积累的过程;④在当季的芝麻栽培中,施用Na2SeO3的芝麻籽粒中含硒量平均为1.1185mg/kg,富硒复混肥处理平均为0.6545mg/kg,富硒矿粉处理为0.4390mg/kg,比对照(0.1640mg/kg)增加167.7%~ 582.0%,平均增加345.9%.3种硒源的当季效果依次为Na2SeO3>富硒复混肥>富硒矿粉;⑤用Na2SeO3溶液根外追施,其适宜、经济有效的浓度为50mg/kg~100mg/kg,超过350mg/kg时,芝麻叶片灼伤严重,籽粒含硒量降低.  相似文献   
9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