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业科技宣传的形式、特点与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农业科技宣传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分析了农业科技宣传的运行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通过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和科技水平、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鼓励全社会关注农业科技宣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高产作物。我国水稻常年面积30189kha2,种植面积占谷物种植面积的30.3%,产量21212.9万吨,占谷物产量的34.8%。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很广,从南方的海南省到北方的黑龙江省,从东边的江苏省到西边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从平原、丘陵到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地带,都有分布。进入春季之后,水稻生产也进入了大忙季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都逐步进入议事日程。从水稻的生理特点、产地气候与土壤等条件考虑,春季水稻生产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湖北省富硒水稻(Oryza.sativa L.)产业发展现状,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省内11个县(市)富硒水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可为更好地促进湖北省富硒稻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施硒对水稻外观品质及籽粒硒、镉和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施叶面硒肥是提高水稻籽粒硒含量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杂交水稻隆两优华占在孕穗期施用不同浓度的硒叶面肥,研究了施硒对水稻外观品质及籽粒硒、镉和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硒能显著提高水稻的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当施用量为23 g/hm~2复合硒叶面肥+20 g/hm~2亚硒酸钠时,整精米率达到最高值65.67%,垩白度达到最低值0.65%;②增施硒肥能增加水稻精米和糙米的硒含量,当施用量为23 g/hm~2硒叶面肥+30 g/hm~2亚硒酸钠时,水稻精米和糙米硒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为0.784 3 mg/kg和0.816 7 mg/kg,糙米积累硒的能力高于精米;③增施硒肥对水稻精米和糙米中镉和砷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籽粒对硒与镉和砷的吸收没有协同作用。同一处理下糙米镉含量均高于精米镉含量,但差异不显著,糙米对重金属砷的累积效果均显著高于精米。  相似文献   
15.
利用272份全球籼稻微核心种质的重测序SNP基因型,对海南三亚、广东深圳、浙江杭州和湖北荆州4个地点收集到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性状采用TASSEL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籼稻垩白的遗传基础和挖掘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异等位基因。结果表明,依据SNP数据,可将籼稻微核心种质分成3个亚群。4个地点分别检测到42个和44个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关联的位点,位于全部12条染色体上。2个性状分别有21个和19个位点在2个以上环境下同时被检测到,这些位点中有12个位点同时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11个位点附近都有已克隆的水稻品质相关基因。其中,第5染色体3.3~5.3 Mb区间在4个地点都被检测到与垩白粒率显著关联,以杭州点对垩白粒率的贡献最大,优异等位基因载体品种为IRGC121689;第12染色体的17.5~18.0 Mb区间在三亚和杭州都被检测到与垩白度显著关联,以三亚点的垩白度贡献最大,优异等位基因载体品种为IRGC122285。这些位点和品种资源可作水稻外观品质分子改良的重要基因和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2400万hm^2,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3.69%;产量为11600万t,占粮食总产的26.9%。玉米籽粒还是食品工业、医药丁业的重要原料,玉米秸秆可作为畜牧业的饲料,玉米穗包叶可编织工艺品.玉米穗心粉可以养殖食用菌,等等。随着玉米科研及生产水平的提高,玉米的用途还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对杂交中稻丰两优香1号进行不同播期、密度、施氮量和水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其最佳栽培因子组合。结果表明,播期和施氮量是影响中稻生育进程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播期对中稻生育期影响显著,对产量影响极显著,施氮量对中稻产量影响极显著;中稻高产栽培的最佳组合的播期为5月1日、大田栽插秧苗密度为60万苗/hm2、施氮量为121.6kg/hm2、水分为10cm水层。  相似文献   
18.
水稻(Oryza sativa L.)粒型包括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既是水稻外观品质之一,又通过影响粒重而影响产量,因此改良水稻粒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功能基因组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粒型基因被克隆,部分已经开始应用于育种实践。综述了水稻粒型基因的克隆、粒型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水稻育种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一、确定早稻播种期的重要性水稻原产于低纬度沼泽地带,具有喜温、喜光的特性。稻种破胸萌发时对温度十分敏感。由于早稻播种期较早,在温带地区往往会因为早稻播种期温度不稳定而影响播种效果:播种期间气温较低时,稻种破胸萌发时间将延迟,极易发生病害;遇到严重低温时,将会引起水稻烂种、烂秧,影响秧苗正常生长,导致水稻减产。由此可见,早稻播种期的选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油菜抗倒伏性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倒伏性不同的5个油菜品种为材料,综合考察株高、单茎鲜重、抗折力等各种因素对油菜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并探讨采用倒伏指数评价油菜抗倒伏性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中双9号抗折力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倒伏指数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倒伏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抗折力与倒伏指数关系最密切;倒伏指数与倒伏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因此,以倒伏指数为衡量标准,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油菜的抗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